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数字神医-第1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飞,哪里管你是多有权势的人,在他们眼里都不足为惧,如果让他们有机可乘的话,他们绝对连特首的家人都敢绑架,又何况莫一凡只不过是一个商人呢?
二呆的身手莫一凡是很了解的,而且最难得的是对莫一凡忠心不二,自从前段时间把二呆的老妈和女朋友也全都接过来安排在别墅里后,二呆对莫一凡更加是感激涕零,就恨不得把自己的心剜出来献给莫一凡了。有他跟在宁菲的身边保护着,莫一凡估计如果不是经过特种训练的杀手或者是真正练家子,是绝对没办法靠到宁菲近前的。
宁菲的前期工作就是物色慈善基金会的高层管理人员,这点基本上在网上就可以操作,她当然不可能会一个人跑到大街上去找,主要还是委托猎头公司四处挖人。凭着神农集团响亮的牌子,以及莫一凡先期投入的十亿美金的雄厚实力,再加上高管人员的超高薪酬,自然是不难找到合适的人选,找到合适人选之后,宁菲就会和对方约见面谈,如果感觉对方是一个可靠可信并且有能力的人,就会再次约定一个正式面试的日子,到时候会由莫一凡来亲自把关,过了莫一凡那关就可以成为神农基金会的正式高层管理人员了,他们的薪酬会比一般大型企业里的CEO还要高出一倍左右,这也算是莫一凡高薪养廉吧!
等到神农慈善基金正式成立的时候,莫一凡的中医医学理论也快写到末尾了,算算日子比预计的居我还提前了五六天,这可能是和他后期打字的速度突飞猛进有关,毕竟他的身体是经过特殊改造的,即使是手指的灵敏活度也要比常人高出不少,经过这一段时间没日没夜的锻炼,他的打字数度竟然也突破了每分钟300字的大关,这样用来记录大脑中整合分析出来的知识自然就要方便得多了,以至这家伙暗想自己以后就算没钱了,或者也可以去当个打字员呢!
不过貌似一般的公司招的打字员都是女性的,这是为什么呢?
慈善基金的成立典礼是在深圳特区举行的,国务院都来了几位重要的领导人来参与这次隆重的典礼。现在神农集团可以说是富可敌国了,而莫一凡的身份自然也是水涨船高,现在就连石将军再见他的面,也不再向以前那样的随意,就好象现在两个人的身份倒过来了,变成莫一凡站更象一个上位者似的。
象这种私人性质的慈善基金国内也不是没有,但是象莫一凡搞得这么大,一出手就是十亿美金做为启动资金的,却是闻所示闻,不客气的说,现在国内那几家私人性质的慈善基金的实力加在一块也没有莫一凡这家一半大,这也难怪国家会对此格外的重视了。
最近几年国内的的天灾不少,又是地震又是雪灾,每一次灾难都会遗留下大批无父无母的孤儿,神农慈善基金会一成立就先在各地重灾区一次性的建设了八家孤儿院,这也为国家减轻了很大的负担。另外,莫一凡也对自己当年没有钱上大学的事耿耿于怀,因此这慈善基金一成立,少不得还要组建一个助学理事会,这是一个专门负责为各阶层上不起学的青少年服务的部门,只要是附合条件的,基金会一率无尝的提供援助。而且还不仅仅是给学生交付学费这么简单,如果是大学生的话,如果是够资格的,大学这几年的衣服住行、甚至是零花钱,都由基金会来支付,如果是中小学生,基金会也会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的给学生的家庭给予一定的补助。
有了这么种上掉馅饼的好事,当然有的是人抢破了头要来申请的了,这一来审察制度就必须极为严格,否则就会有人滥竽充数到基金会来骗钱,而审察是需要大量人手的,幸好基金会的资金足够充足,索性在每一个省内都设立了专门的办事处,再由地方政府配合,推荐出家庭条件特别困难,需要帮助的人选,办事处的人再经过详细的调查之后,才能申报上去,下拔助学金。
