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鼎-第4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温的叛变,和整个起义军的堕落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历史如果认真追究起来,往往是非常讽刺地。在那个整个起义军都基本堕落的年代,朱温反而是最清醒的。因为孟楷和他的矛盾,朱温连进入长安的机会没有,他带着部队匆匆的从长安旁边擦身而过,到同州驻防。当长安城地起义军正在快速沉沦的时候,只有朱温地部队,还保持着相对较强的战斗力。
当朱温叛变,对昔日地兄弟举起屠刀,他们这些沉沦在长安城的人,才最终现,原来醇酒和美人,是这样厉害地削弱了他们的战斗力。对于孟楷和尚让来说,以前的朱温,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可是,他们在长安沉沦了两年之后,吃惊的现,他们已经不是朱温的对手。于是,下场早早注定了,他们只能急匆匆如丧家之犬一样的逃离了长安。
刘鼎仿佛也想到这个话题,这是一段每个幸存的起义军将士,都不能忘却的历史。只要回想起这段历史,任何一个人,都能够感觉到刺骨般的心痛。他冷峻的说道:“我必须提醒大家,进入长安容易,驻守长安困难,我可不想重蹈覆辙!过去的教训,已经是刻骨铭心,如果我们还要再来一次,就是天下最愚蠢的人了!”
庞师古毕竟已经在中牟和鹰扬军照过面,和鹰扬军的二号人物韦国勇还有过一段不打不相识的经历,在外人看来,他和刘鼎的关系也稍微深一些。起义军在长安的这段历史,同样是他心中的痛。尽管那个时候,他还是一个小小的基层军官,可是已经预感到起义军要出事。结果,后来起义军果然出事了。现在,起义军再次进入长安,他和刘鼎一样,不想重蹈覆辙。因此,他沉声说道:“殿下,你对此有什么要求?”
刘鼎扫了所有人一眼,毫不迟疑的说道:“纪律!我必须强调纪律!”
“我们过去的失败,都是因为我们的纪律实在是太松散了!在金银财宝的面前,在华堂美屋的面前,在醇酒美人的面前,我们的军官,自身就堕落了。没有了威信,没有了尊严,没有了实力,我们的军官,就不能约束我们的士兵,放任自流,自生自灭,将会导致整个军队的堕落。”
“我对你们的部队还不是很了解,不知道你们在这样的情况下,是不是也有足够的能力,掌握自己的军队。但是,我希望,你们一定要做到这一点。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这是对一个勇士的要求。同样的,我对你们的要求还有一点,就是面对金银珠宝、华堂豪宅、醇酒美人,同样面不改色!”
“如果有人倚老卖老,不遵守纪律的,我会毫不客气的将他们都吊死!我们曾经是兄弟,正因为我们曾经是兄弟,我才不想大家走上绝路。我们的错误,已经让我们失去了太多的兄弟,刘方翼大哥不幸遇难,我也差点遇难。
家父、尚让、孟楷,他们全部都死了,这就是我们犯错误的代价。”
葛从周等人面面相觑,脸上都有一丝丝的难色。
他们很清楚自己的部队,即使在剔除了那三千多人以后,在剩下的官兵里面,也有相当部分的官兵,对烧杀抢掠是最精通的,也是最积极的。如果没有了烧杀掠夺作为**,他们的战斗力,至少要下降三成。他们不是不知道烧杀抢掠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可是为了维持部队的战斗力,他们不得不默许这样的事情。只要不是闹得太过火,他们一般是不会禁止的。
然而,刘鼎丝毫没有退缩地意思,他冷峻的说道:“你们不要担心,主要是看你们各级军官的表现,身正不怕影子斜,只要你们自身做好了,下面的官兵,就没有人敢犯天条。就算有人冒天下之大不韪,触犯刑律,你们也有足够的理由对其进行严惩。”
他提高声音,严厉地说道:“我再次强调,在鹰扬军的旗帜下,不允许再次出现烧杀抢掠的事情。无论是多么高级的军官,都没有这样的权力,包括我刘鼎在内。如果我刘鼎冒了这样地错误,你们同样可以批评我!如果有人不满意,要离开的,我不阻拦。”
葛从周等人都显得非常的沉寂。
刘鼎缓缓地说道:“大家有什么要求,现在就可以跟我说,只要我能够满足的,一定会满足大家。”
霍存是起义军的老将,素来以沉稳谨慎著称,他站起来,恭敬的说道:“殿下,属下想参加对淮西军地攻击,”
刘鼎疑惑的说道:“为什么?”
