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智冠天下之军师-第1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壮怠保骄扛隹梢缘锹降牡氐阕钌俣加星Я尽芭莱怠保嗟纳踔量纱锪角Ю戳尽
黄河水急,千辆“霹霉车”同时抛射飞石,任凭你水军再精也无济于事,只要被船砸出了洞,就是船毁人亡。
而高土坡又大大的加远了“霹雷车”的射程,相对来说刘备军的“轰天雷”却因为在水上的关系根本就发挥不了很大的效果。
曹操略微思索了片刻,道:“就让元让和公达北上,特命他们百日之内平定辽东之乱。其余的将士,分别驻扎于各个港口,敌少就诱杀,敌多就用“霹雳车”砸。另外,动用百姓运送飞石前往各个港口。”
*********
辽东郡首府。
“不好了,不好了!”一个传令兵冲进了府衙。
公孙渊喝道:“鬼叫什么?出了什么事了?”
传令兵道:“夏侯惇和荀攸起兵三万向我辽东方向赶来。”
公孙渊大笑,“爷爷没去打他们,他们居然送了上来,兄弟们,点齐兵将随我杀敌去。”
“慢!”孙开提议道:“将军,曹操不识抬举,竟敢冒犯将军虎威,不给他们点颜色瞧瞧实难消我们心头之恨。不如,我们点齐所有军队,先破来敌,再杀到曹操的腹地,让他们见识一下将军的神威。”
“如此甚好.就依照军师之言!”
孙开见公孙渊得意的模样,心中冷笑不已.想道:“现在高兴的太早了,等时机一到你哭都来不及!”
3…355正文 下卷 第355章 惑敌出击
建平四年(公元二一五年)三月中。
准备了二个月的时间,刘备以罗灵风为帅.统兵五十万,由长安誓师北伐曹操。
洛阳以西的大都平原,五十万大军连营近百里,驻扎在这美丽的原野上。
罗灵风此刻戴上白银帅盔,双稚高飘,穿上亮丽帅甲,外罩战袍,足登虎头战靴。一切整顿齐备,传令帐上起鼓。
顷刻间,文武在大帐上排列得整整齐齐。
罗灵风注目对下面一看,朗声道:“鳞自仕主公以来,常思一统大汉,建立无上功勋,奈何外敌骁勇,使在下夙愿不遂,所幸数十年来,众将官齐心,为主公出谋划策,征战沙场。使得我军渐渐强大,今曹操领地庞大,却空虚异常,兵微将寡,正是出兵之良机。诸位正当率兵渡江,夺取被曹操占据的北地,一统大汉江山,报效秦侯,以安历代先帝九泉之下的圣魂。”
众人听了这一番话,又仔细对他打量了一下,见他红光满面,自信非常。军中将士谁不想早日一统大汉江山,来了却十多年来的愿望,一听之下,战意便加倍昂扬了起来,都想为夺取北地立下一番功劳。
所有将士人人都露出了愉悦的笑容,身上散发着滔天的战意。司马一族占领扶桑,在扶桑称皇的消息罗灵风等人只是告诉了刘备、法正、鲁肃等少数人而已,并没有大范围的传开,因此,将士都认为平定北地就是一统天下的最后一战,都决定好好的利用这最后一战,来巩固自己的功勋。
罗灵风把手一招,取令在手:“三将军、诸葛亮听令!”
张飞、诸葛亮从旁闪出:“末将(臣下)在!”
“你们领十万大军。战将十五名,屯军郏港,攻打并州!”
“遵命!”二人接令退出。
“关羽、徐庶,你们领本部军马十五万。驻入东郡,以白马一线为攻击点.攻打冀州。”
“是!”二人接令。
“其余将领随在下开往官渡,迎接曹操的主力部队!”
“是!”
