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甲申天变-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面对集结起来的这支武力,李四在做最后的动员。
    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更狗血,尽可能煽动人们的热血:“这几个月以来,大伙屁的事情也不做,吃的是肉喝的是油,是谁象供奉祖宗一样养活着你们?是村子里的乡亲们!”
    和卫所缺食少衣的窘迫相比,这支武装力量的生活水平确实太高了。
    “自己伸手到裤裆里摸摸,看看是不是比蒙八旗少个卵子?”李四站立在土丘之上,不屑的说道:“少个卵子的软蛋赶紧滚蛋还来得及,待会真到了出力的时候,别怪我李四手黑……”
    各村中富户在旁一再地允诺赏格。有了新衣服买地起胭脂花费地女人们象看英雄一样注视着这群手持胡叉地汉子……
    下面户村队地家伙们哪里见过如此煽情地场面。通身地热血都涌上了脑袋。齐齐呼喊:“杀。杀。杀……”
    几百柄胡叉硬是摆出了笔挺如锋地硬架势。身后背着地长刀挺立如临。李四心里忽地就是一热:一点点地经营布置。终于等来了这个开始地时候。
    处身与这个斑斑汗青之下地民族魂魄面临危急存亡地时代。李四从来就没有想过要躲避。时时事事都在围绕这件事情做处心积虑地准备。真到了检验地时候反而轻松了。哼唱着不成调地小曲儿:“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地有……”
    对于即将到来地战斗。早就在心里推演了无数次。村外六里两丘夹道。土丘上野林密布。正是设伏地绝好地点。只不过以前地假想敌是入关地建奴。现在是蒙八旗而已。
    埋伏好地汉子们还是紧张地了不得。兴奋之中夹杂着一种被人视为英雄地渴望。一张张热切地年轻脸庞都红地怕人。偷眼看看李四地从容惬意。也就镇定了许多。
    毕竟这位活财神是神一般的存在,他都不惧别人还怕个毛?何况京营的精锐弹指之间就可以到达,正是好汉子逞英豪的机会哇。
    相对于年轻人的紧张和兴奋,老行伍出身的路丙寅看不出什么和以往不同的地方,这位弓箭教习师傅和李四肩膀挨着肩膀,甚至装好了一锅子烟:“兄弟,不是我多嘴,我怎么瞧着眼下这一仗是你早就准备好要开打的?难道你早就料到蒙八旗的狗东西们会入关?”
    何止蒙八旗?用不了多久,整个满清都会打进来,到时候,满清的八旗,汉八旗啥的到处都是,而不远处的北京城就是这场风暴的核心。
    “天下乱象已成,咱们不能做肥而无力的羔羊,早就应该有所准备的。”李四很有技巧的说道,看似是在回答老路,其实在把话题岔开。老路是老兵油子了,这种事情不可能蒙了他的眼珠子,最好还是模棱两可。
    “兄弟,说句打嘴的话儿,不管是蒙古鞑子还是建州鞑子,都凶残的紧,在开战之前你应该把村子里的乡亲们都撤进山里的。”路丙寅端着烟锅却没有打火:“你这么干要么是有十成十的把握,要么就是在赌。你这赌注下的可有点大了,咱们身后聚集的老人娃娃可不少,万一咱们败了,将来可就……”
    “大明朝已经无路可退了。”
    还是答非所问,还是模棱两可。路丙寅说的眼下,李四答的是时局。凭借自己手上的这点力量,硬是要说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取胜那是胡扯,时间的紧迫和局势的糜烂也容不得等到那个时候。
    “这里就是大明的门户,门户都破了,根本就没有防守的必要,只能让看家的恶狗上去撕咬,我们就做中华的看门狗吧。”李四咬牙切齿的说话:“我就是要让大伙破釜沉舟,就是要让所有人无路可退,咱们已经退让的太多了。这一次若是不胜,你和我,还有这片土地上的所有人都无路可退。”
