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红星传奇-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五万元交后勤司令部,这傅山的画倒也珍贵,我收下了,麻烦政委交给黄文虎带回去,给唐星樱收着。参谋长抓紧完善作战计划,蔡主任在师部守着,督促部队加快行动。政委去医院看望林大姐母子吧,我要思考部队具体行动,大家不要打扰我。”说完,就坐到地图前,摸出烟来,边吸边思考问题去了。
蔡中看刘一民的样子心疼不已,给他泡了一杯浓茶,端到他跟前,就和其他人一起离去了。
直到胡底来报告说,幸不辱使命,已与日军石家庄驻军完成交易,将笠原幸雄少将等日军被击毙的少将、大佐、中佐、少佐的尸体,总计卖了二十万块大洋,刘一民的心情才好转起来,拍着胡底的肩膀连说好样的,以后这类生意统一归你管理。
说得胡底心里怪不好意思的,好像自己的专业都被师长忽略了,他似乎只记得卖日军高级将领的尸体了。
刘一民心情好了,师部的干部们的心情自然也就好了,各部门的干部们6续来报告各自工作的进展情况。
吴征报告,火车已准备就绪,随时可以运送部队。先转运的是娘子关方向的部队,然后再转运晋中方向的部队,最后是太原的直属部队。
刘一民告诉他,去和参谋长联系,今天晚上就开始转运,炮、马都要上火车,加快运兵度,缩短部队行军路程。
蔡中报告说,各部队已经做好出准备,借群众的东西已全部归还,厕所随时掩埋,给房东的水缸都挑满了水,院子也已打扫干净,标语也已张贴完毕,正等待出命令。
刘一民要蔡中通知各部队政工人员,进行详细检查,务必让老百姓满意。另外告诉他,今天晚上就可以转运部队了,太原守军和师部最后走,要他亲自去检查直属部队的撤离工作,既要保密,又要让太原老百姓感受到八路军和老百姓的鱼水关系,走要走得让老百姓念念不忘。
蔡中走后,刘一民见到了一个老朋友。
陈敬棠自从在西安见过刘一民后,认为遇到了自己一生中的知己,牢牢记住了刘一民说的话。回到山西后,多次向阎锡山汇报,建议与陕西建立贸易关系,互通有无。
阎锡山对陈敬棠是很信任的,他的汇报对阎锡山震动很大,直接促成了山西对陕西经济建设的支援,最起码对运往陕西的设备没有留难。
日军攻占太原时,陈济棠想起刘一民的嘱咐,不但自己带家人随阎锡山撤退,而且也动员了忻县、阳曲、祁县、平遥、太谷的一些大商家提前撤退,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损失。
得知刘一民率军东渡黄河,在祁县消灭了第五师团主力,陈敬棠就急着想见刘一民,无奈战乱之中,行动不便。直到刘一民收复太原,全歼察哈尔兵团,阎锡山回到了太原,陈敬棠才得以赶回太原,来见刘一民。
老朋友相见,刘一民自然很高兴。谈了分别后的情况后,刘一民一家三口陪陈敬棠吃了顿饭。
席间,刘一民劝陈敬棠全家转移到陕西去,利用自己的学识,在陕西为抗战做贡献。不行的话,也可以随自己部队行动,将来为根据地建设贡献力量。
陈敬棠摇摇头,说到:“我老了,已经是风烛残年了,不愿离开山西了。日寇再来,我就随同阎长官与日军周旋。日军虽然残暴,但我陈敬棠不怕死。我不能扛枪打仗,但我可以利用自己的薄名,动员乡亲们起来与日寇搏斗。我这次来,是有一事相求,请刘将军务必答应。”
刘一民忙问什么事,尽管说。