一切分拨停当,各去准备。
片刻,帐中只有诸葛亮和罗灵风两人。
罗灵风道:“并州是攻破曹军壁垒的关键。只要士元的计划一成功。就立刻出兵奇袭夏阳.一苯攻占并州。”
诸葛亮淡笑道:“知道了,只要你能拖住曹操主力。我自有办法攻取并州。”他说得很轻松.语气里充满了自信。
第二天。罗灵风就领主力大军开往了官渡。
“报,曹操亲率主力八万大军在延津待命。只是对方封住了所有要道,具体消息不详。”一抵达官渡,敬业的探马就将曹操的消息告诉给了罗灵风。
曹操经过了一年的恢复,人口众多的北方,在他的励精图治下,已经重新组建了数支精兵,共计十八万士兵。其中曹彰领三万驻扎于河东安邑抵御诸葛亮的军队,夏侯渊领军四万扎于白马。其余三万被曹操调往北方平公孙渊去了。
这一切的资料。罗灵风是再清楚不过了,两军交战,粮草先,情报上这个简单的道理他还是懂得的。
他抬来了邓芝,问道:“今曹操死守延津,延津附近又有千台‘霹雳车’日夜俯视着登陆地点.若强攻,损失惨重不说,还不一定拿下延津。不知伯苗是否有良策,助我军摆脱困境。”
邓芝道:“千台‘霹雳车’威力势不可挡,强攻是下下之法。如今辽东公孙渊不服曹操管辖,我们大可以利用此事和公孙渊结盟,让公孙渊下定决心和曹操做殊死一战。”
罗灵风笑道:“我也正有此意,但不知该谴谁为使?”
邓芝很知趣的说道:“若军师不弃,在下愿往!”
罗灵风当即允诺,他叫邓芝来就有让邓芝前去做说客的打算,但是这次任务要经过才曹操的腹地.有一定的危险,如果命令他去的话可能造成对方的不满,但是这样让他自己提出,效果会好了很多。
“对了,根据消息,公孙渊已经出兵了!”
“啊!”罗灵风的这一句让邓芝呆了半响,既然对方已经出兵,为何还要自己冒生命危险而多此一举。
罗灵风见邓芝的表情,继续道:“公孙渊能力不足,决非夏侯惇、荀攸的对手。然而此战的关键就在于曹操的后方。因此,必须遣一人去安公孙渊的心。”
这个理由勉勉强强说得过去,但邓芝知道这次结盟的背后一定还有着更厉害的一步棋,这关键的一步都是只有在最后才能明白分晓,只有隐蔽、突然才是克敌的关键。于是,他严肃的说道:“放心吧,军师!臣下保证完成任务。”
罗灵风一笑,道:“谈结盟的时候,对方一定会谈条件。你就告诉他们一句话‘谁打下来的领地就归谁’,在没说这句话以前,你都不能算是完成任务。”
邓芝明白的点了点头,将这句话默念了两遍。
邓芝出了营帐,就独自飞马到了济阴港,根据指示和暗号他找到了一个小商团的团长。他叫宋钦,是幽州信都人,四十出头年纪,在大江南北奔波行商多年,精明能干,为人豪爽阔气,非常有人源。
他的真实身份确是甄家的暗商之一,同时也是罗灵风在北地的眼线。
由于战事将起曹操对境内的人抓得特严,不但有进无出,还需要证明身份的路引。当然这一切都已经准备好了。
曹操的路引分为白、红、黑、绿、黄五种颜色,其中白的是寻常百姓,红色的是住在北地的老辈人物。比如,宋钦就是红色路引,他在信都生话了三十年。身平无恶,自然就领到了红色路引。黑色的就是探马暗哨,绿色的为达官贵人,黄色的就是军中将领。如此一来就非常便于管理。尤其是手握白色路引地人在这关键的时候,会倍受注意。
邓芝的路引就是白色的,不过有宋钦这个手持红色路引的人做他的担保人,自然过得特别地轻松。
一路无阻的来到了辽西郡,邓芝亮出了使者的身份。
也许是因为刘备军的势力太大,没有人不卖他的面子。身份一亮,就立刻被请进了议事厅。
议事厅有些乱,那是因为辽西郡刚刚被攻下来不久的原因。
原辽西郡守是个文人,处理政务方面不不错。打起战来就熊了,厉害的将军都被曹操调到了信都训练士卒备战去了。
面对公孙渊突然兵临城下的大军,孙开只是出了一个小小的反奇袭计策。就持辽西郡里头的主力骗出了城外,夺取了辽西郡的主城。
对于邓芝的到来.公孙渊感到几分惊讶,但更多的还是兴奋。他虽然不聪明,但还没有到弱智的程度。刘备军的来使,除了结盟游说以外,还能有什么呢?
孙开欣喜道:“此乃天助将军也.曹操一统北方多年实力雄厚,我军实难和他们相比。可是现在不同,只要和刘备联盟,我军就有了坚实的靠山。只要对方出兵.曹操的主力部队一定会被他们给吸引。到时候,曹操的主力不在.那么他的腹地不就任我们驰骋了吗?哈哈!”
