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数字风暴-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到属于约尔根的那辆豪华轿车驶入了小区,郑泰澄咦了一声,连忙向其他人通报。林闻方这时候是休假在家,正在和安莲讨论着有关赤翼科技的动力犬的问题,听闻这个消息,林闻方呵呵笑着,傲然说道:“看起来他们展示会上很出风头啊。约尔根露了一把脸,现在来找我,就是为了把这种光荣保持下去。”

安莲无奈地摇了摇头,说:“他当然要重视你,也不想想你拿出去的是什么级别的东西啊。这种技术,我们自己也可以用啊。”

“的确是可以用,不过……为什么要用呢?”约尔根反正还没来敲门,他乐得先和安莲聊几句。“盾形线架和分股动力线不是什么高深的技术,只是一种验证过程罢了。传动效率和耗损这些指标都比不上玉爪和哮天的多点擒纵机构,我们干嘛要用?”

安莲皱着眉头,说:“成本低,结构简单,不是吗?”

林闻方摇了摇头,说:“你的算法不对。这些机械、动力方面底层技术的最基本的特点。成本是两方面决定的,一个是材料,一个是工艺。材料自然不用多想,联邦和莫亚没有可比性。就说工艺好了,我大致算过,一套动力犬动力系统,纯以加工成本来说,莫亚是联邦的两倍多。综合计算材料和工艺,一套擒纵动力机构的成本的确高了不少,但要是纯粹计算工艺成本的话,其实两者差不多。另外你要计算总体拥有成本。擒纵动力机构一次安装完,后期维护很简单。但这套盾状布线动力系统,那个盾形零件是要经常更换的。这可是套在主轴上的零件,每次要更换任何一个,都得把整个动力犬拆开才行。综合计算战斗表现、后期维护等等,我觉得我们的哮天和玉爪可靠多了,也便宜多了。”

想了想之后,安莲点了点头,认可了林闻方的说法:“难怪你敢把哮天导盲犬公开发售,敢情你对后期的维护成本已经有过计算了啊。”是安莲以前卡住的一个小问题,但现在算是豁然开朗了。

林闻方笑了笑说:“是啊,卖什么都要管售后。虽然天耀集团有售后部门,但我肯定不愿意他们是整个集团最忙的一部分。”

安莲还是摇了摇头,说:“你提出的这个想法,其实也是可以用在大型步进装置上的,要是他们用在机甲上怎么办?从战斗效费比来说,哪怕每次出战都要更换零件,只要能让机甲有搞机动性,这也是值得的吧?不说动力犬,我觉得这个想法让莫亚人用上了就已经够可惜的了。”

林闻方耸了耸肩,嘲讽地说:“你原来抱着这样的想法啊,难怪复星集团那么喜欢囤积技术和专利,终于是让赵臻铎他们盯上了。”

安莲冲林闻方怒目而视,这句话显然戳中了复星集团的命门。

林闻方摸了摸鼻子,赶紧放低了姿态,小意地解释道:“如果是和平时期,有充足的时间去验证一种技术的优劣,然后去芜存菁,将有益的想法留下,改进、去除有问题的部分,的确可以靠着这套技术发展出不错的东西来。可是,你觉得莫亚现在有时间吗?他们在技术发展上需要追赶的地方太多,而且极权海夫纳的野心又太大,将无数优秀人才撒在了几乎所有领域。这才出现了这种军工要点产品居然研发都要分包给规模不等的公司。他们急着出成果啊,这才是关键所在。我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将这个想法扩大之后去应用,但是,既然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想法,那就会成为莫亚所有知道这个技术的人心里的一颗有毒的种子,时不时地冒出来祸害一下。哪怕之后我完成任务,暴露了身份回去了,这个想法还是会在。你觉得呢?”

安莲觉得有些心寒,林闻方难道是从一开始就抱着这样的念头在做事吗?看着他之前对于将这个技术变成现实的那种投入和热忱,安莲觉得他对这项技术还是非常看好的。

“你就那么有把握,莫亚人靠着这个技术搞不出什么?”

