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痞极大明-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什么内容?”冯谦问道。
“我说,你来写!”陆准说道,“你就写……冒籍骗饷,实乃干犯军法之事!对那些不法之徒,万万不可心慈手软。下官这里替爵爷管教了,不用谢!我该做的!”
“……”冯谦瞪着陆准。
陆准起身哼着不知名的小调儿逃出了屋子,身后,那根包藏了细针的笔被掷下,冯谦气得牙根儿痒痒。
※※※
陆准宴请成国公的地方并不奢华,但十分的清净、雅致,只要不喜欢,就绝不会有外人轻易打扰。这是江苏商帮自己出资建的酒楼,名曰‘琼林楼’。
“老夫可是听说过,这琼林楼虽然建起没有几年,但位子却是极为抢手。除了春闱会考的那一段时间,让出来给士子们饮宴之外,其余的时间,那可是有钱都订不到位子的。想不到,你居然在这琼林楼中也有一间雅室?老夫眼拙,竟没能看出来你这尊真神!”
“咳,国公爷说笑了。”陆准一边给朱希忠斟酒,一边笑道,“陆准是个耍刀的粗人,读书不多,却唯独喜欢交朋友,喜欢附庸个风雅什么的。这地方平日当然不好定位子,陆准也从未有幸在此饮宴。但今天,陆准可是借了您老的名头,任是这琼林楼来头再大,也得给您面子不是吗?”
“哈哈,你啊,我可没这么大的面子。”朱希忠眯眯眼,笑着摇头道,“我倒是听说,你今天威风得很呐!你可知道?你杀的人中,有那么一个,论亲戚要喊我一声叔姥爷的!昨晚,你可是没给我老头子半分颜面,今天一早,更是手起刀落,说杀就杀了啊!”
朱希忠久居上位,不怒自威。面上虽然带着笑容,但威压却足以让人难以抬头。
不过,陆准却不怕他,反而当做没听出对方语气之中的怒意一般,解释道:“这都是为了您老好啊!您想想啊,您国公爷这一辈子,为大明鞍前马后,功劳、苦劳都不少吧?可到头来,若是被几个跳梁小丑给搅和得老来不得安宁,那可就真的糟糕了!他今天敢偷总督京营戎政的大印,伪造军籍;明天他就敢去盗走传国玉玺,伪造圣旨!那岂是小罪过啊?国公爷,小时候偷瓜盗果,长大了难免就去杀人放火。这样的人,决不能轻纵啊!当然,下官也知道,这点儿浅显的道理,哪里用得着下官跟您说的?即便下官不收拾他,您也一定不会轻易放过这样得罪人!您在官场上、军营里腾挪的时候,怕是我爹都还没出生呢!您是前辈,陆准要是有什么做得不到的地方,您可一定要多多的提点才是啊!”
“哼,话都让你一个人说了,你让我说些什么?”朱希忠哼了一声道,“好吧,我原本也不是为了这件事情来的。我来,只是想听你说说,你打算,怎么补偿老夫!”
朱希忠看得很明白,陆准苦心孤诣占了道理,紧接着就得理不让人,他这一棍子敲在山上,打定的主意就不只是震住一只虎那么简单。但就朱希忠的观察来看,陆准虽然每一次看上去都是破釜沉舟的气势,但他又有哪一次是真的不留后手,没有后路的吗?没有!起码在朱希忠看来,一次都没有!
他断定陆准还有后手,也断定陆准一定会给所有的世爵勋贵以补偿。他这次来,就是冲着陆准这个所谓的‘补偿’而来的。
陆准索性也不再绕圈子,直截了当地说道:“国公爷英明!那陆准就不再兜圈子了。要说敌人,我们怎么能算是敌人呢?历朝历代,那文武官那都是应该互相制衡才对。可现在呢?武官倍受压制啊!这种时候,我们不团结起来,那还要等到什么时候?俗话说得好,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唇亡而齿寒呐!陆准请您来,就是请您从中说和的!”
“可你刚刚才杀了人!”
“我不得不杀!”陆准斩钉截铁的说道,“陆准杀人,是杀给校场上的人看的,如若不这样,就没有人真心畏惧!不畏则不惧,不惧则无威。对付烈马,从来都要萝卜大棒一起上才管用。否则的话,难免养出‘斗米恩,升米仇’的白眼狼来!国公爷练了一辈子兵,比陆准更理解这些。更何况,陆准杀的人固然都跟世爵勋贵有关系,但陆准真的杀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人物吗?若那人不是叫您叔姥爷,而是去掉了那个‘叔’字!陆准绝没有胆子杀人的!”
