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神仙野闻录-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后来天下大乱,山东成了主要战场,战争令百姓流离失所,把山东打得个稀烂不说,新皇登基后,把都城从南京迁到燕京,大修宫殿,又组织人力,南粮北调,还开挖运河,先后在山东征调数十万民夫,农民徭役负担沉重。
  加上水、旱灾害,瘟疫流行,群众生活十分艰难。山东、河南等地的群众到了吃树皮、草根维持生活的地步,至剥树皮,掘草根……老幼流移,颠踣道路,卖妻鬻子,以求苟活。
  后来朝廷又为营建京师、修治通河、北征蒙古,耗资巨大,山东又成负担最重的地区之一,加之连年水旱。
  于是唐赛儿率数百人起义,占据益都的卸石棚寨,迅速发展至数万人。后朝廷派军镇压,围卸石棚寨,唐赛儿遣人诡降,言寨中食尽水缺,谋从汲道撤逃,后乘夜突围,转战安丘、诸城等地,但终因官军众多,于是官兵内外夹击,义军大败,最终被杀者两千余人,被俘者四千余人,而俘辱也是随后全部被杀。
  唐赛儿至此失踪,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但白莲无生老母教义确广泛受到宣传,得到了贫民百姓的拥护和信仰,自此,山东稍有动静白莲教的就出来闹事,打砸官府和攻击各类目标,使得山东在这漩涡中越陷越深而无力自拔。
  林寒听了这番话明白了,这唐赛儿与白莲教不就等于是峨嵋派嘛,只是峨嵋派没有出来造反,也没有到处宣传教义。
  峨嵋派以修道求长生,而白莲教以修道求生存。
  但又一想,最初的道教不是叫五斗米教吗?特别是东汉末年,以造反起家,后来让朝廷镇压后又是招抚又是封神,才把道家给治下去了,道家的人也跟着去学长生不老去了。
  难怪峨嵋派里也是勾心斗角的,根源在这啊,呵呵,有意思,以后有机会一定见见这白莲的人,看看这白莲到底信奉什么玩意。
  袁总督讲完了山东以往故事,喝了几口茶对林寒说:“不知林记室听了后有何感想?”
  “没什么感想,只是官府对山东压榨得太厉害了,要是当初少些横征暴敛,多些仁政,山东何至于此?”
  “是啊,官府只是一味的征税加赋,既不给山东休养生息,又不给山东轻徭薄赋,逼得山东农民不得不起来反抗,就算如此,一遇反抗,官府必斧钺加身,杀得血流成河,岂能不恨岂能不怒?”
  “可是……”
  “可是什么?”
  “可是现在是袁大人你来治山东啊,你如不能改变山东之局面,你也不能治好啊?更有可能……”
  “更有可能什么?”
  “袁大人更有可能功败垂成,得不偿失,或者说袁大人就不该来,随便换个地方也比这里好!”
  “我是朝廷命官,拿朝廷俸禄,吃朝廷饷银,朝廷是君,本督是臣,朝廷是父母,本督是儿子,朝廷现在有了困难,更应是我们做儿子的出力献策,治理州府,不能因前面艰难险阻,就退缩不前,不能因前面波涛汹涌,就止步不前,我们应更勇往直前,毫不退惧,我们更要义无反顾,万死不辞。孟子道: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
  “我知道林兄弟担心什么,既然来了,就不能回去,既然来了,就要努力改变现状,就算以后死身功败,我们还是要去做,不做对不起自己的良心,你看看那外面的百姓,他们对居者有其屋!病者有其医!勤者有其业!劳者有其得!少者有其学!童年有其乐!读者有其校!弱者有其助!老者有其养!车者有其位!工者有其薪!农者有其地!商者有其利!优者有其荣!能者得其用!阅者有其悟!学者有其为……是多么的渴望,要是能达到这步,百姓也就安居乐业啦!也不会跟白莲的起来造反了。”
  “但真的要能达到这步,何其难矣?”
  “是难,可谓前面有刀山火海,但凡治国,必先爱民,有利民本,在于举才,在于以仁政为先,所谓立君为民、民为国本,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总之,政之所以能兴盛,在于顺应民心;政之所以废弛,则因为违逆民心。只要我们一心为民谋福,为民求利,天下大事,何事不平?”
  袁大总督也不知是不是找到了一个能听他讲诉的人,反正就在那给林寒讲治民的大道理,把林寒给听得双耳发溃,双眼无神。最后袁大总督还要求林寒把今天给他讲的回去给写下来,哪天还得考考他。林寒一阵阵无语啊,我怎么说现在也是道家之人,讲究的是无为而治,怎么学这儒家治民的道理啊?
  不过林寒一想也是了然,自己现在是袁大总督的幕僚记室,不知道一些治民的道理,怎么给袁大总督记录言行和汇报工作呢?怎么给他写公文呢?反正这事嘛就当在峨嵋抄道经一样,先抄下来吧,有没有用那可管不着的。
  林寒也不管了,所以一回家把袁大总督给自己说的话一句不漏的抄下来,有的不知道出处,还去找了找书查了查,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怎么也得先把钟给撞好,不然这个和尚都没当头了哟。