    满清一进来,易我衣冠改我宗庙,整个民族的血气都没有了。
    明月清空饮泪,长风万里当哭。
    到时候,遍地腥膻,想找个哭的地方都没有了。
    既然来到这个时代,就要改变这一切,至于结果就要看个人的能力了。
    民族兴亡时候,忽然多出一只蝴蝶,蝴蝶翅膀下是微不足道的波澜还是怒吼的风雷,最先要过的就是眼下这一关。
    如果不能掀起滔天巨浪,这只蝴蝶根本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来了。”
    嘈杂的人语声渐渐传来,隐伏在林中的众人登时就止了声息,一个个屏气凝神的捏紧了手中刀叉,身上的腱子肉都蓄满了力道……
    扮演博望坡上诸葛亮的李四也站起身子,装出来的镇定从容也少了几分:娘的,还是没有大将风范呐……
    转过一片连绵的土丘,忽的涌出几百人。
    这些人跑的气喘吁吁,不住回头观望,那情形象极了被豺狼追赶的兔子。
    “是潮河所退下来的溃兵。”
    正文 第十六章 跟四叔好好干(今天还有更新)
     更新时间:2009…9…18 9:36:09 本章字数:3487
    蒙八旗这次入关大抢确实有些意想不到,前不久才掳走了几十万人口和更多牲畜,那么多的资材应该够关外的鞑子过冬了,想不到这才几个月的光景就又来抢掠。
    几个月之前的那次抢掠是皇太极长子豪格带队,一直打到了山东境内,然后带着大批的牲畜米粮和人口绕大半个圈子,擦着京城的边儿招摇而去,硬是没有人敢于阻拦。
    原指望得了甜头的鞑子能安稳一阵子的,不成想这么快就又卷土重来。
    和上次一样,倚为京师门户的密云后卫象征性的抵抗之后就散了个干净。
    密云后卫都不敢死磕,小小的潮河所就更没有胆量硬拼了。
    本想收拾收拾做个样子抵挡一下也就罢了,不成想敌人来的极快,顾盼之间前锋已在眼前。
    鞑子的凶狠大伙的心里都是有数的,又是这么的来势汹汹,干脆连象征性的抵抗的念头都要放弃。
    偏偏所里驻守着个杨廷麟,这个死读书读死书的腐儒还硬着脖子说什么“主动出击,击败胡虏”的屁话。
    鞑子是好打的么?
    要是鞑子真的这么容易就能击退,大明朝也不会走到今日这步田地。
    这个杨廷麟挂着个七品侍讲的头衔,有职无权的典型,说起来比所里的千户大人还要低一级。可是大明讲究的就是以文驭武,四品的武人不如七品的文官。何况人家是是东宫的读官,算是太子的老师,太子一登基说不准就能入阁呢。这次奉命巡检,刚好撞上蒙八旗入关。
    满脑子忠君为国地杨廷麟坚决反对退避。一意督促和敌人决战。
    一战之下。折损近百。从来没有见过血地杨廷麟虽是吓地面色发青。终究还有些文人地风骨。拔出装饰用地宝剑大呼酣战。所里地兵油子可不理会他这一套。发声喊就退了下来。
    败兵如潮。读遍圣人文章地杨廷麟再也约束不住。被敌人咬着屁股一路狂奔败退。一路上不断有附近逃命地乡民加入。败退地队伍反而愈加壮大了。
    两丘相夹。道路愈窄。宛若倒置地喇叭口形状。李四曾无数次地在这一带走动。绝对是打伏击地最好战场。几个月来一直在默默为即将到来地战乱做准备。尤其是村外地喇叭口地形。一草一木都了然于胸。何处逗引何处埋伏。甚至弓手在何处射箭。冲锋在哪里发起效果最大都计算地精确无比。
    由于路径陡然收窄。慌乱地人群顿时挤在一处。吆喝谩骂声中争道抢路。那些个体衰力弱地跑地口鼻喷血。一个筋斗栽倒就再也没有力量站立起来。眼睁睁看着斜拖马刀地蒙古人追赶上来……
    百十名蒙古健卒被狭窄地道路拉开。整个侧面都暴露在李四面前。
    梳着数条发辫的蒙古兵只有少数穿着轻便的皮甲,多是穿着皮袍,更把皮袍撸到腰上,露出健壮的上身,手中弯刀微微往后斜拖,摆出最标准的劈砍姿势急追……