“嗯,这个我倒是相信。”朱希忠点头道,“人,的确没有那么重要。大伙儿在意的是,你小子打算多吃多占,断了大家的财路。”
“陆准这不是请您来说和吗?”陆准笑道,“其实,京营十二万人,就算再有油水,又能有多少?各位爵爷不就是觉得银子不够花,仆人不够用吗?不就是觉得子弟和亲戚日后不好安排吗?陆准就是给您送银子和位子来的!”
“哦?说说看。”朱希忠催促道。
“所谓财路,一南一北。不瞒您说,南边是我的根基,不可能允许任何外人插手管事。但陆准是个爱交朋友的人,同时也是个大方的人,每年的利润,我可以拿出五成来,分给大家。至于北边,我则希望,大家可以联起手来,一块儿操持。”
朱希忠沉默了。他很清楚,江苏商帮的背后东家就是陆准,但看一个汇通票号的影响力,其五成的利润就绝对不可能少得了。即便分给京城所有有权势的勋贵,那每个人头上也是很可观的一笔银子。吃空饷和这个比起来,就已经不够看了。
“北边具体指什么?”
“陆准不瞒您!自与俺答议和之后,我大明在原本的重镇开了马市。尽管朝廷三令五申,有很多东西不允许贩卖,但其中难免有很多只注重自己的商人,唯利是图,不顾朝廷律法,竟然以贸易为由资敌。陆准想要和这些黑了心的商人抢生意!国公爷,您想一想,以世爵勋贵在军中的影响力,别人看来屡禁不止的事情,在我们这里,又岂是真的困难吗?只不过是拿着他们的好处,不与他们多计较罢了。”陆准对朱希忠说道,“国公爷,您想,为什么俺答数十年来一直要求大明开马市?甚至不惜屡次燃起战火?我大明地大物博,而九边重镇之北,则是贫瘠之所,他们很需要与我们互通有无,以获取急需的物资。可当那些急需的物资源源不断的流向北边,当我们的铁锅都被对方做成了战刀,当我们的米面都被对方当成了军粮的时候,他们的狼子野心,是否还会满足于开市?殷鉴不远,就在这夏后之世!宋如何而失国,我大明又是从谁家手中夺得的天下?这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吗?”
“当然!”陆准自嘲地笑了笑,继续说道,“陆准满口大义,国公爷当然也可以认为,陆准是满心大利。孟子当年说过,必求垄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网市利,再没有什么比垄断商路更为赚钱的办法了。各位爵爷若是感兴趣,无论是出于大义,还是大利,陆准都欢欣相迎。若是不感兴趣,也可以独自保持沉默。但陆准也必须将这句丑话说在前头,还望国公爷同时带给诸位爵爷,谁若是不小心站到了陆准的敌对方去……不好意思,陆准这条命,从来都不值钱。瓦罐儿不怕碰碎了瓷器,不信,咱们就试试看!”
………………………………
第314章 临终顾命
陆准与成国公朱希忠在琼林楼的一番谈话,最终是取得了陆准想要的结果。朱希忠年事已高,固然是虎老威还在,但这掩盖不了他已经老了的事实。
如果是年轻时的朱希忠,陆准没有把握一次就将他劝服,但人在意识到自己老了之后就必然会下意识的给自己找后路,也必须给自己的子孙铺路,陆准诱以厚利,又小小的威胁了那么一下,对于朱希忠来说,手段固然不够看,但足以让他做出最为明智的选择。
但即便是取得了想要的结果,可回家的路上,陆准却依旧觉得心里头不踏实。一颗心颠过来倒过去的乱跳个不停,像是要出什么事情似的。可一路谨慎的回到府中,预料的事情却始终没有发生。
陆准带着疑惑早早的回房休息,安慰自己,大概是最近太累了?他还不到而立之年,但由于总是不拿身体当回事儿,几次险中求存,一副身体早已不如从前那么好了。若是偶尔出了些小毛病,折腾得他不舒服,倒也可以理解。
※※※
笃笃……笃笃笃……
陆准被令人烦躁的敲门声惊醒的时候,天色还黑着。他懒洋洋的翻了个身,极不情愿的对门外回应了一句,“有事儿?”