霍存有点激动的说道:“我要活捉秦贤。”
原来,霍存和秦贤有过一段过节,当初宣武军的兵力实在是太少,淮西军占据了上风。在光启元年的一次战斗中,霍存和秦贤周旋了四个月的时间,结果被秦贤打败,部下几乎伤亡殆尽。此后
一直在寻找报仇雪恨地机会,只是一直都没有找到。眼看就要被鹰扬军全部歼灭了,如果他不出现在战场上,淮西军可能就要永远的消失了。
刘鼎点点头,爽快地说道:“好!我答应你!”
霍存感激的说道:“谢谢!”
刘鼎再次看着他们,缓缓地说道:“大家还有什么要求,随时可以来找我。”
葛从周等人互相对望一看,都摇摇头。
光启五年二月份,刘鼎布命令,宣布扩编鹰扬军,组建六支新军。
这次新组建的六个军,同样采用唐初地十六卫军队名称,军号分别是射声军、超乘军、旅贲军、直荡军、熊渠军、监门军。这次跟随葛从周等人一起投靠过来的起义军骨干,大约有九千人。他们都被平均分配在六个军里面,作为新部队的骨干。加上临时调拨的后备役人员,每个军的初步编制,大约在四千人左右。
射声军,得名于汉武帝时北军八校尉营中的射声营,取意为“闻声而射之”,形容其射箭快速、准确之意,武周时曾更名为左右玉卫(其名得自传说中姜太公吕望的兵书《玉》),职责是“皇城之四方,宫苑之城门,则职于领军”。指挥使葛从周,副指挥使彭飞虎。
如果说刘鼎这次用徐州和朱温做交易,获得的最大成果是什么,就是将葛从周捞了过来。他和朱温一样清楚葛从周的实力,他的箭术,在整个鹰扬军里面,除了白钦翎之外,其他人恐怕都不是葛从周的对手。当日他调教出来的朱罗衣三兄弟,就差点在金陵府成功的暗杀了刘鼎。“山东一条葛,无事莫撩拨”,这就是民间对葛从周的评价。
超乘军,乃是唐初太子东宫拥有的独立卫队,即东宫十卫率之一,指挥使孟绝海,副指挥使屠雷。旅贲军,和超乘军一样,乃是唐初太子东宫拥有的独立卫队,即东宫十卫率之一,指挥使张归霸,副指挥使李积谷。直荡军,和超乘军一样,乃是唐初太子东宫拥有的独立卫队,即东宫十卫率之一,指挥使庞师古,副指挥使沈梦。
熊渠军,卫名得自曹魏时初设的禁军-武卫营,当时由大将“虎痴”许褚统领。其军号源自西晋时左右卫禁军中之左卫军号“熊渠虎贲”,“熊渠”为春秋时勇冠三军、射术绝伦的楚国国君,武周时曾更名为左右鹰扬卫,职责是“正衙朝会,厘铠旅卒两厢列仗,唱警应跸”。
在刘鼎占领金陵府之后,熊渠军曾经成立过一次,作为金陵联军的别称,后来镇海地区局势改变,熊渠军解散。现在刘鼎重组熊渠军,将其作为鹰扬军的正式编制之一,再也不会解散了。熊渠军指挥使邓天王勇冠三军,副指挥使沈梦同样号称拼命三郎。
监门军,原来只掌内府兵而不掌外府兵,职责是“禁卫门籍,器仗出入。但是到了刘鼎的手中,自然也成了野战的利器。指挥使霍存,副指挥使杨皓天。霍存素来沉稳谨慎,能够很好的掩饰自己的锋芒,算是智力比较达的将领。在鹰扬军里面,杨皓天大概是晋升得最快的人物了。
在这之前,刘鼎已经明确,新成立的六军,都将用于长安的方向,因此,他们将在唐州、邓州等地方集结,在当地补充兵员,补充物资。在进行初步的训练以后,他们将在今年六月,开赴洛阳附近,准备对长安的攻击。
刘鼎一下子同时成立六个军,兵力猛增两万五千余人,对鹰扬军的财政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幸好,唐嫣经过仔细的核算,鹰扬军财政还能较好的满足军队的需要。这时候,鹰扬军的海上贸易,也开始逐渐有了较大的收益,海船每次回来,都能带回相当数量的资金。如果不是因为海军消耗了太多的金钱,鹰扬军还可以组建更多的部队。
光启五年二月底,以葛从周带领的射声军为,鹰扬军新组建的六军,先后向唐州、邓州等地开拔,准备到那里去补充兵员,整编部队,并且进行初步的训练。整个山南东道已经提前动员起来,为新六军的到来做好准备。几乎在同一时间,刘鼎也离开了徐州,前往陈州。
光启五年二月二十四日,对于陈州人来说,是个不幸的日子。由于唯一的弟弟赵双受到朱温的袭击,和麾下的四千节义军一起罹难,节义军节度使、陈州刺史赵,重病在床,无法理事。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鹰扬军监军崔瀣,通过某些途径,向朝廷上表,建议鹰扬军暂时接管陈州。
