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骁雄-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路惊鸿进了一次传承洞,对各位师祖留下的武功已经有所了解,以后应该能调教出几个不错的弟子来。

    “那人的名字有些怪,叫十九,是庄主的第二十六名弟子。”那仆人笑着答道。

    “十九,是他?”李风云皱了皱眉头,与杜如月彼此望了一眼。

    说实话,李风云不怎么喜欢十九,感觉此人城府太深,有种难以捉摸的感觉。

    论资质,李风云认为十七与十九相差无几,如果是由李风云选择,李风云肯定选十七不会选十九。不知为何,路惊鸿竟然选中了十九。

    忽然之间,李风云觉得路惊鸿之所以没有教出几个厉害的弟子,恐怕不是因为他的教授方法不对,只怕跟他挑选的人也有关系。

    杜如月悄悄地塞给李风云一只玉佩,李风云正感奇怪,却听杜如月低声道:“你路师兄收新弟子,收的又是十九,你好意思不给见面礼么?你准备给什么?

    难道打算倚老卖老传授你这个师侄一套武功?你的武功也不见得比十九高出多少来。”

    李风云明白过来,嘿嘿笑道:“还是你想得周全!这不是你经常带的那块玉佩么?回头我再给你买一只。”

    “你买得起么?”杜如月白了他一眼,“我有你送的那柄七寸芒牙匕首就行了。”

    那仆人一直把李风云引到了明德堂,拜师仪式就在这里举行。

    明德堂中有十多为江南的名宿,都是请来观礼的,十七也木然站在一边,毫无表情。

    仪式已经进行了一半,路惊鸿不便出来相迎,只是朝李风云、杜如月点了点头,算是打招呼。

    仪式极为繁琐,足足进行了小半个时辰才结束。

    众位江南名宿纷纷上前道贺,封赏贺礼。

    路惊鸿拉过李风云,笑道:“十九,你们应该认识,以后也算是同门了,风云是我的小师弟,论辈分你应该叫他一声师叔。”

    “十九见过师叔!”十九非常恭敬地躬身施礼,低头的那片刻,眼中露出一丝厌恶。

    李风云摆摆手道:“什么师叔,咱们各论各的,不然多别扭,以后你还是直接叫我的名字。

    初次见面……不对,今天是大喜的日子,我也没带什么礼物,这块玉佩就送给你,算是贺礼。

    常言道:君子温润如玉。希望你也能温润如玉,表里如一。”
………………………………

第二百四十六章 小心十九

    “‘君子温润如玉。希望你也能温润如玉,表里如一。’他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十九心中暗自琢磨。

    十九不愿在这种情况下见到李风云,更不愿让杜如月看到这种情景,可是偏偏这么巧,这种事就偏偏发生了。

    十九也不愿接受李风云的贺礼,这对他无疑是一种侮辱,可是当他看到那块玉佩之时,他接受了。不是因为那块玉佩很珍贵,很昂贵,而是因为他一眼就认出,这块玉佩是杜如月心爱之物。

    也就是说,送出这玉佩的其实并不是李风云,而是杜如月。

    杜如月将心爱的玉佩送给了他,这表示什么?难道这真的只是一个巧合?还是说杜如月另有所指?

    一瞬间,十九想了很多。

    与路惊鸿的相逢很偶然,但其实一点也不偶然。

    功夫练到十九这个地步,想再进一步,其实很难很难,必须有一个名师指点。要找一个好的师父,谁又比得上绿柳庄的路庄主。

    为了拜路惊鸿为师,十九好多年前就开始准备。

    搜集路惊鸿的行踪,制造与路惊鸿相遇的机会,博取路惊鸿的好感。

    当然,十九也曾试过接触燕无双,只可惜燕无双对他毫无兴趣,没有丝毫收他为徒的打算。

    终于,这一切都没有白费工夫,路惊鸿总算是接纳了他。

    机会是靠自己争取的,绝不是靠别人赐予的。

    这句话说得真没错,这就是他与十七最根本的不同。

    只可惜美中不足的是,路惊鸿还有一个小师弟,而这个师弟偏偏又是他,那个十九最讨厌的人。

    “失落吧?不是滋味吧?”拜师仪式结束以后,李风云来到在湖边怔怔发呆的十七身边,问道。

    “有一点!”十七很实在,换了十九肯定不会这么答。

    “我要是再大个二十来岁,我便收你为徒弟!”李风云半开玩笑地道,“因为你比较木,挨打也不知道叫痛。”

