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智冠天下之军师-第1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加上这些士兵并非久经征战的“乘风”“破浪”两大水师,根本无法突破对方的海上防线,更别说是靠近了。
  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调开了“乘风”“破浪”两大水师,不然就算这两支水上的蛟龙能够突破曹操军的海上防线,也不可能拿下延津港口。
  因为曹操军士在登陆点设下了无数陷阱和弓箭手,贸然登陆只会面临毁灭性的打击。这些水军各个都是将来对付司马懿的宝贝,就让他们死在这里,那真是太划不来了。
  “军师,前去进攻的部队又被打退了,要不要派兵增援?”赵云一脸的愤怒。
  张辽也恼怒道:“军师,就让我去吧!这才我一定要杀入曹贼的营地去,端了延津港。”
  他们几员大将轮番出击,损兵折将不说,竟连攻入对方腹地都没有过,这对身经百战,无往不利的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奇耻大辱,不说脾气急噪的庞德,就连性子温和冷静的赵云,张辽都生出火来。
  罗灵风淡淡的道:“今天就到这里吧!传令下去,全军歇息!”
  张辽见罗灵风已经发话,也不再强求,领命退了下去。
  张辽,赵云走后,一旁的贾诩说道:“战争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为了胜利,付出一些必要的牺牲再所难免,妇人之仁,只会白白丢失战机,以至后来死伤更多的人。”他明白罗灵风的想法,此战真正的攻击点不是延津,也不是幽洲。
  四人的任务早已经在暗中吩咐好了,罗灵风和关羽分别领大军在官渡,东郡吸引曹操的主力,而庞统则在北方牵制曹操的注意力,然而,最不起眼的诸葛亮却是这次攻击的主要力量。
  他的任务就是拿下并洲,只要并洲一落陷,曹操就失去了一切的屏障,壶关,延津,白马,幽洲这几处地方都将是主攻的地点。曹操兵少,面对百万大军的重大攻势,一定可以让他手忙脚乱,出现兵力不济,粮食不足等等现象。更何况,并洲是曹操的一大产兵地点,只要并洲落陷,曹操军中至少有一部分的士兵会出现士气低落,从而使得军心不稳。
  但是此计策要想骗过曹操,必须要花上很大的心思,尤其是不能让曹操看出破绽。为了做到这一点必须要以强攻的方式来吸引住曹操,不让他怀疑,到现在为止已经有两万士兵在吸引的过程中被曹操歼灭,这一点让罗灵风很是难过。
  他虽然知道这是必须,但他却无法向贾诩那样无动于衷,将这两万条生命看成是毫无价值的白纸。
  此刻罗灵风的心情相当的复杂,有喜也有愁,说到:“谢谢了!”他忧的自然是一些不应该死,却不得不死的将士,喜的却是和贾诩之间的关系渐渐有了好转。罗灵风是何人,岂会为了一点点的不忍,而放弃胜利,从而造成更大的悲剧?
  贾诩那洞察心机的能力,岂能不知罗灵风的忧纯属于本性的善,并非是优柔寡断,不会为了一些不忍,而改变计划,贾诩怎么说,不过是在安慰他自己而已。
  心肠如铁的贾诩会安慰人了,这确实是一个好的开始。
  这时王剑快步从远处赶来。将一个蜡丸交给了罗灵风,道:“这是从辽东那里传来的消息!”
  罗灵风见蜡丸无损,便取出了里面的细薄绢丝,认真的看了起来,见庞统在辽东的所作所为,忍不住惊叹道:“好一招趁火打劫,好一招一石二鸟,如此一来,幽洲的大片土地都在我军的掌握之下了。士元真不愧是‘凤雏’。”
  罗灵风忍不住大声称赞,庞统的胜利就意味着计策成功了一半,更何况庞统打得那么出色。
  他将信递给了贾诩,再对王剑道:“王老大,你立刻前往孔明的军营,持我将令,命诸葛亮火速进军并洲,等等……”他不放心张飞,解下腰间刘备赐于他的配剑,道:“将这柄剑交给孔明,他知道怎么做的。”
  由于曹操境内只能进,不能出,所以这消息是用船只从青州运过来的,因此,诸葛亮并没有得到这一情报。
  贾诩有些不可思议的看着战报,见一个醉熏熏的酒鬼竟如此出色,不由想到:“刘备军真的是藏龙卧虎之地,看来我没有选错。”想着,情不自禁的想到了战前见到的邓艾,姜维,叹道:“老将未衰,新将又冒,如此人才辈出的军队,魏公哪还有胜利的机会。”
  罗灵风淡淡一笑,面上露出了少许的得意,假若不是他,刘备也许还在和孙权结盟吧?