    “啊……”锋锐的马刀轻快的割开肌肤,殷红赤艳的血花触目惊心。无路可逃的人们惊悚的看着鲜血如污水一般流出,发青的肠子淌出体外,只能发出一声无助的惨叫。
    第一声凄厉的惨叫陡然响起,盖过嘈杂的人声之后噶然而止。
    急促的喊杀声响起,濒死惨叫此起彼伏,一片片血色在人群中绽放……
    “鞑子追上来了……”
    正慌慌拥挤的人群顿时炸营,互相推搡着,试图逃离。
    “兄弟,是时候了……”究竟战阵的路丙寅知道眼下就是最后的攻击时机,只要一轮箭雨,就能让猝不及防的蒙古兵伤亡过半。
    同胞的死伤极大的刺激了埋伏在上头的汉子门,小梢张弓早就拽的满满,控弦的手指引过分用力而变的青白。崇尚轻甲快捷的蒙古人不会有很厚重的装甲,所以大家都舍弃能够轻易穿透皮甲的燕尾箭和透甲锥,直接上能给敌人造成大创伤面的鱼尾箭。
    一向心慈面软的李四面色如铁,死死盯住百十步之外的屠杀,看着在人群中挥舞马刀的蒙古兵,看着在绝望中四下奔逃的同胞,却迟迟没有下达攻击的命令。
    此一战,是以多战寡,以有心算无心的伏击战,目标是全歼这股深入的骄纵蒙古兵,而不是击溃他们。
    只有等敌人再突进三几十步,才能完全切断其退路,进而一网成擒以竞全功。
    三十步的距离对于奔突的骑兵而言,不过是眨眼的功夫。
    “杀,杀死这群狗日的。”眼看着后面的骑兵突入喇叭口,李四猛然大吼。
    本想王霸气十足的震天狂吼,可是声音却象是从胸腔子里硬挤出来的一样,完全走了调透着让人令人窒息的肃杀,和往日嘻嘻哈哈老好人的模样大相径庭。
    正纵马砍杀的蒙古兵整个侧面都暴露在箭雨之下,准备充分的首轮齐射突然发难效果显著。鱼尾箭箭簇宽广如刃,破空声更锐,精通骑射经验丰富的蒙古健卒闻音而知警,急忙俯下身子。
    奈何这轮箭雨毫无征兆,所有的闪避动作都嫌太迟,登时就有三几十人中箭扑倒。
    “再射……”三指松处,弓渊颤动,矢已离弦。
    斜下方一名裸了膀子的蒙古兵如受大力猛撞,肋间已然中箭,鲜血登时淋漓而下。方一抬头,又是一箭飞至,正中颈项下肩窝上的位置,泵出的血泉飞起老高,拉长了声调惨叫半声,后半个音符已经被涌进咽喉的血液淹没……
    三箭三中,同样经验丰富的老弓手路丙寅好似刚刚找到感觉,不紧不慢的引弓捻箭,好似是在狩猎偷瓜的小山猪一样从容不迫。
    “路涧,快动手……”
    闻声而起的小路一蹿而起,率叉子队顺势下冲,堵住敌人后路。
    道路狭窄,动转不灵,很难集结成有利的战斗队型。整个侧翼都在箭雨覆盖之下,后路又被堵住,也意识到其中凶险。不约而同的纷纷靠拢,准备与叉子队近战。
    “咱们要胜了,很简单么,嘿嘿。”老路笑呵呵的射死一敌,很轻松的对李四说话。
    虽然真正的战斗才刚刚开始,可是手持铁叉的己方占据人数上的压倒性优势,又有地形的便利,更有相当数量的远程弓箭支援,仅剩下的几十名蒙古兵还大多有伤在身,瞎子都能看出胜利仅仅的时间问题而已。
    每一个手持马刀的蒙古兵都要面对一个甚至更多的三人合击战阵,除少数极其悍勇的能够挥舞马刀勉强支撑之外,大部分都被路涧率领的叉子队干净利落的解决掉。
    战斗顺利的出奇,刚刚还不可一世的蒙古八旗兵转眼之间已经死伤殆尽,不过片刻功夫,路涧把十几个俘虏归置妥当后过来报捷:“四叔,鞑子很容易打的么,嘿嘿。”
    “哼,你知道个屁,真正的建州甲兵可厉害的紧,你以为老子当年的对手就这么稀松?就你们这俩下子不是八旗甲兵的对手!”老路踹了得意洋洋的儿子一脚:“要不是你四叔准备的周全,哪里胜的这般容易。”
    骂归骂,胜利却是实打实的,每个人都兴奋的孩子一样,一张张年轻的脸庞上都是满满的骄傲。
    战场建勋,保家卫国,可不就是每一个热血男儿的梦想么!
