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民国三十年灵异档案 作者:道门老九-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就怪了,难道小鬼子还真有神话传说中的乾坤袋不成,再大的东西,都能装进去,到了目的地,再给它掏出来。
“科学家自然有科学家的妙招。”华伯涛胸有成竹的说道:“我猜测,日本人是用了化整为零的方法。”
“化整为零?”听了这个词,杨开当即一愣:“怎么讲?”
“很简单,你别看这矿井很大,但却是由大大小小的机械零件构成的,日本人可能是先把矿井拆成零件,通过电力机车全部运到洞窟里之后,再像堆积木一般,进行人工组装的。”华伯涛说道:“其实不光是矿井,附近的金属框架上,也都有组装过的痕迹。”
华伯涛说完,往前走了几步,端详起了钻头下的空间。
按常理来说,矿井之下,应该就是深不见底的矿坑。但这个可燃冰的采集点已经被废弃,所以矿坑也被日本人堵了起来。
现在,华伯涛只能看见钻头下糊得到处都是水泥,还有混凝土残渣。整个填塞手段很是粗糙,由此可以看出,日本人走的很是匆忙。
“唉,本以为能发现点什么,结果矿井竟然被封了。”蹲下身,锤打着脚下结实的水泥,华伯涛叹了口气说道。
“华教授,要不我们把它砸开吧!”杨开异想天开的说道。
“砸开……”华伯涛眉头一挑:“看钻头的长度,大概在七八十米左右,这也就意味着,矿井的深度在六十到七十米。一般来说,矿井的填塞都是用水泥实心灌注的,哼哼,几十米厚的水泥,你有多大的臂力能把它砸开?”
“几十米,那还是算了吧。”杨开用手抹了把汗说道。
他本以为矿井上的水泥,只是虚着盖了一层。但没想到竟然是一桶桶的倒进去,直到填满为止的。
难怪华伯涛会做出如此哭笑不得的表情,自己的主意,还真是个馊主意,馊,真馊。
正在杨开绞尽脑汁的时候,华伯涛却是咦了一声,像是感受到了什么微妙的气息,然后歪过脑袋,将耳朵贴在了那些乱糊的水泥面上。
“华教授,你这是做什么?”杨开皱了皱眉头。
“这下面有水声。”华伯涛闭上眼睛,沉默了几分钟后,蓦然睁开。
“水声?”杨开能看出来,华伯涛有所发现,但自己却蒙在鼓里,茫然不知所措。
“而且水声很大……不对劲,这不对劲呀……”华伯涛喃喃自语的说道。
“水声……钻井……大坝……”当读到大坝这个词的时候,华伯涛眼睛一亮,整个人从地上跳了起来,差点把杨开吓了一跳。
“天呐!我明白了,原来日本人竟然是用这种方法,开采到可燃冰的。”华伯涛气喘吁吁地说道。
看他那满头大汗的疲惫模样,就像是刚刚进行了一场体力运动。
“华教授,你明白了?”杨开诧异的转过头来。
“明白了,全明白了,我明白了日本人为什么会把黑龙江源头,乌苏里江源头,额尔古纳河源头,这三条支流全部改道,汇聚在了天然峡谷。我也明白了日本人为什么会不惜一切代价,在峡谷建立起了这座大坝,我更明白了,那个足以改变日升帝国命运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华伯涛神采飞扬的说道。
此刻的老教授,年色红润,慷慨激昂,就好像一下子年轻了十岁,不,二十岁。
“这……”听到华伯涛连珠炮似的丢出排比句,杨开当即就傻了。
不过他好歹是个镇定沉着的人,片刻,就肃起了脸,一语不发。等待着华伯涛将这几个一直迷惑着小组的疑团,全盘托出。
“杨开,此前我们觉得日本人的做法匪夷所思,不按套路出牌,其实是因为没有找到一条至关重要的线索。如果没有这条至关重要的线索,我们所看到的,永远都是一根根分开来的针,而这些针,永远都不会被串联到一块儿。”华伯涛歇了口气,说道。
“我的意思,你能理解吗?”
“大概能。”杨开点了点头:“那么华教授,你现在找到串联起这些针的线头了?”