不知道内情的朝廷,在接受了崔瀣送去的大量财物以后,考虑了几天,也答应了。于是,陈州兵不血刃的落到了鹰扬军的手中。鉴于陈州军民对鹰扬军还有抵触情绪,刘鼎免去了节义军节度使职位,但是保留了赵的陈州刺史职务,同时亲自前往陈州,拜祭前陈州大战中,不幸死在起义军刀下的陈州军民,同时,请嵩山少林寺的高僧,为这些冤魂超度。
站在十里亭的外面,刘鼎请相送的谢瞳留步,笑眯眯的说道:“谢先生,有劳了。”
谢瞳微笑着说道:“欢迎大人以后再度光临徐州。”
刘鼎微笑着说道:“一定一定。”
朱有泪在旁边暗自好笑,这两人,到了这个时候,还显得如此的虚伪。
谢瞳明显是不想鹰扬军再来,口头却偏偏还要请刘鼎再次到来。刘鼎的回答看似客气,其实却是在表达自己的姿态:他一定会再次回到徐州来的。只怕到时候刘鼎再次杀回徐州,谢瞳要两眼翻白,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光启五年三月一日,刘鼎到达陈州。
同一天,在韦国勇统一指挥下,蔡州前线的所有鹰扬军,正式向淮西军起最后的攻击。
【召唤月票】(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Www。。Com。*,章节更多,支持**中文网*!)
正文 第472章 群魔乱舞(1)
更新时间:2009…11…17 16:11:27 本章字数:7190
0472)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
光启五年的春天,似乎比往年来的特别早,春风一早就吹遍了江南大地,带来了盎然的生机。三月份的江南地区,已经是绿油油的一片了,到处都是迎风飘荡的野草,田野里的稻苗,也都开始生长起来了。一阵阵的春雨洒下来,润湿了土地,给当地的民众带来了风调雨顺的希望。长江的水位,也已经开始慢慢的上涨,来往的商船,行驶得更加的畅顺了。
只是在中原的陈州地区,大地依然显得有些荒凉,有些干涸。春风仿佛还没有吹到这里,春雨也没有润湿这里。一切都还是灰蒙蒙的,好像是冬天的延续。枯萎的草地,无力的贴在地上,不少的原野,一眼看过去,依然是那样光秃秃的,而那些没有季节变化的篙草和野芒,则依然霸占着广袤的土地。
尽管陈州的农民,已经一早就下地干活了,他们的勤劳是人人赞赏的,可是在春天到来之前,他们必须付出比别人多几倍的努力,才能获得同样的收成。在陈州的很多地方,都长着人头高的:草,它们遮盖了田野,霸占了草地,笼罩了道路,是陈州百姓最痛恨的。
他们往往会在篙草里面点起火苗,让熊熊大火将整片的篙草全部烧掉。所以,在原野上,如果看到一片片焦黑的痕迹,那就是刚被焚烧过的:草地。站在陈州的城楼上,放眼看过去,这样焦黑的原野,简直是无处在。偶尔间,有人从焦黑的原野中走过,出来的时候,自己也染上了一片焦黑的色彩。
在陈州西南方的平原上,有一匹地乱葬岗,周围都被人头高的篙草所覆盖。这里就是陈州数万死难百姓的衣冠冢,当年在陈州大战中,被黄巢起义军吃掉的人,骨头据说就被草草的扔在这里。当然,那一幕实在是太残忍了,也没有人仔细的考究,反正大家都说,这里就是那数万死难百姓的衣冠冢。
一大早,刘鼎就带着鬼雨都,还有陈州的官吏代表,来到了这里,他们带来了香烛、三牲、水果等祭祀物品。在这之前,鬼雨都战士已经在:草丛中,清理出一大块地空地,祭祀仪式就在这块空地上举行。节义军节度使兼陈州刺史赵,也拖着虚弱的身体,来到了这里,亲眼目睹刘鼎祭祀的全过程。跟着赵到来的,还有上万的陈州百姓代表。
乱葬岗周围地人员虽然很多,但是所有人都神情肃穆,鸦雀无声。在忠武军节度使崔的主持下,刘鼎神情严肃的向死难地陈州军民谢罪。在数万人的目光中,刘鼎不但跪下了,而且在崔碣念悼文的时候,他始终跪着,一点都没有站起来的意思。
整个乱葬岗鸦雀无声,围观地群众神情各异。
偌大地乱葬岗。只有崔碣单调而略显悲怆地语调在回响。
还带着寒意地风不断地吹过。将周围地篙草吹荡得不断起伏。天地间充满了悲怆地意味。
对于绝大多数地陈州军民来说。他们永远都不会忘记五年前地一幕。但是。他们同样不会忘记眼前地一幕。在他们地注视下。庐江郡王、同平章事、检校兵部尚书、鹰扬军节度使刘鼎。向着数万死难地陈州百姓跪下了!