“我回到联邦之后还会继续将这系列的技术发展下去,或许能搞出什么来。但我会确保莫亚这边搞不出什么来,或者说,搞不出什么有威胁的东西来。”

林闻方强大的自信让安莲不知道该如何反应,但就在这个时候,门铃响了。

约尔根亲自上门,热切地描述了测试的时候的盛况,也向林闻方说了切赫约见他的事情。当着约尔根的面,林闻方自然表示出了一种热切,兴高采烈地答应了下来。约尔根也没多打扰的意思,只说好了来接林闻方的时间,稍稍坐了坐就离开了。他并不仅仅是来传达个好消息,更是想在这种没准备的情况下来看看这个柯永华到底是什么生活状态,有没有可疑的地方。但林闻方、安莲、郑泰澄虽然不是职业间谍,但知识和常识都不会缺,还有科尔为他们料理好了各种细节,怎么可能在已经被成功冲昏了头脑的约尔根面前露什么马脚。

但约尔根一走,郑泰澄和霍涤就跑了过来。对于切赫的约见,大家都有些担心。

霍涤有些焦虑,说:“还是不要去了吧。你在莫亚可是太有名了,虽然易容做得很好,但你得想想看啊,能瞒得过那些普通人,可是不是能瞒得过那些职业安全人员呢?切赫这家伙我们都知道,在莫亚的技术领域也算是大人物了,身边安全人员是绝对不会缺的。这太危险了,一旦出了事,我们连营救都做不到。你的亲卫,还有影魔部队都没到,我们手里的力量太少了。”

林闻方只是稍稍犹豫了一下,说:“要是不去,我们就得立刻逃亡。之前就都白干了。”

霍涤的焦虑变成了暴躁,他低吼道:“你不要拿你的命去尝些不值得的事情,你难道不知道你对联邦多重要。师座,你可不是只有自己要照顾啊。岳羽音小姐怎么办?朱芷师长怎么办?我们这些部下又怎么办?你的命,比莫亚的全部机甲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加起来都重要!”

大家对这点倒都是赞同的。他们此行来莫亚,只是为了破坏莫亚的机甲和人工智能研发进度,摸一下技术方面的底,完全没有要准备付出巨大牺牲去完成些什么,也没有任何任务指标。在大家看来,所有这些哪怕都完成了,也不过是减少了莫亚的一点成算而已,但只要有林闻方在,他们并不用太在乎这点成算。

“闲着也是闲着嘛。”林闻方笑着做了决定:“躲起来,莫亚人立刻就有警觉了。后续部队来了恐怕也不会轻松。再说了,完全靠武力解决,从来不是我的风格啊。要是不这么尝试,我们一大帮人难道几个月的时间就是为了来莫亚旅游吗?你们甘心吗?反正我是不甘心的。我会小心安全,但你们一定得让我试试。”

…:3:…;

…:u:…;

…:W:…;

…:W:…;

…:小:…;

…:说:…;

…:下:…;

…:载:…;

…:网:…;

第276章 细节决定成败

已经了解过了切赫的喜好,约尔根和罗斯托克并没有对切赫单独召见柯永华而将他们留在研究所的大厅里等着他的助手引领他们带着手下技术人员们入驻研究所感到任何不满。切赫一直就是这么干的,上至位高权重的总统府凯恩派来的特使,下至研究所里的任何人,只要他觉得没必要那就不见。

郑泰澄现在也已经到达了西德尼市,就在距离9903研究所不远的一处旅馆里待命。林闻方此刻完完全全就是一个人。行走在戒备森严的莫亚顶尖的研究所里要说他一点都不紧张那倒也不至于,林闻方虽然胆大,但神经还没有粗线条到这个地步。但他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能让自己的紧张和警惕混杂在一起,让自己尽可能地不错过任何细节,但又不至于举止失措。单枪匹马来这里是他自己的选择,他早就考虑过了各种情况。现在的他衣着普通,除了随身装着“火羽”核心模块的手机和那副有显示功能的眼镜,他没有携带任何别的东西。

作为一个联邦裔,到了9903要经受比别人更严格的安全检查是题中之意,但就是因为一开始就索性很光棍地不带什么,林闻方在经过前后四道关卡的时候都很轻松。第三道关卡的时候,两个莫亚警卫一度对林闻方的那副造型古怪的眼镜产生了兴趣,但林闻方当着他们的面开启了眼镜两侧的LED辅助照明灯,直言这是为了方便工作的时候,警卫除了心里暗骂了句这帮技术疯子之外再没任何表示了。