   

第十八节 天地不仁

九月二十,林寒陪袁总督视察济城。
  济城卫副指挥使徐刚、济城卫副千户屠滔率领五百六十人在济城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各布置了一个百户所一百余人,对全城进行排查和整治,济城府也派出全部的衙役和各捕头协助,加上各个街坊里正、民兵等可以说把济城的大大小小旮旯角落给清理了一遍,果然有效果,抓捕了一大批白莲教藏在济城的窝点、联络点和几个香主、坛主等,缴获了大批白莲教义等传教内容纸张和用具。
  现在正顺藤摸瓜在追查其它城里隐蔽起来的白莲教徒。现在最大的麻烦是济城的流民、难民,这批人没吃没住在济城外墙内城里的各个地方搭蓬子建茅屋,清又清不得,赶又赶不了,如继续留在那里也是一大隐患。
  林寒正陪着袁总督在这些难民区内走走看看,还有袁忠袁信袁勇三个,全化成普通之人,身穿破衣烂鞋,林寒手里还柱着一根不知哪里捡来的破竹杖。
  林寒一路走一路看,也觉得心情郁结难以排渲。这些难民流民那过的是什么日子啊,到处都是那饥寒交迫、逃荒要饭的灾民,他们都是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难民,可谓哀鸿遍野、饿殍满道、骨瘦如柴、脸色苍白,衣衫褴渌。
  有些似学子,客商,军士,奴隶,役仆,灾民,乞丐,战俘,远嫁女,流亡者,刺配犯……都是背井离乡的伤心人,他们一曲离歌两行泪,思念故土而不能归,甚至永不能归,他们聚焦在济城周边。
  他们两眼无神地看着那灰暗的天空,听着那刺骨的寒风呼叫,其内心深处,也是薄情难忍的痛楚吧,再看看远处荒芜的土地和干枯的杂草,满眼的黄沙飞舞,吃着那个坚硬的窝窝头,摸着妻儿那满含酸楚的双手时不得不低下头,因为恶劣的环境,艰难的生存已让他们失去了继续生活下去的意义,更多的是对官府残酷的剥削、豪强凶狠的欺凌的一种仇恨,一种对天地不公的痛恨,一种对生命不息的抗争。
  林寒也在想:“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既然仁者爱人,又何来低贱卑微的“刍狗”?天地没有仁爱,把万物当作草扎成的祭品像刍狗在祭祀的时候,当场宰杀,而是祭祀完毕,将其丢弃或焚毁,在失去了利用的价值,便如废品一样丢弃吗?
  那为何有人富贵腾达,有人低贱卑微;有人聪明绝顶,有人愚不可及;有人四肢健全,有人天生残疾,有人吃喝玩乐,有人苦命挣扎,有人朱门酒臭,有人冻死他乡,难道有些人生来就是作威作福的,而更多的人就该受苦受罪吗?而受苦受罪的人天生就是那作威作福的人脚下的一块烂泥巴,他们的存在就是为了衬托作威作福的人?
  难道天道根本不讲仁恩,只是任自然,将万物看作草和狗。真的是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相治理?
  天地也许本无爱无憎,无欲无求的,给予万物繁华并不是因为天地喜爱于它们,使万物萧条也并不是因为憎恨于它们。林寒想,或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吧,就像万物的枯荣,天地的运作,谁也没有办法将其破坏,最终还是要选择不加以干预的“无为”的态度吧?
  心情是难受的,回到衙门林寒就把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个问是向袁总督提了出来,问问是不是这回事,要怎么才能避免和减少这样的惨剧发生。
  袁总督回答了三个字:施仁政
  又答:仁有三义,一曰仁者爱人。无论老幼贵贱,爱人之道即忠恕之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为之忠。己之不欲,勿施于人为之恕。二曰克己复礼为仁;三曰君子之仁:行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恭则不悔,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问:如何施仁政
  答:行王道、施仁政,上位者应该保民养民,不能苛政猛于虎。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赋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要乐民之乐,忧民之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经界正,井地均,谷禄平,才能限制兼并,使民众对国家的负担均平合理,并善教之得民。所以要刑罚轻判不加重,税赋应该薄征不巨敛,使人民都能安家安室,不要整天只想着战争征服和奢侈享受,更不能好大喜功,无故破坏农民的生产生活。
  经过五天的排查和整治,济城的社会治安好了起来,但总督没有下令清除那些难民和流民,只是给济城府下令,不得无故骚扰伤害这些流民难民,这要是谁敢下这个手,伸手的剁手,蹬腿的断腿。
  林寒也不太懂袁总督的话,但明白一个道理:不能失民心,失民心者失天下!
  又过了几天,济城的白莲教给揪出很多,关进监狱的都有近百人,还有几个香主、坛主。林寒还特意去看了,这些人都是普通百姓出身,没什么地位、财力和学识,更多的是对现在生活的不满和对官府的仇恨。
  接下来几天,袁总督给要寒布置了一个任务,把儒家经典《易》、《诗》、《书》、《礼》、《春秋》、《左传》、《公羊传》、《谷梁传》、《礼记》、《孝经》、《论语》、《孟子》等必须读完,不读完也得抄完。
  儒家经典内容极为宽博,《周易》是占卜之书,内蕴的哲理至深至弘。《尚书》是上古历史文件汇编,主要内容为君王的文告和君臣谈话记录。《诗经》是西周初至春秋中期的诗歌集。《周礼》主要汇集周王室官制和战国时期各国制度。《仪礼》主要记载春秋战国时代的礼制。《礼记》是秦汉以前有关各种礼仪的论著汇编。《春秋》三传是围绕《春秋》经形成的著作。《左传》重在史事的陈述,《公羊传》、《谷梁传》重在论议。《论语》是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录。《孝经》为论述封建孝道的专著。《孟子》专载孟子的言论、思想和行迹。《尔雅》训解词义,诠释名物,经学家多据以解经。