“找到了。”华伯涛自豪的说道。
“是什么?”杨开情不自禁的问道。
“水!”华伯涛伸出手,指了指脚下的水泥糊面:“这一切一切的蹊跷,都在水上面。”
第三零三章 能源A计划(9)
“水!”华伯涛伸出手,指了指脚下的水泥糊面:“这一切一切的蹊跷,都在水上面。”
“杨开,你还记得我跟你提到的,那三个开采可燃冰的要素吗?”
华伯涛娓娓道来:“第一点,是要打开永久冻土区,放入开采的钻头。第二点,是要利用某种压力,将断层里的可燃冰挤出来。第三点,是要始终保持温度,防止可燃冰气化。只有这三个要素全部齐备,才能去谈开采。”
“很遗憾的是,这三个困扰了美国,苏联十多年的问题,被日本人给解决了。”华伯涛摇了摇头说道。
“第一点,打开永久冻土区,日本人使用了‘地狱号’钻井,对于黑龙江腹地而言,这种可以挖掘三百多米的半成品,显然足够。第二点和第三点,利用某种压力,将断层里的可燃冰挤出来,并防止其气化。日本人将三条河流全部改道,并且利用拦河大坝,将这汪洋大海汇聚在了这片可燃冰富集的地区,利用大坝不正当蓄积的河水,来强行压迫地底的断层。受到压迫后,断层里的可燃冰便像挤痘痘一样,一点儿一点儿的露出了头。虽然其中有一部分气化,变成了甲烷,但因为上面就是汪洋大海,甲烷不溶于水,无法传播到空气,所以气化的甲烷再次冷却,凝结成了可燃冰。而打下钻头的日本人,则可以毫无顾虑的开采自己所需要的能源了。”
为了怕众人听不懂,华伯涛每说一句话,都停顿一下,并在适当的地方做了解释,等他说完以后,时间已经过去了十多分钟。
只不过他说出的事实,实在是太令人震惊了,所以杨开需要消化一段时间才能恢复过来。
半晌,杨开终于呼出了一口气,一张脸阴晴不定:“华教授,照你的话说,其实河流改道,修建大坝,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这些可燃冰资源?”
“差不多是这样。”华伯涛说道:“我相信,在大坝里,绝不仅仅只有这一个开采点,应该还会有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
“还有其他的开采点?”杨开瞪大了眼问道。
“你看到矿井上的标签了吗?”华伯涛往后退了一步,抬起头来,指了指井钻上一块生了锈的铁牌子。
“上面写的是:川崎重工003。”
“川崎重工,是小鬼子国内数一数二的机械加工厂,和平时期,生产民用设备。战争时期,可以迅速更换流水线,生产枪支,坦克,汽车。而后面的003,则是产品出厂的标号,因此最保守的估计,在黑龙江腹地,还有001号,和002号的钻井,至于后面还有没有,只能等我们一个个的去找了。”华伯涛说道。
“看来我们必须把这个大坝给毁掉。”听了华伯涛的话,杨开咬牙切齿的说道。
“不毁掉的话,说不定,小鬼子梦寐以求的大东亚共荣圈,在不久的将来,真会成为现实。”
华伯涛的那句:谁掌握了可燃冰,就掌握了第三次科技革命。让杨开一直耿耿于怀。
毕竟,他是个中国人。
“大坝不能毁。”华伯涛想也不想的就否定了杨开的话。
“为什么?”杨开的眼中露出了难以理解的神色。
“除非你想让黑龙江附近的所有村落,城镇,全部遭遇一场难以抵抗的水灾。”华伯涛冷冷的说道:“杨开,你可别忘了,这口大坝上蓄积的,可是三大河流的源头,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到时候,你就不是万众瞩目的英雄了,而是罪人,千古罪人!”说完,华伯涛叹了口气,重重的拍了拍杨开的肩膀。
“那我们就任由小鬼子胡作非为了?让他们把这些可燃冰变成能源,掉过头来打我们中国的军队?”华伯涛的意思,杨开懂,但他还是心有不甘。
“想阻止日本人的阴谋,并非只有毁掉大坝这一条路。”华伯涛语重心长的说道:“我们可以从各种战术上入手,但作为一名长辈,杨开,我提醒你,现在的你,已经开始不理智了,你被仇恨冲昏了头脑。”