  ********
  郏港。
  张飞,诸葛亮的十万大军停泊在此地,隔着黄河和曹操的三子,曹彰对峙于两地。
  张飞在营中暴跳如雷,喝道:“该死的曹彰小儿,向一只缩头乌龟一样,就知道缩在龟壳里,气死老张了。”那声音可谓惊天动地,震得诸葛亮,陆逊两人的耳朵“嗡”“嗡”直叫。
  两人无奈,相视苦笑。
  诸葛亮道:“三将军别骂了,你再叫曹彰也不可能出来呀!”
  张飞怒道:“就骂!不骂难消老张心头的火,这个小乌龟和他老子那只大乌龟一样,没胆。”
  张飞见诸葛亮不愿意听他漫骂,便气冲冲的走了出去。
  诸葛亮苦笑:“看来曹彰进步了许多啊,比以前稳重多了!”
  “是啊!”陆逊赞同道:“原先在育水河畔的时候,他还有着一股冲劲。上次的战败让他沉稳了许多,要是还是原来的性格,听见我们辱骂曹操,早就蹦出来和我们交战了。”
  诸葛亮道:“他越谨慎,对我们就越有利。曹彰个是将才,并非帅才,他的目光仅限于战场上,并不能抬眼四望。只要他不莽撞,就不会发现我军的异样。毕竟,此战关系到曹家的兴亡,曹彰只能憋气死守。如今,只有等辽东方面的消息了。”
  当真是说情报,情报就到。
  这时,就听外人来报罗军师的使者来了。
  诸葛亮立刻请他进来。
  王剑走进大帐,对诸葛亮微微行了一礼,道:“大人让在下传他将令,命你立刻动身,出兵并洲。”
  诸葛亮闻之大喜,立刻就明白了庞统已经成功的取得了辽东,一切的计划都进行得非常顺利,朗声道:“诸葛亮领命!”
  王剑交出剑,道:“这是大人让我交给你的,让你自己处理!”
  诸葛亮接过剑,对外传令道:“来人,传令下去,‘陷锋军团’所有将士即刻整理行头,准备出征。”
  接着,诸葛亮将刘备配剑交给了陆逊,道:“我们的计划你也清楚,三将军虽是大将之才,身怀统军之道,但为人太过暴躁,往往未动脑之前就被别人给惹恼了。此次关系到我军是否能够破曹的关键,我走之后,就由你来看住三将军了。”
  陆逊忧心道:“逊资历尚浅,恐怕看不住恼火后的三将军!”
  “哈哈,”诸葛亮笑道:“这个你就放一百个心,三将军天不怕地不怕,惟独能治他的就是我们主公。无论三将军的火再大,只要主公一放下脸来,那三将军势必比小鸡还要温顺三分。只要你有主公配剑在手,三将军绝对对你必恭必敬,不敢有一丝一毫的不满。”
  陆逊接过剑,点头道:“军师放心,我会看着三将军的,决不让曹彰小儿看出丝毫破绽。”
  当夜,诸葛亮就领着高顺,吕蒙,张巍,马忠,张南等将向西方遁去。
  夏阳古渡,原名少梁,战国时曾属魏,后又归秦,改名夏阳。夏阳古渡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汉侯韩信在平叛魏王豹时,曾佯攻临晋,暗渡夏阳亦俘虏了魏王豹。
  今番,诸葛亮就是要效仿古人,明攻风陵渡,暗渡夏阳古渡。
  不过,到了夏阳古渡后,就进入了曹操的腹地,可以算是万分惊险。此刻,夏阳古渡并非罗灵风暗渡徐州,取许昌一样。那时,没有任何人可以想到罗灵风的大军会出现在徐州,因此,罗灵风可以出其不意的渡过徐州。可是,夏阳古渡也是一个兵家必争之地,曹彰不可能不派兵镇守。
  因此,贾诩当时就想出了一个计策,此计为,佯攻风陵,虚使围魏救赵之策,背地却是实攻风陵。
  此计拗口,却可以从字面解释。罗灵风等人一听贾诩此计,立刻就拍案叫绝。
  计策很简单,就是计策连环混合起来使用。
  明里强攻风陵渡,吸引曹彰的注意,暗中却渡过夏阳古渡,渡河后,直逼并洲首府晋阳而去。
  过程中,当然少不了引起曹军的注意。曹彰虽然知道这是围魏救赵之策,但是晋阳兵少将微,绝对禁不住刘备军的攻势,这时的他也只有调兵回援一路可走。
  我军则以逸待劳在一处险要地和曹彰军对峙,拖延住曹彰的大军。
  如此一来,对方的注意就会被吸引。
  这时,再使出杀手锏,再次渡夏阳,奇袭风陵渡。
  陆地和水军两军里应外合,齐心攻打风陵渡,胜后再北上支援吸引曹彰注意的军队。
  没有了黄河天险,试问,这些曹军新兵如何能抵挡刘备军铁骑的践踏?