没有人能够确切地衡量刘鼎这一跪地分量。但是他们只知道。自从刘鼎出现在这个世界上以后。这还是他第一次下跪。而且是当着数万人地面下跪。风从他们地头顶上掠过。仿佛是一阵阵地哀嚎。又仿佛是一阵阵地怒吼。最后演变成一阵阵地哀怨。最终消散无踪。
悼文读完以后。刘鼎伏在地上。认真地三跪九叩起来。
“大人……”李怡禾低声地说道。
“你不用跪。”刘鼎说道。
李怡禾只好站着。
他身边的葛从周、孟绝海、邓天王、庞师古、霍存、张归霸等人,都全部跪下了,凡是当初在陈州大战中,曾经参与过灭绝性屠戮的起义军将士,都乖乖的跪下了。他们必须跪下,为他们曾经所犯下的罪行忏悔。五年前的一幕,他们或许还记忆犹新,陈州的军民同样记忆犹新。这一跪,不能改变残酷的现实,却能忏悔他们心中的罪过。
当刘鼎完成三跪九叩站起来的时候,大家都清晰的看到,他的额头上明显的红肿了。地上并没有岩石之类,只有坚硬的草根,说明刘鼎的三跪九叩,是货真价实的。陈州死难的百姓如果泉下有知,也可以感觉到一丝丝的安慰了。
在刘鼎带着葛从周忏悔结束以后,从嵩山少林寺请来的千湖大师等人,开坛作法,超度那些不幸罹难的生灵。锣鼓和铜的声音在乱葬岗不断的回响,源源不断的诵经声,让周围的民众,都情不自禁的双手合什,感受佛法无边。
在围观的人群里面,还有两个苗条的人影,其中一个正是李思妍,还有一个是薛茗儿。她们离开开封以后,就直接来到了陈州。但是,陈州的局势不断的变幻,艾飞雨更是深居简出,她们一直都没有了解真相的机会。正在犹豫着是不是要离开陈州的时候,没想到刘鼎居然来了。她们无意中听说刘鼎要来祭祀死难的陈州军民,这样的热闹当然不能错过,她们马上就跟着过来了。
李思妍显然对被刘鼎拒绝自己的要求还心有不忿,她冷冷的看着刘鼎,不屑的说道:“他以为这样做,会有效果吗?”
薛茗儿怯生生的说道:“有错就改,也没有什么不好啊!”
李思妍秀丽的嘴角轻轻的一撇,充满敌意的说道:“哼!猫哭老鼠假慈悲!”
薛茗儿不敢说话了。
其实她知道李思妍对刘鼎的敌意,完全是建立在外表之上的,她的个性实在是太好强,常常为了自己的面子,不惜得罪别人。简单的说来,她是那种快意恩仇,做事不顾后果的人。连皇帝拒绝她地请求,她都敢飙,何况是刘鼎?当然,李思妍也为她的这种性格,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曾
次听她说起,说她的母亲,乃是江湖上的一位女侠,她的父亲一夜温情,才生下了李思妍,薛茗儿对这个解释深信不疑,看来那位江湖女侠的脾气都遗传给李思妍了。薛茗儿看到那些少林寺的高僧,忽然冒出一个荒唐地念头,要是李思妍能够接受佛法的熏陶,或许性格能够有所改变也说不定。
李思妍气鼓鼓的说道:“要是我是赵,我一定不会相信刘鼎是真心谢罪的,陈州的军民更加不会相信。”
薛茗儿怯生生地说道:“是吗?”