切赫的办公室在整个研究所的最深处,前面的大厅和约尔根、罗斯托克他们分开的地方走到切赫的办公室要5分多钟,更要经过几乎整个研究所所有的科室。切赫故意要求搞成这样,因为他本质上是个很容易钻进项目里去的研究者,但他却又同时担负着研究所的管理工作。每天从门口到办公室上下班各走一遍也算是种巡视吧。一边走一边看,容易想起相关的问题,然后再了解解决。

但这样的设置给了林闻方很好的机会,一个将整个研究所看一遍的机会。他看到的东西让他有些惊讶,能够实地看到莫亚顶尖的研究机构的工作状态、设备、人员风貌等等和仅仅从情报机关的报告中了解到的内容还是有很大出入的。莫亚的研究机构并没有联邦以为的那么弱,虽然在许多学科上,由于联邦的高度发展和对其他国家的研究进程的干扰破坏可能不成系统,但莫亚的研究人员们也有自己的特长:他们非常擅长使用可以使用的技术,将其组合成效果最大化的东西;他们善于学习,然后将别人的技术用自己的理解重新打造出来,让其在自身的土壤上有其可行性。从这个角度来说,莫亚的研究机构不强是肯定的,他们更多地进行的是类似于工业设计的工作而无法专注于研发。这种状态保持得越久对莫亚的科技发展就越不利,可莫亚的诸多有识之士并不是没看到这点,他们也在努力地尝试各种改变。作为在莫亚的军工科研领域一言九鼎的切赫,在这方面就绝对是先锋型的人物。一路行来,林闻方感觉到切赫有意调整了研究所的内部组织结构,让整个体系更开放化和集约化。传统的莫亚研究机构习惯于将内部按照不同的学科分支来设置科室,但在9903,切赫将整个研究所分成了四大研究室,虽然各有优势和侧重,但却是独立负责项目的。同时,不同分支学科的研究员则组成一个个课题组,集中攻关各种技术。这两套人员划分有重叠的地方,但至少表面上看起来内部的研究和研讨气氛很是浓厚。

9903研究所甚至有一个庞大无比的兼具咖啡馆和无线网吧功能的图书馆,占去了几乎整个研究所的三分之一面积,林闻方走过的时候看到宽敞明亮的图书馆里有许多研究员在分头查询资料,或者进行一些简短的交流。开放式的图书馆和咖啡厅对内完全免费,完全是开放式的,只有少部分机密资料需要凭着相关证件借阅并在专门的阅览室里查询浏览……

这种氛围和莫亚科研或者其他类型学术机构的气氛大相径庭,倒是有点像联邦的一些大学的气氛了。但仔细看了看图书馆里的那些人的分布和气氛,还是能察觉出一些别样的气氛来。这些发现让林闻方松了口气,很有些不以为然起来。一个研究所的改变可不仅仅是装修、科室设置和设施配备,支配着这些东西起作用的机制,还有在不同机制下长期形成的每个人的习惯才是关键。将研究人员视作资产?视作合作伙伴?还是视作工具?这才是关键。

林闻方深知这些,因为天耀集团在研发上,可以说是整个联邦最自由最放纵,也最引人入胜的地方了。赵谦在监狱里主持的那个研究所自然没那么自由,毕竟还有监管局的条令要执行。但在集团总部,尤其是在天耀制造这个技术狂人的密度高得惊人的地方,那帮人简直可以用肆无忌惮来形容。

最极端的记录是天耀制造负责材料、冶炼与金属加工的杜炯,曾经创下过一个纪录:连续在研究所78天没有回家……其实在那78天里,他除了专注于研究项目,其他任何事情都处于恍惚状态,除了累得实在不行了随便找地方窝着睡着的时间,其他时候他都埋头在各种设备或者是一台台电脑前。在他的专注背后,有一整个生活支持团队保证他不会饿死累死。他们时刻监控着杜炯的体征,将温度和品种非常适宜的食物和饮水在合适的时间送到杜炯边上,等他在半梦游状态下吃饱喝足之后再撤走,清理完。等杜炯睡着之后,他们会将他维持在睡眠状态下帮他洗头洗澡洗脸刮胡子,对那些尤其疲劳的肌肉进行按摩,然后换上干净的衣服,再让把他送回实验室,摆成他入睡时候的姿态……和研究相关的所有物料、资料、消耗品以及辅助实验人员更是随时补充替换,没让杜炯为他们多费过一个脑细胞。