  当然,这一切都是假设,一个智者脑中属于自己的战场,在实际行动中是否能取效,那就拭目以待吧!

  
  

  






  

3…359正文 下卷 第359章 破风陵渡

  贾诩此计的关键就在与诱和守,吸引曹彰的部队必须在敌军的腹地里抵挡曹彰的攻势,因此,此人必须有勇有谋。根据恰当的时机申时度势,随时随地的改变战法来配合后续部队的攻势。
  诸葛亮选择了吕蒙,在攻南郡时,他就充分的了解了吕蒙的能力。当时,若非吕蒙投降,诸葛亮岂能轻易拿下南郡。这个任务交给吕蒙是再好不过了。
  吕蒙领军两安轻装度过了夏阳古渡,避开了汾阴,北上直奔晋阳而去。
  这个过程当然免不了被曹军发现,汾阴的太守即可派小股士兵阻截,骚扰。不过,吕蒙像是铁了心要袭击晋阳一样,毫不理会这些小股部队,依旧快速行军着。
  汾阴太守不敢怠慢,兵力不多也就不能出击,只好派使者向风陵渡的曹彰求援。
  此刻,曹彰正在严密的安排着守卫和布防。正如诸葛亮,陆逊两人说的一样,曹彰确实起了很大的变化。至少,那好战的脾气收敛了许多,为人也渐渐沉稳了起来。
  原先,他从来不干的巡视军营,如今,却要天天巡视,生怕有什么意外。当然,这也不能怪他胆小,只因敌方势大,数倍与己,曹操已经输不起了,并洲若失,也就象征着曹操灭亡的开始,这也难怪曹彰会变得如此谨慎。
  当他收到汾阴太守求援的时候,已经是三天以后的事情了。他一得到消息,立刻就想起了历史上围魏救赵的典故,思索之余,便招来了一直伴随他左右的毛玠,问道:“孝先,对方是在效仿齐国兵家孙膑攻魏救赵的计策,你说我们应该如何是好?”
  毛玠沉思片刻。道:“对方此举一定是因为拿不下风陵渡,从而想出折中的方法。是为了吸引我军的注意,让我军前去救援。从而减少风陵渡的兵力,使此地陷入兵危的状态。以便让他们的主力部队好轻松的攻取风陵渡口。不过,晋阳是并洲的首府,绝对不能落入敌方之手,不能不救,不如这样,三公子自领一支精兵北上,借助附近守将的兵力,将来犯的敌人打退。这里的一切就让臣下和李典替三公子镇守吧!有这一千‘霹雳车’,又有李典将军在,量他们也无法靠近风陵渡。”
  曹彰沉思片刻,也知道只有这个方法行得通,当即下令:“从此刻起,军中一切大小事情皆由毛玠,李典两人打理,若有不从者,以犯上之罪论处。”说着,就将配剑取下交给了毛玠。
  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个人的性格可以自我节制,但很难改变。
  曹彰在防守风陵渡的时候,由于需要,他不得不强迫自己静下心来干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但此刻要到进攻的时候了,他那风风火火的性格又开始沸腾了起来,斗志也逐步上升。
  有些人喜欢财宝,有些人喜欢美女,而曹彰喜欢的却是战场,只有战场才是他的归宿,只有到了战场他的热血才会沸腾起来。
  曹彰麾下的新兵仿佛感受到了自家主将身上的那熊熊战意,也不由自主的觉得原本有些害怕的心里,变得信心百倍起来,大有初生之犊不怕虎的精神。
  建平四年(公元二一五年)五月十三日。
  曹彰和吕蒙的第一次对决开始了。
  双方的兵力相差很大,曹彰只带了二两军士,路上又聚集了游击斥候和城防士兵,共计三万人,而吕蒙却只有一万战士。
  战场是在上党附近的一处宽敞的地域,按照常例来说,吕蒙本应该选择一处易守难攻的地方来拖延时间,可是他并没有这么做,只是在并洲平原地一处高地上,建起了简单的防御攻势。
  曹彰列队在高坡下,看着已经列队待战的吕蒙军,面上露出了愤然之色。
  “好你个吕蒙,够狡猾的啊!”他有些忿忿不平,出谋划策他不在行,但行军不布阵之道他却了如指掌。
  双方都没有骑兵,步兵交战,第一合的士气最为关键,吕蒙居高临下的冲锋自然是大占便宜。
  当然,如此一来也存在很大的缺点。第一,非常容易被敌方包围。第二,敌方可以断绝山上士兵的一切水粮,令他们不战而溃。
  但是,眼下的形势不同,曹彰需要的是时间,而吕蒙却有的是时间,曹彰不可能将宝贵的时候放杂此地。
  曹彰找到正是因为如此,吕蒙才会有恃无恐的站在高地,等候他们的攻击。他有些犹豫了,毕竟他的士兵消耗不起,如此强攻一定会让他损兵折将。
  “要是还有再多出几千士兵来就好了!”他暗自想道。
  曹彰突然跳了起来,急声道:“对了,这里离上党那么近,我从上党调兵来不就行了吗?”