“爷,是宫里的张公公来了,有要紧事求您马上见一面。”
“张公公?哪个张公公?”陆准闭着眼睛,顺着邵化海的话问道。
“是太子宫中的张鲸,张公公!”
“是他?”陆准听到这个称呼,当即一个激灵猛然翻身坐了起来。
他与张鲸在南都曾经结怨,但在救驾之后就又重归于好了。张鲸随太子回京之后,陆准始终没有断了这条关系,派了专人好生维护。京中的环境与南都不同,张鲸也愿意自己可以有陆准这样的外援,故而欣然接受。两方交往甚密,表面上看,早已是尽释前嫌。
回宫后的张鲸依旧是在太子身边贴身侍奉,虽然和陆准关系好,但那毕竟是宫里的人,再加上他为人孤傲刚介,平日里矜持得很,轻易当然不会选择在午夜造访,因此,听到是他亲自来了,陆准便能猜到,宫里是除了了不得的大事情。
但惊讶也仅仅是维持了一瞬间而已,陆准稍一寻思,便已然猜到了八分。若说如今,宫中最可能出事情的,就莫过于是皇帝了。他缠绵病榻已久,怕是真的到了有朝无夕的时候。
匆匆穿好了衣服,陆准拉开房门,大步走出屋去,抬眼就看到早已等候在院子里正急得转圈圈的张鲸急匆匆地迎上前来。
“伯爷,出大事了!”
借着院中不算明亮的灯火,陆准轻而易举的就能看出张鲸脸上的喜色。那哪里是值得悲痛的事情要发生了?明明是遇到了大喜的事情!
“什么大不了的事情?”陆准佯装不知,满不在乎的摆摆手,对张鲸说道,“俺答归附,蓟镇有戚继光守着,辽东有王治道守着,京城稳如泰山。武将拼死用命,朝臣勠力同心,我大明还有的是长久的天祚可享,难道会有什么大事发生?你张公公未免也太大惊小怪了些!”
“唉哟,伯爷!你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所以跟没事人一样。我跟你说,宫中那位……”张鲸一边说着,一边朝上拱了拱手,对陆准挤眉弄眼的说道,“那位怕是不好了!咱家是好不容易才揽到这个出宫传旨的机会,跟你叮嘱几句。陛下刚刚召了内阁的元辅、张阁老、高阁老三位先生进宫,没多大的工夫,就派人来宣你马上进宫一趟。依咱家看,这事情十之七八是好事!”
“好事?”陆准笑了笑,拉过张鲸的手,将谢仪塞进他的袖子,拍拍他的手道,“张公公,我府上的清客常跟我说,得意切莫忘形,要记得,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啊!”
张鲸顿时惊觉自己刚刚的话大为不妥,紧张地左右看看,见没有人注意到他,才稍稍放下心来,感激的对陆准一笑,继而催促道:“伯爷快跟咱家走吧,免得耽误了事情!”
※※※
自陆准进京以来,就没有见过这位大明最高统治者几面。原因自然很多,此时不必一一细述,但这一次面见,较之以往,都是截然不同的。
皇帝显然已经是濒临大限了,倚坐在御榻上,满面病容,难以像高拱期望的那样拥有帝王威严的端坐如仪。身侧,中宫皇后娘娘和太子的生母贵妃李氏在御榻边,黯然落泪。太子满面惶惶不安,站立在御榻前。高拱、张居正、高仪等人俱在一边站立,神色同样黯然。
陆准被内侍引进来,行了君臣大礼,又向皇后、贵妃、太子及阁老们一一行礼之后,轻手轻脚的退到一旁,将身形隐匿在阴影之中。
皇帝咳嗽了几声,搜肝刮肺的声音让陆准听得不禁皱眉。眼看着九五至尊就算是想要抬抬手,也没能做到,只得苦笑着深深喘了几口气,用微弱的声音叫了一声,“众卿。”
陆准心中明白至极,皇帝派人叫来自己,绝无托孤之意。八成是要趁着他还有一口气,敲打敲打自己,免得到时候主少国疑,手握京营十二万兵马、担负京城安全重责的自己不听招呼。可谁让隆庆不是个合格的皇帝呢?这种时候,也是可以露出这么明显的破绽的吗?陆准假作根本没有听出皇帝的意思,跟着那三位即将接受顾命之责的阁老一同跪下领旨。
皇帝见状,脸上的神色微微变了一下,刚想要出言纠正,却在不经意间看到了太子的目光。自从陆准进来之后,太子的眼神就一直没有离开过陆准,好像是找到了主心骨一般,惶惶不安的脸色由此平复了许多。就是这么须臾的小小发现,竟然让皇帝一时间不忍了!