当杜炯终于从70多天的高度专注中清醒过来的时候,他很奇怪自己那么多天没洗澡居然还没发臭,头发和胡子也没变长。他当时迷迷糊糊中居然问了同事几个问题,这几个问题现在都变成了天耀集团研发部门的笑谈。第一个问题是,我这些天吃过饭吗?第二个问题更加经典:我们公司的实验室难道有时间控制装置?我记得我们集团没有高能物理部门啊……这两个问题让无数人喷饭。

如何在不影响科学家的工作状态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障他们的健康、舒适和安全在天耀集团也已经作为一门学科在发展,并且有着长足的发展。天耀集团研究所附属的保障部门的那些家伙对此很有意见,他们觉得他们能有现在的成绩,因为实验对象实在是太多了:天耀信息、天耀传媒还好,天耀制造里的研究人员几乎随便抓一个都是。

在这方面,有着固定出入制度,有着加班申请,有着各种实验材料申请,有着对研究工作的严格审核和审计工作的9903研究所和联邦的差距还是非常大的。最关键的问题不是制度,而是信任……或许并不是切赫的问题,或许也不是任何人的问题,而是莫亚的整个体制就是怀疑着每个人的,他们不可能相信一个人会沉醉于他的工作,将自己奉献给他不可能拿到与之相衬的回报的岗位。

这是个极为复杂的问题,越是朝着深处想,越是能理解其中原委。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极权海夫纳就是这样的性格,他们追求的是全面控制。一个全面控制的机构不需要太多自由发挥,也不愿意给自己能够通过其他方式控制的不够重要的人足够的回报……当这种监视和控制无可避免地遇到那些智慧绝伦的人的抵抗和反制的时候,哪怕只要有一次稍微严重一点的事件出现,这种对抗就会变成永远无法消除的顽疾,寄生在莫亚的整个科研体制上。在这些矛盾的爆发上,林闻方觉得联邦和其他国家的情报机构没少动脑筋。

然后,这小小的裂痕,小小的怀疑逐渐就会扩大到整个体系上,变成无数个足以影响成败的细节。林闻方很明白,一个不被信任的研究人员会做出些什么事情来。他们会有足够的智商和脑筋去泡制论文和成果,有无数种方法将不懂行的管理者埋在各种文牍中,压根顾不上他们到底在做什么,到底从研究中搞到了多少好处,个人的,集体的,当时就消费掉的,存下来以后用的……

9903研究所里看到的这些,或许是因为切赫意识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但看起来,他并没有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毕竟,归根到底,他只是个技术中将罢了。

第277章 思想有毒

这就是在短短两周内让技术储备并不雄厚的赤翼科技拿出能够有如此惊艳表现的动力犬的关键人物吗?

切赫看到林闻方的一瞬间也有些恍惚。这个人看起来真是年轻……履历上写的年龄是36岁:这正是一个工程技术研究者最黄金的岁月。动手能力强,经验丰富,体能却又没有严重下降,同时还有足够的底蕴和思路去处理和项目有关的人和事,处理好各种关系。但这个柯永华,看起来似乎更年轻一些。这并不是从皮肤、从样貌上看出来的,而是因为这个柯永华看起来像是从骨子里冒出一种锐利。

他的眼镜让他的眼神藏得很好,他谈吐极为自信,虽然并不一直咬着术语不放,但却能够将技术细节解释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口带着明显的德累斯顿发音特点的莫亚语一点都不成为沟通的障碍,似乎很明白哪里可能造成误解,造成沟通流失,总是很注意控制语速变化。但切赫还是注意到了他那种掩藏不住的对莫亚的研究机构的不以为然。

“你觉得,我们的研究所怎么样?”切赫温和地问道:“刚才你一路上看到了不少吧。你得理解,在精密加工领域,我们的设备受到很大限制,和德累斯顿你原来工作的地方想比,可能还是有差距的。但是,莫亚是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家,只要下定了决心要做成什么事情,那就一定能成功。仿制成功月海联邦的第一代机甲,我们用了四个月时间,这个项目我也有参加。现在,或许是因为你的贡献,在模仿哮天犬方面,或许我们可以做得更好。当然,时间上是来不及了,但更关键的是质量啊。我已经看过报告了,你的想法,能让我们的研究进程大大加快。我能够决定的是,你提出的盾构布线布局的动力系统,将作为小型步进装置项目的三种主要备选方案之一。你估计得在这里工作一段时间,有什么需要,可以随时向研究所提出,不管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我们都会尽力为你解决的。”