    十七没有说话。

    “本来呢,我打算也给你找个师父。”李风云接着说道,“后来想了想,还是算了。你这木讷的性格,三巴掌打不出一个屁来,谁做了你的师父,非气得吐血不可。

    所以,别难为人家了,再说,他也没有再收徒弟的打算。”

    李风云好像故意在气十七。

    十七依然不说话,很冷,很酷,不愧是一名杀手,杀手就应该是这样。

    “不过,要是我不帮你做些什么,总觉得欠你些什么似的。你帮过我不少忙!不如这样,你提个要求,看我做不做得到,如果做得到,我一定帮你!”

    十七没有说话。

    “比如找个师父!就算不找那人,也可以找别人!疯和尚,你见过的,我觉得他倒是很适合你!”李风云提示道。

    十七没有说话。

    “醉道人怎么样,斜阳道出现过的那一位,你应该没见过,不过应该听说过。我跟他也有点交情,说不定能说得动他。”

    十七没有说话。

    “野狐禅怎么样?我觉着他收你为徒的可能性不大。”

    十七没有说话。

    “耶律明、萧齐瑞就别想了,我跟他们的关系不太好!”

    十七没有说话。

    “永固宫主?”

    十七没有说话。

    “白福通,佘破财?”

    ……

    “木头,你究竟在没在听我说话?总要给点反应吧!我感觉好像在跟影子说话,真不知道冯媛儿怎么会喜欢上你,还千里迢迢来找你,嫁给你跟嫁给一根木头有什么分别?不管你怎么想,总该吱一声吧!”

    “吱――”十七终于开口了。

    “呦呵,你还真的只吱一声!”李风云哈哈大笑起来,十七也露出一丝笑意。

    “算了!不逗你拉!”李风云从怀中取出一本剑谱,递给十七,“借给你看看,记熟了还给我,我还要还回去。

    这本剑谱原本是为如月偷出来的,谁知并不适合她,倒是蛮适合你,便宜你小子了!算是一本绝顶的武功,你能练到什么地步,就看你自己的本事了。

    要是有什么不懂,就来问我。我不懂,自然会找人问。指望你自己找人问,太阳要从西边出来。”

    十七没有客气,接过剑谱,剑谱封面上写着“归元剑法”四个字,翻开封面,只见第一页上写着:“天下武学,始于一,终于一,始于一而一化万,终于一而万化一,是谓归元也!”

    只看了这一句,十七就知道,这是一门非常精深的剑法,的确正合他的路数。

    一股热流在十七心中激荡。

    十七抬起头来,没有道谢,只说了一句话:“小心十九!”

    小心十九?

    李风云不知道十七究竟想说什么,他一直对十九都存有提防之心。但是李风云知道,即便他再怎么问,十七也不会多说什么。

    能够说出这么一句话,对于十七来说,已经是很了不起了。

    但是十七不是一个随便说话的人,他这般说,一定有其所指。

    十七所指的会是什么?

    李风云突然想到了一种可能,神色大变。

    如果他的猜想是真的,那么这个十九也未免太可怕了。

    李风云、杜如月在绿柳庄只住了一夜,次日便离开了。

    这次来江南,该办的事情都办完了,该回去了。可是杜如月不想回去,李风云也不想。可惜世事往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天福九年七月(注1),因为契丹南伐中原,损兵折将,一无所获,不的不退到河北,舔噬伤口,战火暂时平息。群臣认为契丹军大势已去,大晋国运犹在,契丹人退出河北只是早晚的事,于是改年号为开运。

    然而战争并未结束,契丹人并没有完全只是暂停了几个月,这就像一头猛虎捕杀羚羊,却被羚羊逃脱,猛虎决定回到草丛中休息一会儿,恢复一下体力,这并不代表猛虎已经放弃捕杀羚羊。

    开运的年号并没有像开封城中君臣想的那样,给大晋带来好的运气,相反,战火在年末又再次燃起。开运元年的除夕注定要在战火檄报中度过。

    开运元年闰十二月,四处躲避战乱的百姓还没有来得及从藏身之处回到家园,号角之声又重新在河北这片古老沧桑的土地上响起。

    契丹军再次南下,迅速攻下了元氏(注2),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分兵攻掠邢州(注3)、磁州(注4)。转眼间三州之地落入契丹人之手。