想想刚刚登基的自己,举目四顾,尽是陌生的朝臣,陌生的环境,一切都让他惶惶不安就如同现在的太子。高拱于他,亦师亦父,那是他安全感的来源。而眼前的陆准对于太子来说,固然绝称不上什么亦师亦父,但那道固然身型并不高大而身材也偏瘦削的单薄身影,却也是年仅十岁的小太子安全感的来源。
罢了,就这样吧……皇帝心中自暴自弃的想道,随后便开口传旨:“朕嗣祖宗大统,今方六年,偶然得了这样的病症,竟一病不起,实在是有负先皇所托,有愧于祖宗社稷。东宫年幼,朕今日就将他托付给四位爱卿,卿等四臣当竭尽所能辅佐东宫,遵守祖制,保固皇图。则卿等功在社稷,万世不泯……”
高拱听罢已然是嚎啕大哭,悲怆之情溢于言表。张居正、高仪心中如何作想尚不得知,但脸上也已然是泪流满面。唯有陆准,傻愣愣的抬起头来,很不合规矩的盯着皇帝看个不停,眼中惊愕不止,好似没有理解这份旨意的意思一般。
隆庆皇帝在心中深深叹气,让内侍先请三位先生下去休息,唯独留下了陆准。陆准并非阁臣,虽然是封了爵,但他这个爵位来路不硬,更是勋贵中档次最低的一个,按理来说,无论怎么想他都不可能有顾命托孤的权力。但皇帝金口玉言,话已经说出口了就是天下最大的道理,等闲不能轻易更改,要变卦也已经晚了。皇帝实在是觉得,对于陆准,他需要再嘱咐几句。
“陆卿……”皇帝叫道,“来,你过来,到朕身边来……朕……朕没有气力,有几句话,要嘱咐你……”
“臣岂敢?”陆准眼神无助地到处乱看,失了方寸的样子却让皇帝再一次想起了二人初见时的样子。
“过来!这是圣旨!”皇帝板起脸来,命令道。
陆准只得膝行几步上前,跪在御榻旁边。
“陆卿,你与三位先生不同!”皇帝说话时,目光滞留在太子的身上,尽是满满的不舍和舔犊之情,“他们都是当世大儒,有大学问的人,腹内乾坤岂是你能相比?朝政有三位先生操持,必保无虞。朕之所以令你同为顾命,是看重你的忠心!你可明白?”
“臣明白!陛下信任微臣,臣必以死相报!”
“太子冲龄,主少国疑,难免有宵小作祟。陆卿,朕要你发誓,无论日后发生什么,哪怕拼上你的性命,也要保太子周全。你可能做到?”
“是,臣出身孝陵卫,世代为太祖皇帝守陵。幼承庭训,学到的第一字就是‘忠’。臣对太祖皇帝起誓,必忠于大明;臣也对陛下起誓,必忠于幼主。无论刀山火海,别说是臣一人的性命,就算搭上全家、全族,也势必保幼主周全,保大明江山周全。今日立誓,苍天见证,如违此誓,愿受天谴,上有苍天,必有报应!”
“好,很好!”皇帝满意地笑着点头,“朕信得过你!你如今已经是总督京营戎政,朕今日再破例给你节制侍卫官的权力……别说话!朕知道你要说什么,但朕也告诉你,朕信得过你,太子也信得过你!有你护持太子,朕就安心了……”
“……”陆准除了叩头谢过皇帝恩典,还能再多说什么?高拱那样的人能够如鱼得水,实在是他高拱的幸运,遇到了隆庆这样的皇帝。而此时陆准的幸运,同样也是由于遇到了隆庆这样的皇帝。
顾命大臣,京营十二万大军,再加上执掌扈从、门禁的侍卫官,陆准此时执掌的兵权已经是太重太重了。重到他不能也不敢握紧,否则,今日的太子,明日的皇帝,一定容不下他!