“唉!好吧。”杨开沮丧的摇了摇头:“一切从长计议。”
“杨开,华教授,你们来看看,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东西。”洞窟的另一角,传来了九筒的喊声。
“什么奇怪东西?”杨开转过身来问道。
“具体的我也说不清,反正就是这辈子没见过的。”九筒蹲在地上,聚精会神的看着脚下,就像是一只下蛋的母鸡。
“走,过去看看。”看到这一幕,华伯涛推了推杨开,随即离开矿井,走向了九筒那边。
九筒所在的位置,靠近金属框架所支撑的墙壁。右边放着一堆堆小型集装箱,杨开瞧了眼一个打开的集装箱,发现里面都是老虎钳,螺丝刀之类的修理工具,还有些叫不上名字的大家伙。集装箱堆的中间,固定着一个高高的书架,书架分三层,第一层和第二层都是空的,可能里面的书已经在矿井废弃后,被转移的日本技术员带走。第三层躺着寥寥几本书,封面都湿透了,黏满了肮脏的灰尘。
九筒所指的脚下,是厚厚的坚冰。
粗看没有什么蹊跷,但走进了杨开和华伯涛就发现,在坚冰之下,有许多影影绰绰的黑色东西。这些黑色东西,就像是徘徊在阴曹地府里的鬼影,隔着一层半透明的冰块,仰起脖子盯着大家。
“有意思……”杨开眯着眼看了会儿,随即掏出手电筒,对着冰层照了下去。
此时,华伯涛也蹲下身来,将自己的手电筒的功率,调到了最大。
借着手电筒灯光,在场诸人终于发现,那些所谓的黑色东西,并非是什么鬼影,倒像是某种玻璃容器。
“奶奶的,取出来看看。”九筒说道。
“慢着!”华伯涛按住了九筒的手腕:“这些玻璃容器保存的如此隐秘,而且还被冷藏封存,肯定隐藏着某种不可告人的秘密。我们不知道底细,贸然打开的话,可能会不太好。”
华伯涛的分析不是没有道理,众人都有些迟疑,不知道该不该取出这些容器。
“指战员,你看……”九筒不知如何是好,只得将求助的目光投向了杨开。
杨开深吸了一口气,说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有秘密,就有阴谋,我们来这里就是为了将小鬼子的阴谋扼杀于摇篮之中,取出来吧!”
“嘿嘿,这话我爱听。”九筒笑了笑,随即往手心吐了口唾沫,抓起散弹枪的枪托,猛地砸在冰面上,咔嚓咔嚓,晶莹的冰面上立刻出现了一个蜘蛛网般的裂痕。九筒乘胜追击,再次扬起枪托,只听‘砰’地一声,厚厚的冰面终于被贯穿。众人忙不迭的清理掉碎冰,很快,刚才被重击的地方就露出了一个巨大的窟窿。
令众人意外的是,冰面下密密麻麻的东西,并不是什么黑影,而是一个类似于蜂巢的钢筋结构,每一个蜂巢里面都插着一个玻璃容器,如同上膛的子弹。这样的做法除了能够很好的承受冰层的重量之外,还利于保护好玻璃容器不受到碰撞和损坏。
“指战员,拿出来看看?”九筒伸着脑袋,说道。
“嗯。”因为好奇心的驱使,杨开想也不想的就点下了头:“小心点,不要摔碎了。”
“瞧好了吧,我可不像老赵那么笨手笨脚!”九筒说完,便将散弹枪挂在背后,紧接着撸起袖子,把蜂巢里面的玻璃容器慢慢给提了出来。
整个过程,众人都在屏息凝神的看着那个玻璃容器,一颗心紧张的如同乱蹦乱跳的小鹿。
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半米高的钢化玻璃容器,质地非常坚硬,不容易破碎。容器的形状就像一枚大号地雷,体圆头尖,尖端是银色的金属做成的盖子,盖子上面喷印着奇怪的标号:S…101。令众人感到惊讶的是,在这玻璃容器里面竟然注满了蓝色的液体,液体当中还浸泡着一个如同甲壳虫模样的物体,大概有成年人的巴掌大小,整个身体都是晶莹剔透的,连里面的每一根血管都能看得清清楚楚,真是既恶心又恐怖。
众人怔怔的看着这个地雷形状的玻璃容器,只感觉一阵阵的毛骨悚然。
“这该不会是小鬼子酿的泡酒吧?”九筒撇了撇嘴:“看样子,还是补肾壮阳的那种。”
听了他的话,刘雨薇噗嗤一声笑了:“泡酒?你喝下去试试!”