  现在,曹彰已经想好了对付吕蒙的方法。
  三万大军对高坡发起猛冲,对方显然占据地利,但也不见得能占很大的便宜,只要相持不下,等上党的援兵一到,就可以两面夹击吕蒙的军队,那时,吕蒙兵少,他无论分不分兵都是只有败退一途。
  曹彰在想好了计划后,就立刻指挥着军队向高坡上的吕蒙发起了攻击。
  正如曹彰所想的一样,吕蒙军居高临下的冲击,在第一时间就占据了战场上的优势,排山倒海的士兵,如潮水一般向下压来。
  失去了先机的曹彰部队,正一点一点的节节败退。好在吕蒙早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让枪兵列在最前头,以长兵器的优势来化解对方俯冲下来的力量。
  刘备军因为过河,所以不能运送军马,不然就不能说是暗渡了。曹彰军因为时间不足,骑兵固然强大,但是一只成型骑兵的费用可以养五个士兵,然尔一只成型的骑兵需要两年的精心训练。但一个步兵的成型却只需要半年。因此,如今的曹操军除了一支少量的“虎豹骑”以外已经没有骑兵了。
  如此一来,展现在战场上的就是力量与力量的对比,兵器与兵器的较量,以及那生与死的抉择。
  只要不畏惧死,就有活下去的机会,这是吕蒙军全体将士久经沙场而得来的经验。
  曹彰的部队都是新兵自然不知道这一点,因此,以战场的情况来看,吕蒙大军还是占据着一定的优势的。
  但是这个优势很快就被打平了,原因就是上党的援军赶到了。
  上党是并洲第二大的城池,也是一座战略要冲,城中的兵力高达三千人,这个数目对于兵力缺乏的曹操军来说已经是一个很不错的数字了。
  上党太守是田丘俭。河东闻喜人,继承父亲的高阳乡侯位,身平素有大志,才干也是非凡。但是一直没能得到重用。此刻,得曹彰的号令,立刻就将此事当成自己发迹的开始,只要自己表现的好,一定会被曹彰看中,予以重任。
  为此,田丘俭想都不想,立刻就将上党郡的三千士兵一起调了过来。
  “大人,不好了,有好几千的士兵出现在我军的身后,向坡上赶来。”一个传令兵喘着粗气说道。
  谁知,吕蒙闻言并没有多少吃惊,只是淡淡的道:“对方来了多少人?”
  传令兵道:“大概有三,四千的样子!”
  吕蒙道:“让凌统将军领一千士兵,前去抵挡,绝对不能让这些残兵攻到坡顶。”他站在坡顶,左右观望着战局,俊雅的脸上露出丝丝的从容。
  他并不担心对方的前后夹击,因为他早就料到了这一点。
  凌统是一员枭将,曾经以一柄长枪战江东虎将程普,当时他虽然占据了年龄之便,但能真刀真枪的击败名震天下的虎将程普,其本身的实力也不会差到那里去。
  对付天丘俭已经是绰绰有余了。
  不过,前方调走了一千士兵和一员虎将,使得阵型中出现了一个不小的漏洞。
  曹彰天生的将才,为战而生,自幼就习得曹操自编的《孟德新书》,临阵战斗的能力,在曹营中只在王牌悍将夏侯惇之下,他敏锐的洞察能力,立刻就察觉到了这个弱点。暗想:“算算时间离先前求援的时候已经过了两个时辰了,从准备以及赶到此地,也应该差不多了,对方贸然调兵一定是因为田丘俭的援军已经对他们的后方发起了攻势……好机会!”