听了孙开的笑声,公孙渊的双眼闪过阵阵光芒,眼中露出了无比贪婪的神态,和刘备结盟他不是没有想过,只是没有孙开想的那么深入,那么彻底。
“快请使者进来!”一有大利可图,公孙渊的话也变得恭敬了起来。
邓芝在下人的带领下走到了议事厅,看了在台上的两人,熟练的行了拜见礼。
说了一些老套又没有营养的废话后,邓芝就开始进入正体,说道:“曹操汉贼,挟天子之逆臣。我主玄德公乃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一心想要光复汉室,诛灭曹贼。如今正是灭曹贱的大好时机,希望大人可以出兵讨伐曹贼。”
公孙渊装做大义凛然的模样,道:“这是自然,我早就看不惯曹贼的独断专行,请你回去告诉秦侯,说我立刻出兵讨伐曹贼。”
邓芝开怀笑道:“公孙大人对朝廷的忠心实在令人感动啊!”说着,他就想着如何开口,说那句重要的话。
这时,公孙渊身旁的孙开突然开口说道:“既然是结盟自然要有些好处,你们总不能将好处全部占去,让我们连汤都喝不上吧?”
公孙渊这才醒悟过来,原先他只顾着高兴,竟然忘记谈条件了,急忙道:“对、对、对,军师说的不错。”
邓芝嘴角挂起了一丝狐线,得来全不费功夫,他道:“我主自然不会亏待你们,军师在在下来的时候让我告诉你们,谁打下来的领地就归谁。”
公孙渊双眼一亮,道:“那么说只要我军攻下了幽州和冀州两地,那么幽州和冀州两就归我所有了?”
“那是当然,我主仁义为先,决不欺瞒盟友。”邓芝斩钉截铁的说道。
“好.既然秦侯这么爽快,在下也不含糊.就这么说定了。”公孙渊高兴 的说道。
邓芝见公孙渊已经同意,也就告辞离去。
邓芝走后,公孙渊就大笑起来,“就连老天也站在我这边,曹操你平时不是很威风吗,现在就让你见识见识我公孙渊的厉害。”
孙开在一旁嘀咕道:“对方这么大方,会不会有诈?”
公孙渊笑道:“不会,刘备行事以信义为本,仁义为先,不会干出如此下流的勾当。”
“这倒也是。”孙开一副被说服的模样,引诱着叹声道:“哎!刘备军有百万,若是百万齐出,他们可以轻易的攻取大片土地,可是我军缺兵少将,绝对抢不过他们。要是我们有百万大军,一定可以将幽州和冀州这两州宝地纳入大人麾下。”
公孙渊想了一想,猛的一拍大腿,道:“我怎么就这么笨。如此简单的事情都没有想到。我们在辽东、带方、乐浪、玄菟这四郡中还有二万五千士卒,只要我们将他们也调过来,不就又多了二万多士兵,不就又可以多占些城池了吗?”
“可是那些是守城的士兵呀!”孙开面上看去有些焦急。
公孙渊断然道:“别神疑鬼地,那些无用的异族不敢来骚扰我们,就这么定了!”欲望让公孙渊失去了理智。让他迷失在了美好的梦境中。他没有注意到原本一脸焦急的孙开正在一旁冷笑。
訾水大家也许不熟悉。当它还有一个名字大家一定知道,那就是鸭绿江。鸭绿江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冬暖夏凉。山青水秀,一览中朝两国风光而独具特色。与朝鲜碧潼、清水、义州、新义州隔江相望,江水婉蜒舒援,两岸峭壁嶙峋,林木郁郁葱葱,形成了绚丽多彩地自然景观。
而在汉代,它则是辽东郡内一条非常平凡的河流,两岸虽有美景却因濒临大海的关系,没有人愿意冒死前来观光。
不过,由于一个人的出现让訾水的平凡变为了不平凡。
这个就是庞统。
庞统用计以诡诈为先。从来就不讲究什么道义。在决定攻打曹操的时候,他就出了这么一个计策。
先派人打入公孙渊的身旁,再劝反公孙渊,然后以同盟栓住公孙渊的心,再加以利诱,让公孙渊觉得上天在帮助他,一切的一切都可以轻易得到,令他陷入了美好前途的梦境中,接着再引诱公孙渊撤出领地所有士兵,最后在兵临城下给公孙渊一次致命的打击,将主动权握在自己的手上,让曹操失去了最后的依靠。
这个计划最关键的路线就是从青州的威海到訾水口岸这条路线。而这条路线必然会因为史书的记载而名传千史。