为了防止基层办事人员旬私舞弊,宁菲从清宫剧里得到了灵感,就是让办事人员异地工作,南人北调,北人南任,并且每个办事处的工作人员都是每年一换任,以防止他们和当地的人勾结。而后任者如果能查到前任弄虚作假的证据,则会被奖励高额的奖金,被查到有污点的工作人员也不会作什么处罚,只是开除了事,但是要知道在神农集团,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办事处的调查员,那薪水都高得比得过普通公司的经理了,一旦混上这个金饭碗,又有谁舍得打碎了呀,所以这样就形成了有效的互相监督。而一般来说,会动歪脑筋骗取救助金的人就算不是真正的贫困户,也肯定不是什么特有钱的人,那么他们就算想拉拢腐蚀办事处的调查员,这力度也有限的很,有了这些制约的条件,相信就没有几个人会做这种得不偿失的事情,可以让基金会的每一笔慈善基金都发放到真正需要的人手里去。
神农慈善基金成立之后,莫一凡又花了三天的功夫,终于把结合了现代科学知识的中医医学理论著述完毕,全书共三百二十多万字,就算当小说来看也够人看一阵子的了,一个普通人要想把这么浩如烟海的知识全部吃透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算再怎么用功,只怕不学上个二三十年也不可能把里面的每一句话都真正的理解了。
可是莫一凡是想用这个来教出可以治病救人的医生来的,如果每一个医生都学个二三十年再毕业的话,那么等他们一毕业也该退休的了!不过这种情况莫一凡早就考虑到了,因此这三百多万字的中医医学理论实际上分为了五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分别是中医诊断、临床治疗、针灸治疗、中药药剂学和中医护理。
这五个部分将分别成为神农中医学院的五大学院各自的主要学习教材,然后再配合一些相关的自然学、生物学等等学科,就形成了完全不同于以往所有中医院校的独特的教学内容。
其中中医诊断和针灸治疗虽然已经由莫一凡发明出了智能仪器,但是仪器毕竟不是万能的,而且再先进的仪器也得有人来操纵,如果不明白其中的奥秘,治疗和诊断的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
中医诊脉仪虽然也可以直接诊断出病人的身体状况,不过也是存在着一定比例的误差的,因此莫一凡在设计的时候采用了两种模式,一种是直接出电脑诊断结果的,一种是只显示数字化脉搏密码的,如果是将莫一凡编写出来的解码式诊脉法学得透彻的话,那么凭经验用诊脉仪测量出的数字密码来为病人确诊的话,其误差率就小到微乎其微了。
而智能针灸治疗仪虽然有着很强的智能程度,但毕竟不是高级的人工智能,只能在预设的情形下做一些简单的判断,对于正常病人的认穴准确性还是很高的,可是对于一些有特殊体征的人,就必须得由人工来进行调整了,并且根据诊断的结果该选择做哪些穴位的针灸治疗,该用什么样的手法进行治疗,这些也完全得由人来决定,所以说机器不是万能的,可以熟练准备的操作莫一凡苦心发明出来的仪器,那也得经过学习才行。
至于临床治疗就属于一门比较杂的医学了,象莫一凡曾经在两次的绝症大挑战中用到过的各种稀奇古怪的治疗方法以及中医传统的拨火罐、刮沙等等治疗手法都得经过系统的学习和掌握,才能知道该在何种情况下,如何使用。
中医药剂学也同样是博大精深,完全可以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一般来说,最常用的中药材有五百多种,其余不常用的则有三千多种,而各种中药的配伍会有不同的效果,音符只有七个,但是组合成的歌曲就千变万化,那么几千种中药材组合在一起形成的药效就更加让人难以想象了。而每一种中药材通过不同的炮制方法也会有不同的效果,这些简直就可以延升为另外一门学科了。