    “这些俘虏咋办?是不是由四叔亲自押解进京?我也想跟四叔去京城呢。”
    全歼来犯之敌,在什么时候都是值得骄傲的英雄事迹,把这些俘虏献给朝廷,封赏指定是少不了的,说不准还能讨个一官半职下来。路涧这样的热血少年最是眼热这种事情。
    “杀了,全都杀了。”李四铁着脸,面色狰狞的可怕。
    “全杀……杀俘不祥吧……四叔”
    真刀真枪打杀的时候只要有一腔热血就足够了,真要屠杀这些已经放下武器的敌人时候,路涧心里没来由的就是一颤。
    “还是我来吧,你小子还不明白真正的打仗是什么样子呢。”经历过无数次生死搏杀的老路第一次没有对儿子动粗,而是语重心长的子说道:“你以为蒙古八旗过来的只有这么点人?真正的战斗还没有开始呢。咱们的兵力本就少的可怜,真要到了生死相博的时候,绝对不能再分出一部分照看俘虏?儿子,打仗讲究的就是你死或者我亡,想别的玩意儿屁用没有,跟着你四叔好好学吧,遇事多想多准备……”
    再次求票求收藏,新书真是艰难哇,今天还有两章答谢读者。
    正文 第十七章加更一章,今天还有更新(求票)
     更新时间:2009…9…18 9:36:09 本章字数:2688
    还差一个名次就可以上榜,加更本章再次拉票,今天的更新没有结束,晚上还有更新,谢谢诸位看官捧场。
    “鞑子都死了?”
    战斗进行的顺利之极,甚至让人不敢相信。跑的肺腔子都要炸开的潮河兵终于有了喘息之机。
    由于剧烈的奔跑,千户大人(千总,以下类同)的胖脸已经成了猪肝一样的酱紫色,好容易喘匀了一口气,火急火燎的大叫:“赵丰年钱慕贤,赶紧给我找匹马过来……杨廷麟杨大人也要马……”
    赵丰年钱慕贤二人分别是所里的副千户和镇抚,随着千户大人不要命的一路逃窜,究竟退出来多少路程谁也说不清楚,跑的腿软筋麻。忽的前路被阻,登时脑袋就是嗡的一声,以为被敌人给堵截了。想不到忽的就出来股子民练,嘁哩喀喳的把追赶的蒙古兵砍杀干净,真是喜出望外。
    幸亏鞑子在这里吃了亏,要不然脑袋瓜子能不能保住还在两可之间。
    “大人,此地官军有五七百人,小人这里也有附近几个村镇的民练,合计千五还是有的。稍加整顿当可迎敌……”
    虽然是有心算无意,又占据了数量上的绝对优势,刚才胜的并不是很光彩。但是很顺利的解决了突进的百十个蒙古兵也让李四说话有了分量,同样数量的大明边防军好不是被百十个蒙古兵撵兔子一样的追着跑?
    “你就是这里的民练头子李四?”
    关于开办民练,其实朝廷早在八年前就有明旨。明朝最根本的军事制度就是卫所制,号称拥兵百万而不耗朝廷一粮一钱。到了如今卫所制早就名存实亡,再加上崇祯朝的财政已经在崩溃的边缘(其实是早就崩溃了),根本就拿不出钱来组建新的军队,只能让百姓组团自保。
    民团(民练,为了行文的方便以后称民团)很快就建立起来,不过有意思的是在战乱频发的北方基本见不到民团的影子,而在相对安定的江浙一带,民团反而得到蓬勃发展。
    出现这种奇怪地现象其实一点也不奇怪:急需民团地地方早就穷地掉渣。人们自己地肚子都填不饱了。哪里还顾得上其他。而没有被战乱波及地江浙一带织造业发达。很多大丝商有能力组建民团。总之。有钱有粮才能谈得上民团。
    随着局面愈发糜烂。年初地时候。朝廷再一次明令地方组建民团。只因为北方已经乱地不可收拾。所以民团比较罕见。
    “是。”
    其实千户大人早就猜出了李四地身份。
    这些人手中地小梢张弓就是从自己手里流出去地。千户大人心中有数。如今各地卫所都在做私卖军械地勾当。不要说是小梢弓。就是手铳也流出去不少。这些都是半公开地秘密。也不怕有监军职责地杨廷麟知道。
    “这位李……李四说地不错。”杨廷麟不清楚该如何称呼李四:“小小民团就能斩杀敌虏建勋与阵前。不如与他合兵一处。摧敌锋芒当如反掌之易……”
    正式的边防军被追的象鸭子一样,还需要民团来解围,千户大人却一点也没有感觉到脸红。要说脸红也应该密云后卫的老爷们先脸红去,整个密云卫都跑的没了影子,小小的潮河所就更不怕丢人了。
    “杨大人别被这些乌七八糟的民团蒙住了,他们不过是以地形之利打伏击而已。不过小小战果就真是无敌虎贲?”潮河千户拍拍屁股:“敌人的主力如何凶残杨大人也是亲见过的,整整一个牛录的满洲甲兵,加上他们的奴兵足有千人,距此最多只有多半天的路程……”