訾水直通辽东以及辽东六里外的丹东镇。就在丹东镇上,曹操在这里筑下了十八座烽火台,用来窥探来自三韩的威胁。曹操早有吩咐,一旦发现敌情,日则燃烟,夜则举火,以便向远在辽东郡的大军示意告急。高达八丈的烽火台,就像一尊尊矗立在江畔的巨人,看守着辽东的门户。
本来,这里重兵把守,日夜防范,连空中飞过的燕雀也逃不过军士的眼晴。可是自从公孙渊反叛,调走了辽东的守军以后,就只留下了十几位老兵在看守。
无形中给这里守军留下了一个轻敌的思想,好像三韩是自己的盟军一样,不会前来攻击。从此巡逻怠慢,了望偷懒,仅剩下的士兵虽然也是日夜两班轮番巡哨,但是已经失去了往日井然有序的严密军纪,常常是早退晚近。或者是来也不来,只是日以继夜戏耍。即便是上了烽火台,不是打磕睡,就是饮酒作乐,过着悠闲的日子。
本来,辽东副将张显是一个严谨、公证的将军,可是公孙渊的反叛,让这位忠于曹操的将军离开了这个地方。以往张显常来抽查,将士们不敢放肆,如今张显一走,没了管束,他们就像一匹脱了僵的野马,劣牲顿时发了起来,放纵自任。原本只是一、两个害群之马,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带坏两个,两个带坏四个,最后所有将士都堕落了。正映照了一句话.学坏一天,学好二十年。
公孙渊不是没有派人来管理此地,他手上没有什么人才,就随便挑了一个叫韦貉的将领去。不料,这个韦貉是一个哮酒如命之辈,在丹东镇唯他自尊,每日里大吃大喝,不醉不休,把军情大事撇到了九霄云外。
这个当老大的一糊涂,手下的弟兄自然是上行下效,更加随便了。
这天,北风呼啸不止,这天晚上,訾水江面上风急浪高,水流湍急,一队士兵在訾水口岸停泊.人数不多.只有五十人。
为首的是甘宁,甘兴霸。
甘宁躬着身子,口中刁着一口短剑,快速的向都方跑去。以前,他就没少干杀人越货的好事,这时,重新操起老本行来,还别有一番感慨。
渐渐靠近了最近的一处烽火台。
这是烽火台群的第一点,非常的重要,不过现在也只有二十名士兵了。
本来这些士兵都很警觉,自从一撤兵以后,一个个也开始涣散了起来,一到夜晚就躲在烽火台中不肯出去,偶尔出去,也不过是敷衍了事,乱走一通。
像个天这天气能够认真巡夜的更是没有.三五一伙在烽火台里谈天说地来打发着风大寒冷的夜晚,大多数人都不把巡夜当成一回事,当然也有个别认真的。
甘宁让五十人将烽火台围起来,四处巡视了一番.发现北、西、南三门外各有两名士兵在守夜,而东面却没有。
甘宁让三十人靠近了东门外,他一人悄悄的上了烽火台的二层,见里头的士兵不是赌博就是喝酒睡觉,冷冷一笑,双手伸入口中,吹出了一声海鸟的叫声。
声音一落,就听六声惨叫。原来,弩手们早就将弩箭对准了守卫,等的就是甘宁这一声鸟叫。
甘宁发出进攻信号后,猛得冲到了烽火台里.大势的砍杀起来,只是短短的一盏茶时间,所有的守军全部被消灭,大部分人就连自己是怎么死的都不清楚。
3…356正文 下卷 第356章 连克四郡
烽火台,越靠近里头就越懒散,他们都想:“急什么,要是出了战况前面的烽火台自然会发现,发送信号的,哪里用得了在外看守。”
怀着这样的想法,士兵们都不愿意冒着风寒前去巡夜。正是因为这种消极的想法,让他们通通都走入了地狱。
甘宁带领的突击队,在黑夜的掩护下,毫不留情的拔掉了一个又一个的烽火台,过了大半夜,甘宁终于消灭了附近的十八处烽火台,每处有守卫二十余人,共计四百多人。
甘宁吩咐士兵将痕迹抹去,并在烽火台的马厩中寻得一匹好马,向訾水港口驰去。这时,周泰已经领着一百弟兄在訾水旁等候了。
他们换上从烽火台里搜出来的衣服,跟着甘宁又向丹东镇进发了,此时已是下半夜。却说丹东镇在第十八座烽火台外的五里之处,是烽火台守军补充物质以及将军的休息之所。
辽东副将韦貉就是在此处歇息。对于烽火台的失守,他们全然不知。
忽然对面来了一批军马,灯火点得通明.在漆黑的夜晚格外引人注意,这情况惊醒了守城的卫兵,朦胧中见是自家弟兄,忙问道:“对面的兄弟,这大半夜的不去巡哨,来这里做什么?”