   

第十七节 少民畏威

九月十八,袁总督大正堂召见了济城府知府汪诚敬,想就济城府城镇和周县情况做个了解。
  汪知府文文静静,穿一套四品绯袍云雁官服,典型的儒家正统文人,颌下有三寸胡须,说话有点摇头晃脑。其下共领二十余个州县,真正的手握生杀大权的封疆大吏。
  袁总督道:“汪知府,说说你治下情况,我们好研究下当前要点,怎么也得拿出一个方案来才行?”
  “禀报大人,本府济城地大人多,管辖的州县就二十来个。其民情之繁杂,事务之繁重,各种事那是穷出不尽,今年又是大旱,各地旱情严重,田地颗粒无收,加上各州县又拥进了大批流民,给当地是造成了无穷的麻烦,原住民与流民为争夺口粮、工钱机会那是天天打架,现在已开始要入冬了,怎么安置这些流民过冬都是大问题。
  按往年的经验看,今年的冬天不好过,特别是白莲教的人在其中教唆与挑拔,很容易发生打砸抢烧等恶劣犯罪,本府的衙役和捕头又少,光维持治安就相当困难,更别说收税收赋了,今年我济城府的税收没指望了,抗税事件也不时发生,给官府造成了巨大的麻烦。
  今日下官是来向总督大人求办法的,还要请总督大人指条明路啊?”
  “哎,情况我了解得也多,知府大人说的话也是实情,但眼前必须要做三件事。”
  “请问大人,哪三件事?”
  “一是维持治安,加大巡视,减少犯罪,特别是打击那那些欺凌百姓的罪犯;二是发动和组织农民,尽快播种小春作物和小麦,以减轻来年开春后的春荒饥荒;三嘛是看能不能组织流民进行水利开挖,特别是黄河去年来淹没的河渠沟槽,要治理啊,不然来年再来一次干旱,哎,这真不知后果会如何?”
  “前两件到可以,也是可行的,但后一条嘛,哎,不知总督大人筹集了多少的钱粮,如没有钱粮,那又用什么来代替工钱。”
  袁总督摇了摇头道:“本督手上也没钱粮哎,不过也得想法去做啊,不做那些流民如大人所说,这个冬天怎么渡过,怎么减少当前压力?还请知府大人多想办法,要减少城里流民数量,不然万一有个乱子就真的不可收拾了,哎。”
  这时一个衙役进对袁总督行礼道:“禀报总督大人,都指挥使济城卫副指挥使徐刚率千户等人到了衙门前,请大人示令。”
  “哦,快请!”
  “是,大人!”衙役出去就带了二个武将进来,一个长得高大凶猛,一个长得矮小精悍。二个走进来直接对着袁总督大喊到:“济城卫副指挥使徐刚、济城卫副千户屠滔拜见总督大人,并奉都指挥使命令前来报道!”
  “嗯,指挥大人,千户大人两位请坐,来人啊,上茶给两位大人。”
  “卑将不敢!”等衙役给二个来人上了茶后,袁总督问二个道:“两位大人辛苦了,不知两位大人带了好多人前来?军士们士气如何?”
  “卑将禀报大人,此次奉都指挥指令,共挑选了五百六十人,全是精兵,前来听大人号令。”
  “嗯,好!”说完这句转首对济城府知府汪诚静道:“知府大人,兵我给你找来了,不知大人如何安置呢?”
  “请问大人,大人的意思是?”
  “我向都指挥指沐大人借了五个百户之兵,哦,就是他们,准备交给你,听你命令先把济城的治安给整治一下,隔几天准备秋斩一些罪犯,给你五天时间,不知知府大人,能不能给我一个满意的答复,至少能把那些故意犯事的给我治治?”