  他瞧准时机,立刻带领两千亲卫对着漏洞冲杀了过去。
  才三轮的冲锋,就让吕蒙的军队损失了近六百名英勇的战士。
  当吕蒙让马忠填补了凌统的漏洞后,曹彰已经退了回去,当真是来去如风,丝毫不拖泥带水。
  “好一员将才,可惜是曹操的儿子。”吕蒙也不由自主的赞了一句。
  他不得不承认,曹彰在临阵指挥上,要高出自己一筹。
  曹彰就这样,无事时就在外指挥战斗,一有漏洞,就立刻掩军冲杀过去,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当对方补好漏洞的时候,他也已经退下来了,继续指挥。
  一个人并不能保证自己不犯错误,吕蒙也是一样,在指挥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丝小小的失误。
  曹彰的这种打法让吕蒙又敬又怒,可偏偏就毫无办法,他试过许多方法都没有见到起很好的效果,在战场上曹彰就是一只嗅觉敏锐的狼,只要一有危险,他就会立刻撤退,不做半点停留。
  吕蒙设下的圈套也一一被曹彰避开。
  就这样曹彰凭着人数和技术上的优势,一点一点的挽回了失利的局面,成功的压制住了吕蒙的优势。
  “将军,撤吧!我军的任务是拖延时间,并非而后曹彰拼个你死我活,再战下去,这些就都要完了。”老将凌操见战事已经无法挽回,便向吕蒙建议撤军。
  吕蒙道:“不行,我们必须坚持到援军的到来,不然无法坚持到最后。”
  凌操也知道来的时候有两万兵马,可是到了此地后,就消失不见了,众将士虽然诧异,但也不会多嘴相问,只是将疑惑放在心里。
  这时见吕蒙提出,便问道:“援兵在何处?”
  吕蒙道:“这个时候已经取了上党郡了,此刻应该正向此地赶来才对!”
  原来,吕蒙真正的目标不是眼前的曹彰部队,而是田丘节俭所镇守的上党。
  本来,他是打算寻找一处易守难攻的险要之地,可是并洲土地辽阔,四处皆为原野,要寻找一处易守难攻的险要之地决非易事。
  这时,他就开始想是不是应该占座城来防守,于是,他就开始想着攻城,他的目标本来是一座叫扬县的易攻小城,不过路经此地,就这高坡就悟出了这么一条计策。
  他占据高地,以高坡来和曹彰军交战,他知道曹彰是将才,不会贸然的以下攻上,然而要想在短时间内拿下他所占据的高坡最好的方法就是出其不意的前后夹击。
  而他占据高地,若是曹彰军中一调兵,自然就会被发现,从而做好防备。如此一来,便起不了多少效果。唯一不让他发现的法子也就只有从别处调兵,而这附近唯一可以调的士兵就只有上党。
  因此,他事先已经让张巍领一军北上,绕远路又北面攻打上党,这样一来,就不会碰到这由西城而来支援的士兵了。
  吕蒙竟将曹彰的心思猜测得一般无二。
  战争依旧继续,曹彰大军的攻势一拨接着一拨,一浪接着一浪,越发的勇猛。
  吕蒙努力抵挡,却觉得压力漫天而来,坚持了六个时辰的他,终于渐渐露出了劣势。
  所幸,凌统及时的斩杀了田丘俭,击溃了来敌,带着残余的士兵再次加如了战斗,才挽回了一点点的优势。
  但这一点点的劣势只是杯水车薪,顶多不过是多支持几刻钟而已。
  不过,这几刻钟却成了关键。
  张巍终于在最后的时刻赶到了战场,当张巍挥舞着长枪从侧翼杀入曹彰军的时候,也就是改变战局的时候。
  “援军来了!”吕蒙军发出了震天的怒吼,怒吼中充满了兴奋,喜悦,重生力量。
  这四个字看似简单,却代表着期望,代表着生机。
  一个军队,士气就是军魂。
  曹彰看着斗志昂扬的敌军,叹了口气,下令撤军。
  此刻,再战下去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虽然他有六成的把握可以消灭这支军队,但自身的损耗却让他不能继续战斗下去,凭借三万士兵就想和敌军的十万大军打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