这边的甘宁应道:“兄弟啊!我等有紧急军情来禀报韦将军,有劳通报!”
“可……韦将军酒醉未醒呀!”卫兵有些忐然,韦貉比较粗暴,尤其是喝了酒睡去以后,不管大事小事,是对是错,只要吵醒他.绝对少不了一顿鞭子。因此,很少人愿意在韦貉睡着的时候叫他。
“可是我真的有急事啊!万分紧急!如果耽误了,可能会掉脑袋的。”甘宁心中暗笑。很认真的出声道。一边讲,一边已经走到了城下。
“那…好吧!”卫兵嘀咕一阵,拿定了注意,毕竟掉脑袋和挨鞭子这两样事情中.挨鞭子要轻了许多。
甘宁感激道:“兄弟,我知道有些难为你了,韦将军的脾气我也知道,要不这样吧,你把我带到将军歇息的地方。我自己进去通报。再怎么说挨一顿打.总比掉脑袋强。”
卫兵心中的那一丝疑虑通通消除,有些高兴的说:“既然兄弟都这么说了。小弟还能说什么呢?快些进来吧!”
一行人进了丹东镇。进了府衙,来到了韦貉的卧房前。
门外的守卫见有人来找韦貉,抢先说道:“韦将军已经睡下,若没哟急事可等将军醒来。要是有急事,就自己去叫,记得等会让身子健郎的人进去。不然会死人的。”
卫兵忧心说道:“兄弟,一切小心。千万不可顶撞韦将军,他打乏了,无趣了,自然就会停下来。你越反扰,他就越兴奋,最后吃亏的还是你自己。”
对于甘宁的大方豪气卫兵还是非常感激的,为了让他少受些苦,卫兵毫不犹豫的就说出了自己的心得。
甘宁笑了笑和周泰一起在卫兵怜悯地目光下,高声叫道:“韦将军,韦将军!”
韦貉喝得醉朦胧,分不出东南西北。看不清一二三四,此时天已大黑.是人最容易睡着一段时间。那极度想睡的情况下被人听醒,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尤其是醉过去的韦貉。他在梦中被叫醒,强打精神睁开醉眼,怒道:“他娘的,不知道老子在睡觉啊!”
“韦将军,我等从南方赶来,有紧要军情禀报,请现身一见。”甘宁很客气的说道。
“半夜三更的,有什么军情可报?”韦貉闷气想到,“进来!”说着,竟伸手去拿床头上的皮鞭。
甘宁、周泰两人走了进去,周泰“很自然”的将门给关上。
韦貉,今年四十余岁,鲜卑人,生着两条秤钩眉毛,一对鼠目,腮下满地刺狸胡,原是公孙渊麾下一名小将,平日在公孙渊面前颇显本领,因而此番将留守的重任交给了他,想不会有什么差错。却想不到没有了管束地韦貉,竞如此嗜酒不理政务。
趁着喉头的一股酒气,韦貉扬起了鞭子对着走在都头的甘宁猛抽过去。
甘宁怒眉一挑,一个箭步走到他的面前,一手刀,打在他的手腕,劈掉了长鞭,另一手拍着他的肩头,猛的一压,道:“韦将军,不必动怒,南方的十八处烽火台全部被敌军攻下,我军已经全军覆没。”
韦貉一个不留神,就被按倒在地,很很的摔到在地上。他没有想到这军士会这般大胆,竟先向他动起手来,后来又说出这种话来。本来脾气就不好的他,真的火了起来,喝道:“休得胡说!谎报军情,罪当斩首!来……”
韦貉话还未说出口,就被甘宁一脚踏在了他的胸口上,强大的力道压的他胸口发闷说不出话来。
甘宁满脸笑意的拔出补刀在韦貉的脸上轻轻的划着,笑嘻嘻的说道:“韦将军,可认得我是何人?,
韦貉仔细者了一看,面前的人浓眉大眼,大鼻阔口,身材竟比他还高大一分,在他的印象里,他的手下将士好象没有一个可以和他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