  “这个,这个,不知大人给我的最大权限是什么?”
  “就是五天内把济城给我清洗一次,特别是白莲教的人,重点打击。不能让他们在秋斩那日出来闹事。”
  “是,大人,下官明白了,下官马上去安排。”
  “别急,我还要有话说,这五百人只是交给你暂时指挥,钱粮等不由你负责,所以你也不别愁苦不堪的。”袁总督说完这话对二个小将说道:“两位将军,我把你们调来主要是维持治安,打击犯罪,特别是白莲的人,所以这几天得辛苦两位,将来本督定会对你两人请功。”
  “谢大人栽培,卑将定不负总督大人厚望,一定把济城给好好收拾一下。”
  “嗯,希望你们也要约束下面的人,不要无故惹事,不要无故抢掠,更不要无故欺凌百姓,本督最恨的就是欺压百姓,听明白了吗?”
  “卑将听明白了,卑将定会严加管束下面的人,不让惹事。”
  “嗯,那就好,希望你们好好配合知府大人,五天时间内把济城给好好整治一下。”
  “下官(卑将)谨遵总督大人命令,定不负大人期望。”然后济城知府汪诚敬、济城卫副指挥使徐刚、济城卫副千户屠滔下去整军不提。
  袁总督这时又对书令事下达命令,要曲阳拟一份公告,主要针对济城社会治安整治,并分别给按察司、布政司和都指挥司抄送一份,要求三司要配合行动。
  退回后宅,林寒与袁总坐到会客厅。
  袁总督对林寒问道:“今日之事,林记室有如感想啊?”
  “啊?没有,师父只是教我要无为而治,不知大人你这叫什么?”
  “这叫做有为而治,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何谓有为,何谓有不为?”
  “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意思是:做任何事要审时度势,决定取舍,选择重要的事情去做,而不做或暂时不做某些事情。我们的精力是都是有限的,只有放弃一些事情不做,才能在别的一些事情上做出成绩。但有的事是必须做的,有的事又是绝对不做的。干该干的,不干不该干的。“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就如当前之事,借用军队来整治济城治安也是不得已而行之,不得不为,也就是有所为吧,首要任务是保证济城的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不能让人破坏了局面,至少得保证暂时没人出来闹事,也不敢出来闹事,敢犯事者必严惩不怠,更不能因此事引发****和其它恶性事件,所以本督刚才对二个将军做出要求,不要无故惹事,不要无故抢掠,更不要无故欺凌百姓。
  自来,少民畏威而不怀德,当前山东之局面,必须以屠刀对付那些敢以身试法的人,但也不是所有事都要先拿出屠刀杀一大片不可,也不是所有事情都要靠都屠刀才能解决,所以还要用德化去感化民众,民不畏我威而敬我公,官不惧我严而畏我廉。不廉不公何威之有,所以做任何事都要以威促德,以德促威,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就叫有所为有所不为吧!”