李思妍说道:“当然!”
薛茗儿又有点不敢说话了。
事实上,赵的确不相信刘鼎是真心谢罪,他已经是老骨头了,不可能不知道刘鼎的心思。只是,他也很明白,这是最好地解决方案了。陈州数万百姓的死难,要认真追究的话,只能算到黄巢、尚让和孟楷的身上,正是因为孟楷地突然中伏而死,黄巢才会兽性大,下令大肆屠戮的。
五年的时间过去了,刘鼎能够做到这一步,已经是非常的不简单,无论他是真心的,还是假意的,他都做出了忏悔地行动。毕竟,他带着残存的起义军将士,给了死难地陈州百姓一个交代。在这样的乱世中,又有多少死难地百姓,能够有这样的交代?就算刘鼎连这个忏悔地动作都不肯做出来,他们又能够怎么样呢?陈州的百姓,在天下群雄的眼中,不过是一群蝼蚁罢了。
祭祀仪式直到中午才结束,刘鼎和赵一起回到陈州城。
稍微休息片刻,赵艰难的站起来,向刘鼎深深一躬,语调艰涩的说道:“刘大人,陈州军民,以后就交给你们了,还请你爱惜民生,多多体谅他们的生活。”
刘鼎严肃的说道:“大人言重了,陈州依然是大人管辖,刘某人是不会插手的。”
赵摇头说道:“我不行了,真的不行了。
如果大人不能直接管理陈州,还请大人另请贤能。”
刘鼎沉默片刻,缓缓的说道:“既然如此,大人有什么要求?”
赵期盼的说道:“大人若是生擒了秦宗权,一定要将他带到陈州来,让陈州的百姓亲口喝一口他的鲜血。如果是杀死了他,也请将他的级,送到陈州来,让陈州的百姓,都看上一眼。”
刘鼎点点头,神色凝重的说道:“我答应了。”
淮西军给陈州军民造成的伤害,还在黄巢起义军之上。事实上,黄巢起义军只是昙花一现,而秦宗权却是足足为害了中原地区四五年的时间。在淮西军势力最强盛的时候,北到滑州,西到襄州,南到寿州,东到兖州等地,都是淮西军烧杀抢掠的范围,不知道有多少人死在淮西军的手中,天下恨不得生啖秦宗权骨肉,何止陈州军民?
毫无疑问,生擒秦宗权绝对是最佳的结果。只要生擒秦宗权,鹰扬军不但可以向朝廷完满的交代,还可以向全天下百姓做出最完美的交代。这份光启元年就颁布下来的讨伐诏令,终于可以得到实现了。
只是,鹰扬军能够生擒秦宗权吗?
这一直是刘鼎最大的疑问。
杀死秦宗权不难,生擒秦宗权就有难度了。
秦宗权会不会自杀?
说实在的,在这样大规模的战事中,如果秦宗权自杀的话,鹰扬军根本是无法阻拦的。鹰扬军要干净彻底的消灭淮西军,至少还需要两个月的时间。在这两个月的时间内,秦宗权随时都可以结束自己的生命。当然,前提是秦宗权有勇气自杀。
刘鼎在陈州落榻的地方,是一座叫做洛神赋的庄园,传说是曹植居住过的地方。陈州一直都处在对抗淮西军的前线,必须将每一分的资源,都用在军事上,所以,陈州城内的建筑,是非常简陋的,即使是作为神话传说的洛神赋也是如此,庄园中能够用来做军事用途的物料,基本上都被拆走挪用了,整个庄园显得非常的空旷,六百多人地鬼雨都穿梭其中,一点都不觉得拥挤。
当刘鼎回到洛神赋的时候,李怡禾和朱有泪正在研究前方送来的战报。
这是韦国勇从前方送来的战报。
张铎正在更新地图上的标志。
从军事地图上的标志来看,鹰扬军各个方向,都又向前压缩了一步。
自从三月一日开战以后,总的来说,鹰扬军进展顺利。
从许州向南进攻的飞营,已经成功地占领了城(今河南河市)。
城是蔡州北方最大的城镇,也是最强有力的军事据点,淮西军在这里驻扎有两万人的兵力。本来淮西军以为凭借城的坚固城墙,可以防御至少三个月地时间。但是,在鹰扬军的猛攻下,他们仅仅是防守了三天,就不得不溃败了。
杨鹭飒调任骁骑营指挥使以后,刘虎接任飞营指挥使,他一心想要建立属于自己的功勋,因此一早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