“算了,我还想多活几年。”九筒拒绝了刘雨薇的‘好意’。
而华伯涛则推了推眼镜,然后把脑袋凑到容器跟前,眼睛一眨不眨的观察着。片刻,沉默中的他开了口:“这种液体,似乎是液化的可燃冰,里面的东西有点像三叶虫标本。不,不是,这个世界上,绝不会有这么大的三叶虫,但如果不是三叶虫,那又会是什么呢?”
华伯涛口中的三叶虫,是一种生活在远古时代的生物,它的存在年头,比恐龙还要早的多。三叶虫的生命力极其顽强,而且种类繁多,有的长达七厘米,有的却只有两毫米,因为这种动物的背部纵分为三个部位,所以被称为三叶虫。不过遗憾的是,这种生物早在一亿年前就灭绝殆尽的,现在人们能看到的,只有它的化石。
华伯涛家中的书房里,就有一枚三叶虫化石,这枚化石是他在喜马拉雅山采集到的,华伯涛对其很是珍惜。因此,一看玻璃容器里的昆虫外貌,华伯涛就把怀疑的矛头指向了三叶虫。
不过,这个怀疑显然有点牵强附会。
一方面三叶虫这种生物早已灭绝,另一方面,考古学中,从未发现过有长度超过七厘米的三叶虫。
“打开看看不就知道了!”九筒伸手就想去拧开金属盖子,却被聚精会神中的华伯涛一把阻止。
“别开!”华伯涛厉声说道,言辞之中,带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
“为什么?”九筒闻言,悻悻的松了手,他没料到,华伯涛会发这么大的火。
“不管里面是什么东西的标本,反正不会是什么好东西。倘若真是日本人研制的细菌载体,一旦打开金属盖,我们谁都活不成,标本室里的炭疽热病毒,就是个例子。既然已经看清楚了里面的东西,我觉得还是把它放回原来的位置比较妥当。”华伯涛皱着眉头说道。
华伯涛一提起标本室里的病毒,九筒的心顿时凉了半截。当下一句话也不说,面色苍白的弯下腰,就要将玻璃容器重新放回蜂巢。
这个时候,旁边的刘雨薇却是花容失色,大声的叫了出来:“慢着!”
听了她的声音,九筒微微一愣:“怎么了?”
刘雨薇指着玻璃容器里面的昆虫说道:“你们快看!”
杨开和华伯涛不知道出现了什么情况,转头看去,很快,二人就愣住了。因为玻璃容器里的那个大甲壳虫,不知什么缘故,正以极快的速度萎缩下去,很快就变得只剩下乒乓球大小,然后渐渐消融在了蓝色液体当中,最后变成了一汪浑浊的黑色泥浆。
在场诸人一个个瞪大了眼睛,这……这是怎么回事?
华伯涛沉吟了好久,才给出了一个解释:“我猜测,有可能是温度差异造成的。冰层下面的温度极低,正好适合新鲜动物的冷藏封存。一旦失去了低温保护,冷藏的动物就会迅速被玻璃容器里的甲烷分解,变成碳状物。”
听了他的话,九筒赶紧将玻璃容器放回蜂巢,啐骂道:“我呸!小鬼子还真是变态,不是怪鱼就是昆虫,净喜欢搞这些恶心的东西。这他娘的要是用来泡酒,估计撒尿的家伙都得变异到头上去,而且还满头都是……”
第三零四章 能源A计划(10)
听了他的话,九筒赶紧将玻璃容器放回蜂巢,啐骂道:“我呸!小鬼子还真是变态,不是怪鱼就是昆虫,净喜欢搞这些恶心的东西。这他娘的要是用来泡酒,估计撒尿的家伙都得变异到头上去,而且还满头都是……”
“九筒,怎么说话的,能控制下用词吗?”杨开白了他一眼。
明知道小组里有女性,还这么口无遮拦,当真该打。
“刘医生,不要见怪……”说完,杨开向旁边的刘雨薇道起歉来:“从参军入伍开始,他就这秉性,一直改不了。”
“没事,我也在军校待过,所以对你们军人的口头禅之类的,多少有些了解。”刘雨薇面若桃花,羞红着脸说道。
“呵呵,那就好。”杨开笑着点了点头。
两人在那客套来客套去,只余下九筒撅着嘴蹲在蜂巢旁边,一阵吹胡子瞪眼:“切,还没娶上门呢,就开始怕老婆了……”
“要是真上了床,还不得被这小娘皮子骑到头上!”