    一想起满洲甲兵的凶悍,寒气从杨廷麟脊梁升起,忍不住的打个寒栗。终究是受了几十年的圣人教诲,骨子里的气节还是有的,勉强压制心头惊慌摆出大义凛然的架势:“如此一路败退,置生民与何地?置朝廷威严与何地?难道我大明官军连地方民团也不如?当趁此新胜之威,迎头痛击来犯之敌……”
    有民团这场算不得胜利的胜利的虚火支撑着,再有杨廷麟大义凛然说些精忠报国的话儿,经过一番悬红挂彩之后,潮河所的溃兵终于奋起一丝似有似无的血勇,准备稍微抵挡一下。
    卖命死拼和鞑子杀个你死我活从来就不是大明官军的风格,也没有人想过真的去为大明朝尽忠。每一个败兵心头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先假模假样的摆个迎战的架势,看情形不好还是要撒腿跑路的,十几年来一直就是这么过来的,也没见大明朝就真的亡了。
    从古北口入关,经过密云、怀柔、顺义一路烧杀抢掠,转道通州然后摆开攻打京师的架势。等到大明勤王的兵马一到,立刻奔平谷,带着抢掠到手的钱财人口从将军石一带退出大明的实际控制范围,这是鞑子一贯的作风,估计这一次也不会例外。
    就是通过这样简单的把戏,满洲人伙同蒙古人已经反反复复剪了大明朝十几次羊毛,无非是损失些人口钱粮而已。就算是关外的蛮族胃口再大,也不敢存了一口吞下大明朝的心思。
    每逢蛮族来抢,官军是退让,已经成为惯例。
    潮河千户大人半真半假的约束部下,勉强摆开迎击来犯敌人的架势。李四也再次派出精壮打探,杨廷麟则把战局的大致情形详细解说。
    这次入关大抢是以朵颜部为主力,敌军主力是朵颜左翼旗,战兵和奴兵大约有三千上下。破开密云后卫之后,蒙八旗立刻成扇面分开,四下出击抢掠。攻击潮河所的敌人大约有千二上下,战兵奴兵各半……
    “蒙八旗战斗力如何?”
    “蒙人兵丁煞是凶狠,多为悍不畏死之徒……”对于蒙八旗,心有余悸的杨廷麟大为恐惧,只是内心深处报效朝廷的腐儒思想支撑着还不至于落荒而逃。强力掩饰心中的惧怕说道:“以我之愚见,当先避其锋芒……”
    “蒙人早不复其先辈的血勇,我看也就是寻常而已。”经验老道的路丙寅撇撇嘴:“只要咱们准备充分,也不惧什么蒙八旗。也只有满洲八旗的甲兵是真正的战力卓绝悍不畏死,当年老子差点被满洲甲兵砍了脑袋,要是遇到需提起十二分的小心。”
    “嘿嘿,虽没有见过蒙八旗的真正战力,想来也不会强的到哪里去,否则成吉思汗的子孙也不会堕落到成为满洲人的鹰犬。”李四咬着后槽牙,发狠一般的说道:“咱们就碰碰他们……”
    “四叔,这一回我打前锋,咱们这些汉子都是最能战的。”保家卫国的英雄壮举总是能让少年人的血最先烫起来,路涧颇有几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豪气。
    “这一回我只要跑的最快的,最能战的留待后面……”
    正文 第十八章 利益和野心的结合(第四更)
     更新时间:2009…9…18 9:36:10 本章字数:3091
    天有些冷,还起了风,羊毛卷儿一样的云层逐渐汇集起来,也不知道会不会下雨。
    “好像要变天了。”从来也没有离开过草原的苏纳大贝勒很不习惯关内的天气,看着身边年轻的爱新觉罗叶克舒,眼神中满是慈爱:“朵颜部的小鹰翅膀硬了,懂得自己飞出来找羊肉吃了,哈哈……”
    “这次入关一定要把动静闹的大些,要让天下人都知道我是最能干的。”十七岁的爱新觉罗叶克舒脸上满是炽烈的狂热,好像全天下已在掌握一般的意气风发。
    “小叶克舒,其实天下人是否知道你一点也不重要,关键是要让你的那位皇阿玛知道你是所有皇子中最能干的……”苏纳大贝勒笑的象草原上的肥狐:“这对你、对咱们朵颜部都有好处。”
    大清皇帝皇太极早已数次表达过要立储的意思,和所有的兄弟一样,身为皇四子的叶克舒对太子的位子早就眼红心热。按照满洲人的传统,皇子间的夺嫡最是血腥惨烈,胜者得到一切,败者万劫不复。
    而叶克舒的父辈早就印证了这一点。
    皇太极此时尚有八个儿子,最有实力也最有资格的当然是已经三十五岁的长子豪格。但是出于某种原因,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