为什么总跟我开这样的玩笑?陆准走出皇帝寝宫的时候,神色忧虑,不是为了即将故去的皇帝,不是为了冲龄即位的太子,甚至不是为了他一直心心念念的大明,却是第一次为了自己担忧起来。
当日夜,隆庆皇帝驾崩,次日一早,颁布遗诏,由皇太子继承大统,接掌皇权。
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即便太子冲龄丧父已然是悲痛欲绝,但群臣依旧要按照规矩办事,由高拱等人率众拟定劝进仪注,文武百官率领军民至会极门上表劝进,求太子即位。太子再三推让后,才扭扭捏捏的答应下来。
即位并不是说登基就能登基的,必然要有一番大肆的操办准备。高拱、张居正、高仪这三位名正而言顺的顾命大臣为此事忙得日夜颠倒,而唯独剩下陆准无事可做。
有心人甚至得知,自从先皇驾崩之后,在遗诏之中又获得了节制宫禁侍卫官权力的陆准就没出过宫门。据说是太子骤然丧父,觉得四周都是魑魅魍魉,一点儿都不安全,故而不准陆准回府,要他在自己身边贴身扈从,寸步都不准离开。
可怜陆准被太子折腾的几天几夜都没有睡好,刚刚领了宫禁的差事,责任背到了身上,却都没时间去看一眼。心里不住的琢磨着,万一要是出了什么大事儿可怎么好?
正巧这时候,群臣要太子为先皇的山陵事宜选定负责的人选,太子自然是按照内阁的意思,遵从旧例,让次辅张居正和司礼监太监曹宪一同负责。可张居正却在这个时候提出了异议,他极言自己并非行家,提出要举荐群臣中熟识地理的人和他一起去办事。言中话头指的这个熟识地理的人不是旁人,正是出身孝陵卫的陆准!
人说陆准没读过几本书,更别说什么熟识地理了。但张居正就是明里暗里的暗示,陆准出身孝陵卫,对于陵寝必然知之甚详,比大伙儿都有研究,此事非他不可。
陆准在宫中呆的烦闷极了,也知道张居正这是有事情要和自己商量在找借口,恨不得太子马上答应下来。可谁知?弄清楚朝臣们要的是陆准之后,太子顿时发了火,第一次在朝臣们面前态度极其强硬的否决了提议,愣是打定了主意,绝对不肯放人。让陆准一时间也苦恼万分,只盼着这小太子早早登基,正了位置,好放他回家去。
………………………………
第315章 权力转换
自宣德朝以后,皇帝登基的仪式便基本上是大致相同的了,凡事都是有理可循,省了很多的事情。
比如大行皇帝刚刚驾崩,以公侯驸马伯等世爵勋贵、文武百官为首,带领着军民耆老,上笺劝进,这就是惯例。而另一个惯例则是作为储君的绝不能马上同意,因为如果人家一劝你你就同意了,那大概就显出你太迫不及待了。先皇刚刚故去,新君就迫不及待的登基称帝,知道的,那是国不可一日无君,形式迫切;那要是不知道的,还以为这父子俩有什么仇呢,先皇的死因就由此而值得商榷了。因此,不仅不能马上答应,而且还要再三推脱,以各种理由不接受。当然,也不能太不识抬举,毕竟大家都很忙,没时间总是翻来覆去的演戏,所以这次数,就以劝进三次为佳。第三次,新君就要半推半就的答应下来,表示为国舍家,不得不担此重任。
小太子的劝进仪式自然也是如此,之后,就是着礼部择日给新君办登基大典了。掌管礼部的大学士名叫高仪,是朝中那三个半顾命(陆准那不称职的算半个)之一,又是翻黄历,又是查旧例,好一顿折腾,才最终选定了良辰吉日。
隆庆六年六月初十,新君朱翊钧按国朝登极仪登上大宝,定明年改年号万历,史称‘万历皇帝’。
登基当日,盛典浩大,但这般浩大的盛典对于任何人来说,其实都是一场折磨。
当日一早,奉旨的成国公朱希忠、英国公张溶、驸马都尉许从诚、定西侯蒋佑四人代表皇帝,分别祗告天、地、宗庙、社稷。
新皇着缞服,至大行皇帝几筵前,潜心祷告,领受天命。之后,才穿上了象征皇帝威仪的衮冕,拜祭天地,又赴奉先殿、弘孝殿、神霄殿,紧接着再向大行皇帝行礼,向皇后、皇贵妃行礼。不停地穿衣服、脱衣服,六月的天气,闷热得很,厚厚的服装险些把朱翊钧热的晕过去。再加上左跪一下,右跪一下,这边磕几个头,那边磕几个头,等他该御中极殿,接受百官朝拜的时候,整个人都已经晕了。
“大伴,可不可以松一松啊?”朱翊钧此时口中的‘大伴’并非是张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