“渍渍,这姿势好……”没埋怨几句,九筒又开始意淫了起来,脑海中幻想起一幕幕巫山云雨,美妙呻吟。
偏生他自言自语时候的声音倒是不小,一字不落的进了杨开和刘雨薇的耳朵里,当下,这一男一女顿时脸红到了耳朵根。
刘雨薇小鸟依人般的埋下头,用手揉搓着衣角。杨开则双目炯炯的瞪着九筒那张臭嘴巴,脸上却是一副啼笑皆非的表情。
“那个杨开,这里好像没什么情况了,我……我去那边看看。”
终于,脸皮薄的刘雨薇忍受不了这种尴尬的局面,随便找个托词,便离开了蜂巢,在那个陈旧的书架前徘徊了起来。
看到这一幕,九筒立马用手捶着大腿,前仰后合的笑了起来。
他的笑声很是夸张,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便如老太太唱歌岔了气一般。
“笑什么笑,还不是你闹得好事。”杨开无奈的耸了耸肩。
对于九筒,他也不好再说什么了,从进大兴安岭开始,这厮就一直在自己和刘雨薇的关系上插科打诨,弄得两个人都是尴尬无比。要是恶作剧倒也罢了,关键是九筒有个癖好,那就是从小爱看《金瓶梅》《西厢艳史》等无良书籍,所以在那方面,多少有点底子。把一件本来普普通通的事情,插上点荤段子,这么一加工,还真是半真半假,有模有样。弄得小组九个人,信的倒有三四个,连带着看刘雨薇的眼神,都和以前不一样了。
“我算是明白了,指战员。”
九筒一边笑,一边说道。
“你还是个有情调的人,不喜欢霸王硬上弓,喜欢细水长流。”
“细你个头!”杨开骂了一句,随即一脚踢在了对方的屁股上,在他看来,九筒就是每过几天身上都发痒的那种,欠揍。
“哎呦……”杨开这一脚用了三成的力道,这么踹下来,九筒立马就吃不消了,一阵鬼哭狼嚎起来。
“让你笑!”杨开双手环胸,看起了好戏。
“指战员,你下次能轻点吗……”九筒不情愿的揉着自己的屁股,痛的眼睛和鼻子都挤到了一块:“哎呦……不好了……不好了……”
“怎么了?”杨开疑惑的问道。
“我嗓门卡住了,好像快说不出来话了。”九筒皱紧眉头,用手抱住自己的脖子,表情狰狞的说道。
“刚才不是好好的吗?”杨开定睛一看,发现九筒的模样不像是作假。
“还不是你那一脚踹的!”九筒骂道:“我当时在笑,你突然踹上一脚,结果给我踹岔了气了。”
此时,他的脸上写满了委屈,就像是个被婆家欺负的小媳妇。
“岔气了?”杨开哭笑不得,转头看向了正观察蜂巢的华伯涛。
“叫刘医生来看看吧。”华伯涛说道:“九筒,我说你呀,每天就不能消停消停,唉,刘医生,能过来一下吗?”
刘雨薇正在翻阅书架第三层的书籍,作为一个情报人员,基本的日语她还是有所涉及的,所以书页里的内容,十句话,也能马马虎虎的看懂三四句。虽然对于这些话的意思,她并不了解,但根据夹在其中的照片,刘雨薇能敏锐的感觉到,这本书很不一般。
不知不觉,刘雨薇的整个身心,就被书里的内容所吸引。
直到听见华伯涛喊她,刘雨薇这才转过身子,放下书,走到了九筒面前。
当看到先前神气活现的九筒,此刻变成这般模样时,刘雨薇当场就乐了。
但见她慢条斯理的蹲下身子,挤了挤眼角说道:“九筒,怎么了,生病了?”
“不是生病,岔气了,说不上话……能给我治好吗?”九筒艰难地吐出了几个字,哀求的说道。
“放心,我一定会好好救你的。”刘雨薇说罢,露出了一副甜美的笑容,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她将那个‘救’字,说的很大。
和刘雨薇相处了这么久,杨开自然知道她是小女人的心性。刚才被九筒弄得无比尴尬,没想到啊,哼哼,现在风水轮流转,报复的机会来了。
她要是不乘着这个机会,好好‘伺候’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