至于中医护理,其实也不简单,你要开一家纯中医的医院,总不能请一些学西医护理的护士来吧?而且中医治疗中要涉及到许多禁忌也不是学西医的护士能够弄得明白的,中医护理包含的内容是最全面、也是最琐碎的,要把这些东西全都记住还真的需要有很好的耐心才行。
从开始筹建神农中医学院的时候,莫一凡就在进行招收教职人员的工作,招收的人不仅局限于国内,只要是真有真材实学的,你就算是老外,他也照收不误。
当然了,有资格进入神农医学院的老外一般来说也都是主教自然科学、生物科学都学科的,就算是正式学过中医的老外,因为文化方面的差异,也很难学得比纯粹的中国人更精通。
至于教正式中医的教授,几乎没有一个能合乎莫一凡要求的,这是同中医近百年来的没落分不开的,莫一凡也没有办法强求,只好尽可能的从那些应聘的人中挑选出一些思想比较活跃,经验比较丰富,最主要的是年纪比较轻接受力比较强的中医教职人员来进行集中的强化培训。
经过几个月的招聘,共选出适合进行中医理论主科目教学的教授级教职员四十多名,实际上一开始只需要二十人就基本上够用了,但是莫一凡对于能否让这些人在短短的两个月内至少能够掌握基本的正确教学理念都没有什么信心,所以才干脆多留下了一倍的人,这些人中只有一半可以成为正式的教授,剩下的人在培训后要么被淘汰出局,要么留下来当助教,这样不仅选择的余地大一些,而且有了竞争,也会给这些人造成一定的压力,会让他们更用心的来掌握好这种新知识和新式的教学方式。
这四十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中青年中医教授差不多也都是各地的精英了,其中大部份都是属于国家正式编制的教授,本来他们对于这位年轻的校长竟然有多少真才实学还是抱有一定的怀疑态度的,虽然神农中医学院的待遇至少是他们原单位的两倍以上,也有人不是心甘情愿要来这里的,不过国家既然下定了决心要扶持莫一凡的中医学院,自然就会以一种略显生硬的方法把全国各地的精英都给聚集过来,虽然他们也可以选择拒绝,但是大部人最后还是只能接受。
人就是这样子的,尤其是在中医方面,年龄和资格更一直都是学问的代名词,就算你有再好的学识,但是如果年轻那么也就会被人看低三分,即使这四十多人以前差不多也都有因为年纪被别人看轻时的愤慨,但是现在轮到他们看待一个比他们更年轻,却貌似比他们成功千万倍的人时,却难免也象他们当初心中暗骂的老古董、老八板一样,本能的对莫一凡的能力怀疑起来。
尽管莫一凡的成绩在那里摆着,两次震惊世界的绝症大挑战,几个震动全球的重大医学发明,这些都让莫一凡的光环无法磨灭,而且这些都还是明面上的,至于末日病毒的破解之类的事情还都没有公布出来。
在没有亲眼见到莫一凡之前,这些人也都是对这位最有可能获得明年诺贝尔医学奖的中医典范怀有一种敬仰,但是一旦看到莫一凡不过是一个二十几岁的小伙子时,中医累年形成的以年头来划分实力的老毛病就又在心里冒了出来,本能的开始轻视莫一凡,认为莫一凡取得的那些成果很可能是窍取别人的,或者是花钱买来的,至于亲手治愈两例绝症的事,则可能是伪造了病人的病例,或者是将治疗效果故意考大了,反正就是不相信一个乳臭未干的大孩子一样的人能成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的现代中医的谛造者。
当莫一凡把自己辛辛苦苦写出的成果捧出来给这些未来的中医学院的讲师们学习时,还有人仍然抱着批判的态度来读的,但是大概五分钟之后,当他们都已经被这部堪称中医医学的大百科全书的内容吸引住之后,每个人的心里就只能剩下高山仰止般的赞叹了!