    注1:天福九年,即公元944年。石重贵继位后并未改年号,而是继续沿用石敬瑭的年号,直到公元944年七月,才改年号为开运,所以开运元年也是公元944年。

    注2:元氏:今河北元氏西北,在今石家庄市南边。

    注3:邢州:治府为龙冈,今河北邢台。

    注4:磁州:治府为滏阳,今河北磁县
………………………………

第二百四十七章 烽烟又起

    正在江南游玩的李风云接到十七传来的急报,急召李风云归营。

    与杜如月匆匆话别后,李风云带着丁虎、丁豹、丁猴三人迅速北上。在李风云强烈的要求之下,杜如月留在了扬州翠微山,与苏语侬相伴。

    战事凶危,李风云不愿杜如月随他去冒险,而且杜重威也不会让杜如月跟他一起出征。杜如月即便随他赶回镇州,也只会再次被关进杜府,就像一只关进笼子里的小鸟。与其这样,倒不如将杜如月留在江南。

    李风云渡过黄河时,已经是开运二年正月,战况十分不妙。二十万契丹铁骑一路上势如破竹,已经快再次打到了黄河边上。

    渡过安阳河(注1),李风云继续北上,来到榆林店附近,忽听前方杀声震天。

    李风云勒住战马,与丁氏三兄弟一齐来到一个土坡上,举目望去。只见北方烟尘滔天,隐隐有两拨人马在尘土中杀伐,只是看不清具体的情况。

    “究竟是怎么回事?”李风云两眼抓瞎,“不是说契丹军已经没有再战之力,会徐徐撤军,怎么一转眼又打到了这里?”

    正在疑惑间,忽然见从那战团中一拨人马杀了出来,打得是大晋的旗号,约莫有三千多骑,直奔李风云这边而来。

    后面跟着大批的契丹铁骑,人数不少,远在那伙晋军精骑之上。

    丁虎道:“主公快走,一旦陷入战团中,再要想走就来不及了。”

    李风云摇摇头,道:“那伙晋军恐怕不是契丹铁骑的对手,只怕到不了这里,便又会被围住。”

    说到这里,李风云跳下马来,取出地图,细思片刻抬头对丁猴道:“我记得过安阳河时,渡口有护国节度使安审琦(注3)的兵卒把守,想必安审琦将军的大军就在附近。

    你们俩速回渡口去问问,安将军的帅帐驻扎在哪里,打听清楚后,立刻赶往安将军的大营,向他求取救兵。”

    李风云又指着地图上一处,道:“务必请他率军赶往此处的张家庄,来的路上我们曾经路过张家庄,离此地不过五六里地,庄墙厚实坚固,契丹军应该没带攻城器械,守个一两天不成问题。”

    说罢,李风云迅速手书一封,又将盖上定国伯的印鉴,怕安审琦不信,又将自己的身份令牌交给了丁猴。

    丁猴奇道:“主公不与我们一齐去么?”

    李风云瞪眼道:“快去,啰嗦什么?”又叹道:“那拨大晋的骑兵,明显不是契丹铁骑的对手,刚才能突围出来,已经是侥幸。如果再被围住,想要突围,只怕很难。”

    丁猴急道:“主公要去救援那拨晋军,我也要去!”

    李风云怒道:“就你那点本事,骑术又差,只怕冲进去两下子就会被契丹人砍于马下,踏成了肉酱,顶什么用?你脑袋瓜子比丁虎、丁豹都灵活,遇到什么事情鬼主意也最多,你不去谁去?快去,休要多说,早一刻去,我们就能早一刻脱险!

    记住,无论如何都要说动安将军。”

    丁猴也知李风云说的是实情,不敢再说,李风云又交代了几句备用的方案,丁猴跳上战马,策马直朝安阳河跑去。

    李风云想了又想,又对丁虎丁豹说道:“你们两个,在马尾巴上绑上树枝,在这土坡后跑来跑去,扬起灰尘,做疑兵之用。注意,契丹人如果冲过来了,你们赶快跑,去张家庄,你们去过的,知道怎么走!”

    丁豹奇道:“主公,你不和我们一起吗?”