这的确像是一个领导对下属说的话,但切赫如此平稳地讲述,可不是仅仅为了安抚。面前这个联邦裔青年让他觉得有些不安,他能看到他灼人的锐利,他能隐隐感觉到一丝焦虑。或许是威胁,或许是不确定,或许又是因为这种特殊的用人情况衍生出来的某种怪异的情绪……他觉得,他需要确认一下,面前这个人到底在想什么。

“你,有任何问题吗?”切赫温和地说:“想到了随时可以提。”

“不,没有。”这个“柯永华”的回答平静中蕴藏着力量,这显然不完全是他的真实想法。

“哦?你的语气,不像是没问题。能够直接向我要求什么的机会不会很多,你不用考虑太多。”切赫加重了一点语气。

“我说的是,没有您能帮忙解决的问题了。”

“哦?”切赫觉得似乎是自己的施压起了点作用:“那我不能解决的问题呢?”

“我来到莫亚是不得已,要说讨生活这方面,现在的情况已经比我之前的料想好了很多。薪水很够,回头我妻子来西德尼市,也有不错的地方住,这些都不用我多担心了。无非是工作罢了。这些,是已经解决,也能够解决的问题。”林闻方刻意加重了几分语气,说:“可是,其他的,我能想到的一些问题恐怕都不是那么简单的了。我相信我的能力,也相信能够在这个莫亚顶尖的研究所里工作的同僚的水准。但是,真的搞成了什么,您确定在决定最后方案的时候,不会因为我是联邦裔的身份,导致整个方案被放弃吗?一旦有这种情况,我能避免迁怒吗?如果这个方案成功了,那我,以及赤翼科技享有这种动力结构的专利吗?当莫亚在其他的步进类型的机构采用这种结构,或者类似的思路的时候,我们能得到通知并且持续获益吗?当出现了什么情况的时候,我和我的妻子能不能还有自由地躲避到其他地方,其他国家的权利呢?”

切赫笑了笑,说:“你很有胆量,我欣赏这一点。不过,这些话到此为止。莫亚是一个伟大的国家,有着许多和其他国家不同的特点,您对国家做出的贡献,会以别的方式获得报偿,你和家人的安全也会有充分保障。只要,你为这个国家做出足够的贡献。你刚从德累斯顿过来,可能更熟悉月海联邦·德累斯顿式的工业专利体系。但在我们这里,很多东西不是用法律条款和金钱能描述的。这么说把,如果你能让动力犬项目成功,在其中做出关键的贡献,你享有的不仅仅是金钱,还有特权。”

“我明白。我非常明白这份工作的性质,对此,我并无太多奢望。我会尽到我的力量的。”

听着柯永华的保证,切赫心里不由得发出一声叹息。这个柯永华比想象中更有能力,也更有想法。如果他只是个庸人,一个对于自己能做到什么做不到什么心里没底的家伙,绝对不会提出那些问题。他知道自己一定能成功,但在莫亚,这种成功体现在他个人的价值上,一定会打折扣。谁不是如此呢?作为一个老牌科研工作者,切赫对此习以为常了,他能做的也唯有安抚而已。但是,他心里隐隐有着一些刺痛。这个柯永华太了解这些花样了,他仅仅是将这边的研究当作一项回报尚可的工作吗?

柯永华和切赫的这番谈话并没有在研究所里保密很久。柯永华太强了,他加盟第三研究室,专攻动力犬项目之后,整个项目的进程居然因为这个机械师加快了三成还多。第三研究室里的动力犬骨骼架构和之前发给每个公司的图纸全然不同,整体设计更规整也更科学。针对这套骨骼系统,柯永华只用了一个下午就用研究所里的物料加工完了盾构动力布线套件并一次安装完成。

第二天,他坚持在测试中加入了红外温度图谱项目,然后调整了整个动力布局里的几个盾构位置,让摩擦产生的热量降低了7%。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