第三百一十四章 侠客行
总的来说,莫一凡的眼光还是不错的,他并没有因为这些人看他的眼光不怎么太好而忽略了这些人的才能,又或者是因为那些留着白胡子,戴着厚镜片,德高望重的老中医、老教授们看着他的目光更加的鄙视和不屑,所以相对来说这些中青年的中医教授们看着也就顺眼了些。反正是这些人的悟性和医学的底蕴如何暂时虽然还不是很清楚,但至少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还是很强的。如果是换了那些教条的老中医,看到莫一凡硬要搞什么中医数字化,生物科学化等等的新花样,说不定早就拍案大怒,指着莫一凡的鼻子开骂了。
看到这些神农中医学院未来的栋梁们一个个捧着他辛苦著就的大作看得眉飞色舞,莫一凡也不由自主的升起了一种自豪感来。眼前这些人一个个可都是祖国中医学方面的精英呀,在此之前全都是眼高于顶的家伙,但是一看到他的著作都露出一副得到天书般的样子,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对他说出一声赞誉之词来,不过越是如此莫一凡越是能看得出这些人对于他这本书的喜爱,因为这些人已经完全沉浸在了那本书所描述的医学世界之中,而根本无暇顾及其他了。
莫一凡没有打算立刻给他们解讲书中的内涵,这三百多万字的巨著,哪怕是要粗略的浏览一下,也得一个三两天的,于是莫一凡就给了他们三天的时间,在这三天里先让他们全面而又简略的把全书五册的内容看上一遍,之后再根据他们本人的兴趣,选择这五大学科中的一门学科进行钻研,否则若是让他们学全这五册的话,那就不知道得等到何年何月了。
四十多位教授级的中医学家在中医学院第一期盖好的阶梯教室里聚集一堂,却象大学生一样人手捧着一本书看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直到吃饭的时候莫一凡让人请这些教授们去食堂就餐时,直叫了许多遍竟然没有一个肯抬一下头的,后来被一位工作人员给喊烦了,一个脾气比较火暴的中年教授,干脆抓起旁边的一把椅子轮起来,赶着去打那位好心的工作人员,骂人家是讨厌的苍蝇。
随后,其他的那些教授们也都纷纷附合,居然一起动手,硬是把莫一凡派去的几个工作人员全都给打了出来。
谁说知识分子就不会打人,看着面前几个鼻青脸肿、愤愤不平的工作人员,莫一凡摸着自己的下巴久久无语,脸上的肌肉在不停的抽动着,仿佛一副随时会暴走的样子。
那名伤得最惨的工作人员本来还想要向莫一凡讨要一个说法的,但是一看到莫一凡居然为了他们而气成这样子,顿时感动得痛哭流涕。
这才是上位者的气度呀,根本不会因为那些人是教授,而我们这些挨揍的只是一些打杂的工作人员就偏袒那些知识分子。。。。。。我呸,他们算什么知识分子呀,简直就是一群土匪加流氓。。。。。。不不不,说他们是流氓这简直就是对流氓的亵渎,人家流氓还能分出来一个好歹呢,再怎么也不会无原无故的就暴打我们这些好心喊他们吃饭的人吧?他们。。。。。。简直就是一群疯子。。。。。。对,就是疯子!
嗯,不过这群疯子的地位显然不是他们这些普通的工作人员能够比得了的,象他们这些打杂的,如果没有了,发一个公告,一天之内最少能有上万人来报名,可是这些疯子那却是从全国范围内精选出来的杰出的教授和中医学家呀!各个都是精英中的精英,这样的人可是再在中国找出来一个都难了呀,而伟大的老板居然会因为他们这些微不足道的小杂工们而生那些疯子的气,这。。。。。。又怎么能让那些杂工们不心存感激呢?
于是几个受伤的杂工互相对望了一眼,一起走到莫一凡面前感慨的说:“尊敬的莫校长,我。。。。。。我们其实也没伤到什么,真的。。。。。。您就不用再追究那些教授的责任了,嗯。。。。。。等下我们随便擦点儿药酒就行了,反正也没打破皮,就是疼一会儿就没事儿了!您真的不用往心里去。。。。。。别再把您的身体给气坏了,那我们可是太罪过了呀!”
这些杂工闻言连连点头,看着莫一凡的目光中充满了关切和爱戴。莫一凡虽然现在身家过百亿,但是在这些普通人的面前却从来没有摆过一点儿架子,而且因为他本人当初就因为没有上过大学,在找工作的时候就难免会四处碰壁,所以现在有了能力,开办起了大的集团公司,在用人的方面他的要求就比别人都要宽松一些,除非是有特殊要求的岗位,一般来说都不要求普通的工作人员有多么高的学历,甚至哪怕只是初中毕业生都可以,只要能认识常用的汉字,处理得了日常的工作就行了。这点和那些大公司的老板就不一样了,那些大老板们不管自己有没有学历,都要学自己手下的员工要有高学历,恨不得希望公司里打扫厕所的大妈都得有硕士学位。
至少眼前这几个杂工就没有一个是大学毕业的,他们都是一些背井离乡,跑到南方来寻找梦想,希望可以白手起家创出一番事业的年轻人,不过在严酷的现实面前四处碰壁,尤其是在广东这边,想找工作人家首先就要看三样,第一是要有高学历,最近这些年大学一再扩招,只要是一个长两条腿的人只要不是太弱智,一般都能考得上大学,再加上上夜大的,自考的,大学生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数值,而这些大学生毕业之后,又几乎无一例外的都往北京或者是南方的沿海城市跑,所以导致这些地方的大学生几乎就要泛滥成灾了,要不人家大公司的老板怎么那么嚣张的要让大学生来给他们扫地呢,人才市场也是市场,不管什么东西,一旦供大于求了那再好的东西也不值钱了!