   

第十九节 总督仪仗

九月二十六日,是山东总督衙门在按察司庞荆上报的秋决名册,点头同意后定下的秋斩之日,斩的都是些罪大恶极的白莲教人,这是官方的说法。
  秋斩是按“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庆、赏、刑、罚与春、夏、秋、冬以类相应,天意是任德不任刑,先德而后刑,所以应当春夏行赏,秋冬行刑。夏春两季万木葱茏,正是植物和动物生长的季节不宜杀人,还有五行说。庚辛西方金主秋,秋季五行属金主刑杀”之义而来。
  本次秋斩,也是为了威慑白莲教的教徒,不要来挑战朝廷官府权威的,不要想趁机作乱,也不要打什么歪主意,所以这次要秋斩的人就比较多了,要砍三十六名白莲教重犯。
  为了安全起见,总督府七八天前突然对济城进行摸排和整治,已把济城给好好清理了一遍。加上这次秋斩是总督与三司联合行动,很多人就根本不知消息,就算消息泄漏出去也没关系,济城的白莲教窝点和据点已基本上给予了摧毁,就算白莲教有人想来劫法场,那也是总督衙门乐意看到的,正好一网打尽。
  那天天气很是阴沉,天空吹着风,卷起黄沙漫天飞舞。全城都给惊动了,各个衙门的衙役、捕头都处在转,随时把可疑人员抓住盘问,觉得问题大的直接先关起来再说,以后再慢慢审问,一时整个济城鸡飞狗跳,牛奔猪突。都指挥使沐天晏亲自带队,把济城大小街道给看了起来,卫军不仅手拿刀牌、弓箭、枪弩等制作精良的武器,平时都收起来不能轻易动的武器如铜铳、铁铳、地雷、各类火炮火器都拉了出来,一一展示给济城百姓。
  今天也是袁总督在山东世人面前第一次展示形像,也是第一次展示自己的施政方略,袁总督来山东已半月了,除了下令清查济城外,还没见有什么动作。所以袁忠几人的任务就重了很多,不但要负起袁总督的安全,还得安排时辰路径行程,总之忙得脚不沾地也说得过去,但人手还是少了,所以袁忠求到林寒身上,请求林寒能帮忙,林寒当然乐意了,自己没这方面的见识,怎么也得好好学学怎么做事。
  辰时,林寒陪袁总督吃完早饭。按说林寒现在能辟谷了,可以不吃饭喝水,学师父青松,三月不吃饭,一吃管三月。但怕引起不必要误会,林寒在别人请他吃饭时也正常吃,只是吃得清淡不沾荤腥而已。
  巳时,陪袁总督去大堂,接受下属的拜见后,又检视了今天的行程安排。今天是大事,是要杀人的,要杀的是白莲教的人,所以安全很重要,林寒也把自己的龙泉剑收拾了一下,换了一个新的剑鞘,以前那把在峨嵋给耍坏了。把浑身收拾利落后陪着走出了衙门,刚走衙门口就听人喊到:“总督袁大人出巡喽!”
  原来外面已准备好了,就等袁大人来了就出发。林寒定眼一看,呵,好大的场面,好大的威风啊:
  最前面是写着“回避、肃静”两件仪牌,后面是四个衙役各抬二个棒锣,最后的两人各拿一个棒锣槌;跟着又是四个衙役各抬二个黄铜大锣,锣中间还有一团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