    丁虎也道:“主公,你要去救那拨晋兵,我们兄弟也随你去。”

    李风云道:“你们怎么一个个都这般磨叽?你们这边疑兵弄不好,我那边就算救出那拨晋军,也逃不远,摆脱不了契丹人,又怎么进得了张家庄?你们给我记住了,你们一定要保证在我之前先到张家庄,并且,不论你们用什么方法,要保证张家庄的庄门是打开的。”

    说到这里,李风云抬头看那拨晋兵,在离他们不过五里外,又被契丹铁骑截住,眼看就要再次被围。

    “快去!”李风云一跺脚。

    丁虎丁豹不敢怠慢,急忙找来树枝绑在马尾上,依照李风云的计策行事。

    李风云看看丁虎丁豹准备妥当,一咬钢牙,飞身上马,抽出幽影宝刀,放马直朝契丹军杀了过去。

    遥遥看见一骑从远处杀来,一名契丹游骑拍马迎了上去,用契丹语大声喝道:“什么人?”

    这一年来,李风云也学了点契丹语,略微能听懂一些,大喝一声:“你爷爷!”说罢,幽影宝刀一挥,黑光一闪,那契丹游骑来不及反应,一颗脑袋已经飞到了空中。

    “杀!”李风云暴喝一人,直杀向契丹铁骑,所过之处,阻拦他的游骑纷纷落马坠地,单单他一人,却杀出了千军万马的气势。

    契丹铁骑被李风云惊动,发现原来只有他一人,纷纷哈哈大笑,分出二十来骑,朝李风云扑了过来。

    李风云毫无惧色,左手在背后一捞,又拔出宵练宝刀,左手宵练宝刀,右手幽影宝刀,一齐舞动开来,迎向那奔驰而来的二十余骑契丹铁骑。

    两军交阵,杀声大作,只见血光共长天一色,残躯与落霞奇飞,惨叫哭嚎之声大起。

    一切都只发生在那一刹那,瞬间两阵已经错开,李风云仍在马上,仍在策马奔驰,而在他身后,二十余骑契丹铁骑还能做在马鞍上的,只剩下不足十骑,且个个面带惧色。

    “这人是谁?好厉害!”想起刚才的情形,那八九骑心有余悸。

    刀法刁钻,又猛又快,而且两把刀都削铁如泥,没有人能挡得住李风云一刀,这种架,怎么打?

    李风云根本不管落在他身后那八九骑,直向契丹军杀来。

    契丹军负责堵截的一名千夫长见二十余骑居然没有拦住李风云,顿时急了,高声喝道:“拦住他,快拦住他,杀了他!”

    又有数十骑契丹铁骑分出,朝李风云杀来。

    这么一来,反让李风云注意道那名千夫长,所谓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李风云心中有了计较。略微拨转马头,直冲这那名千夫长杀了过去。

    注1:安阳河:今河南安阳北安阳河,在黄河以北。

    注2:榆林店,今河南安阳北。

    注3:安审琦(公元897~公元959),字国瑞,先祖为沙陀人。
………………………………

第二百四十八章 血染征袍

    二十余骑契丹铁骑没能拦住李风云,又扑上来的那数十骑契丹铁骑也只留下一地的尸体。

    李风云的武功太高了,内力又深厚,早不是当初的吴下阿蒙,一年多来对武学的对武学的感悟,在生死间的杀伐,与日夜不休的苦练,早让他将青龙斩已经被练得如火纯青。

    那次与长白老怪的比斗,更让他的武学融入了更多的东西,凭着身体的本能,李风云能在没有接战之前,就能洞悉对分的攻击意图,本能地便能找出对方的破绽所在,在接战中占尽了优势。

    数十骑契丹骑兵虽多,但真正每次能与李风云接战的,不过才左右两骑罢了,契丹铁骑虽然骑术精良,配合娴熟,但毕竟臂力、内力、战斗技巧都远不如李风云,又怎能敌得过李风云。