除此之外呢,一般的用人单位还会要求应聘者得有广东省本地的户口,以及能说一口流利的广东话和英语。这明显就是在欺负外地人嘛,其实那些公司的老板,至少有一半也都是外地人,只不过现在混上一个当地的户口,就把自己当成是广东人了,完全没想过他们当初跑到这地方来淘金时所面临的艰辛,而根本不肯给那些寻找梦想的人一点儿机会。
莫一凡不知道那些大老板都是怎么想的,反正他招聘员工的时候可没有这么多莫名其妙的条条框框的,学历代表不了能力,现在全民普及普通话,搞不懂这里的老板招人时为什么还要求会讲广东话,是在搞地方保护吗?至于要求有当地户口的,就更不可理喻了,据说他们这样要求是怕招来外地的盲流,怕引狼入室。难道说外地来的就全是坏人,而当地人就全是活雷锋了吗?(PS:东方前些年曾经去广州闯天下,结果四处碰壁,在此发几句劳搔,望广东人莫怪,其实做出这些规定的人往往有很多都是外地人,和广东人并没什么关系)真是莫名其妙!
这几个杂工都是从北方来淘金的人,年纪和莫一凡相仿,当初在报纸上看到神农医学院招工的启事,见上面居然写着学历不限、藉贯不限时,他们简直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要知道神农集团那可是现在最有名的大集团公司呀,而且传说在这公司里上班的,哪怕就是一个打更的,薪水也不比局级干部少,象这样的大集团,那应该是挖门子抠窗户都不好进的才对,怎么会有这么宽松的招聘要求呢?
他们之中大多数的人都是报着瞎猫碰死耗子的心态来的,结果还真大出他们的预料之外,人家真的按照招聘启事上的要求,因为具体不负责什么技术或者教学工作,并没有要求他们有高学历,只要认识字就可以了,不过主考官却是象拉家长似的,和他们每个应聘者都唠了一些家长里短的,最后竟然就被录用了。
后来直到接触了莫一凡这位神农集团的董事长,这位名满天下的神医,发现这位身份显赫的大人物对他们却好象对待临家大哥一样的随意和客气时,他们才明白这公司为什么没有那么股子盛气凌人的架式,有了这样一位宽厚的老板,也难怪公司会有这样的待遇和氛围了。
有这么好的一心为员工着想的老板在,他们这些好不容易混上一个好工作的普通员工,又怎么可能会让老板为难呢,于是便一心的开解起莫一凡来,到好象挨打的不是他们,而是莫一凡似的。
莫一凡面对这帮热情如火的员工们不由得一阵的愕然。。。。。。
天地良心呀!莫一凡刚才虽然也为这些员工挨揍而心中歉然,但是。。。。。。真的也不至于就为这么点儿事儿就把那些疯子一样的教授都给法办了的程度,他都已经想好了,等下每人送上一箱天堂水,我后再让人特地给他们熬制一点儿中药,最后再每人赔上一笔钱也就是了,反正那些教授也都是四体不勤之辈,就算轮起椅子来,也没把人伤到哪去,最多也就是脸上肿点儿,都没一个破皮儿的,真的算不了什么大事。
而他刚才之所以面部表情那么生动,脸上的肌肉都在打颤,那是因为他的心里极度的高兴,高兴得直想要放声大笑,可是在自己的那么多伤受的员工面前,他怎么也做不出这种遭人烦的事儿,所以只有努力的忍着笑着,故意把脸绷成了那副德行,却不想反到让这些杂工们如此的感激。。。。。。哎,多好的同志呀!就凭这点,也得加他们的工资呀。。。。。。
而莫一凡刚才之所以会那么的高兴,当然还是因为那些教授们的反应了,他虽然拥有异能,可毕竟还是一个刚刚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在他这个年纪的人,又有哪个不渴望自己受到别人的尊敬和追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