    只听“噗噗噗”,刀锋割破骨肉之声,中刀者的哀嚎之声不绝,又是十多骑契丹铁骑坠落马下,尸首滚了一地。

    李风云已经从那数十骑人马中杀了出来,直奔那名千夫长杀来。

    那名千夫长显然没料道李风云这般骁勇,在数十名手下的夹攻之下居然能来去自如,心中也有了一丝惧意。

    “这是什么人?怎么会这般厉害?南人若个个如此,我契丹哪还有染指中原的希望?”见惯了软脚虾一般晋兵的千夫长升起了一念头。

    不过,身为千夫长,理当身先士卒,何况这名千夫长武功也不弱,二流初期,同样的悍勇不惧死。

    “来将报名!本将手下不斩无名之辈!”千夫长大喝一声,挥舞着手中的钢刀,带着数十名亲卫也拍马冲了出来。

    话音未落,李风云已经冲到了他的面前,幽影宝刀兜头就是一刀。

    那千夫长急忙横刀招架,只听“噌”“噗”的一声,千夫长的刀断成了两截,身子也被李风云砍成了两段。

    “好快,好狠,好锋利的刀!”这是千夫长最后的念头。

    如果他知道李风云曾与长白老怪在招数上足足斗了两个时辰,只怕他不会愚蠢地与李风云正面交锋。

    那些亲兵呆了,千夫长可是二流初期的高手,居然也挡不住李风云一刀,这人简直不是人,是恶魔,是杀神的化身。不由自主,有人略微拨转马头,避开了李风云。

    “挡我者死!”李风云暴喝一声,斩落数位还敢向他挥刀的亲兵,直杀如契丹铁骑阻拦那拨晋兵的人群中。

    千夫长被斩,那一队契丹铁骑阵形大乱,聪明点的拨转马头,避开李风云,不明白发生了什么的,以及悍不畏死的一个个倒在了李风云的马前。

    李风云不知道自己究竟杀了多少人,身上的衣袍以及被鲜血浸透,整个人连同战马如同是在血池中浸泡过一般,杀气冲天。

    李风云只觉得自己越杀越顺手,越杀心中越无杂念,那种与天地合一的感觉再次出现,胯下的马也似乎变成了他身体的一部分,原本强悍无比的契丹铁骑,突然变得如土鸡瓦狗般不堪一击。

    渐渐地,挡在李风云身边的契丹铁骑越来越少,还敢向他挥刀的契丹铁骑就更少了,满目所见,都是惶恐的人群,唯恐不及地避开一条道路。

    “快逃啊,杀神来了!”终于有人忍受不住李风云身上那股杀气的压迫,拨转马头四散而逃。

    在密集的人群中,李风云面前现出一条通畅的大道来,所有的人唯恐离李风云不够远。

    最多还有一些契丹铁骑躲在远处,偷偷地向他放冷箭。

    可是那些冷箭怎能伤得了此时天人合一的李风云?就好像浑身上下都长着眼睛,周围的那一举一动都在李风云的掌握之中。

    那拨晋军显露出来,他们已经被团团围在中间,组成了一个圆阵,正竭力抵挡契丹铁骑的进攻。

    李风云心中一动,在众目睽睽之下,他没有冲进那圆阵,而是围着那圆阵的边缘跑动起来,一边斫杀着契丹铁骑,一边狂呼道:“赵州李风云,谁敢与我一战?”

    所过之出,刀起人落,契丹军无一合之将。

    足足围着圆阵跑了一圈,杀人无算,整个契丹铁骑居然没有一人敢再与李风云一战。

    整个战场都寂静下来,只有李风云跨下的马匹“踏踏”的马蹄声飘荡在空中。

    本来正在彼此交战的晋军与契丹军,由于李风云的出现,竟然被他硬生生地杀出了一道三丈来宽的无人区。

    李风云不知道,刚才他这么杀了一圈,竟然一连斩杀了十二名契丹军中赫赫有名的名将猛将,个个都是二流高手,其中一名还是绝顶的二流高手。

    那人也是唯一一名在李风云手下走了三刀的人。

    所有的人都被李风云镇住了。

    李风云举起幽影宝刀,狂喝道:“杀贼!”

    “杀贼!”晋军的士气被李风云引爆了,各举刀枪狂呼,一阵山呼海啸。

    “随我杀出重围!”李风云再次举起幽影宝刀。

    “随赵州李风云杀出重围!”一名黄脸的晋军大将振臂大呼道。

    “随赵州李风云杀出重围!”

    “随赵州李风云杀出重围!”

    ……

    晋军气势如虹。

    李风云拨转马头,大喝一声:“杀!”

    一马当先,直朝契丹铁骑再次杀去。

    “杀!”

    “杀!”

    “杀!”

    ……

    那名黄脸的大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