陈敬棠拿出自己编的《三十年来山西六政三事与村政之过程及期概要》、《忻县古迹名胜诗文录》,交给刘一民,说是请刘将军雅正。然后,就拉过身边的孙子陈福明、孙女陈梅生,对刘一民做了介绍,希望刘一民能够批准他们加入八路军,奔赴前线抗日。
刘一民一看,这陈福明、陈梅生都长的眉清目秀,一副大家子弟的样子,想想历史上他们都陪伴陈敬棠赴难而死,心里就很感动,一口答应。交待李小帅带陈福明去找李成毅报道,进行新兵训练。陈梅生就留在唐星樱身边,由唐星樱负责教导,随后可以到钱副参谋长那里从事信息分析工作。
见刘一民如此安排,陈敬棠也很高兴,把拿来的老汾酒打开,和刘一民结结实实喝了几杯,然后又抱着小政和亲了几口,掏出一块玉佩给孩子带上。
刘一民知道这陈敬棠的礼物都是异常贵重,哪里肯要?一把从孩子脖子上摘下玉佩就塞到陈敬棠手里,请他务必收回。
陈敬棠叹了口气说:“不满老弟,这玉佩确实很珍贵,也是羊脂玉雕刻成的,当年家父花了几万两银子才得到的。不过现在是抗战时期,我老汉随时都可能死在战火中。与其将来落入日寇手里,不如你替我保存。将来抗战胜利后,我如果还活着就啥也不说了。如果我死了,你可以让福明、梅生他们带着你的儿子,拿着这玉佩,一起到我坟上烧个纸,告诉我一声,我老汉也就满足了。”
说的刘一民心里也是一片悲戚,知道陈敬棠这是来向自己托孤的,就不再推辞。两个人倒上酒,又慢慢喝了几杯,这才告别。
晚上,就在教导师上下忙着秘密集结部队,准备东进的时候,邓颖、蔡畅、贺子珍奉中央命令,赶到了太原,慰问取得太原大捷的教导师。
好长时间不见,战友们都是欣喜异常。刘一民一家三口更是激动,唐星樱拉着几个大姐的手不松,简直象出嫁的闺女见了娘亲一样,说个不完。小政和也是乖巧,在几个大姐的怀里滚来爬去,奶声奶气地不停点地喊“阿姨抱”,逗得几位大姐嘴都合不拢。
晚上的饭菜很简单,每人一碗猪肉、萝卜、白菜、粉条、豆腐炖成的杂烩菜,两个馒头,一碗小米稀饭。
蔡大姐性格好,吃饭的时候说起在成都刘一民请她们吃川菜的往事,还说刘一民不老实,带着唐星樱、赵小曼请她们吃饭,明明是自己掏腰包,还说是七军团女战士请客。搞得她回去好长时间心里都过意不去,直到刘一民和唐星樱结婚,才想着怕是她们两口子有意请客。
这一说,刘一民就直喊冤枉,说自己那个时候可老实了,根本就没有敢想娶唐星樱那么美丽的姑娘的念头。只是想请老大姐们吃顿饭,慰问一下长征中历尽千辛万苦的大姐们。
蔡大姐马上就追问,当时不敢想,现在是不劳大了,身份高了,见的姑娘们多了,就敢想敢做了?刘师长可是全国人民都尊敬的大英雄,提起刘一民三个字,哪一个中国人不伸大拇指?可不能被繁花迷眼,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那样,同志们都会失望的。
不等刘一民开口,唐星樱就说:“请大姐放心,刘一民同志久经考验,是一个无比忠诚的革命者。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只是别人强加给他的,目的就是挑拨离间。他本人绝不可能有丝毫不健康的想法的。再说,有我和儿子在,借给他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
蔡大姐满脸都是笑意,连说有小唐这样美丽聪慧而又立场坚定的妻子,是刘师长几辈子修来的福气,相信我们的大英雄能在鬼子面前打胜仗,自然也能在敌人的挑拨离间方面打胜仗。大英雄都是在血海中滚出来的,哪里会怕那些雕虫小技。
吃过饭,由于教导师很快就要离开山西,时间紧迫,刘一民就让蔡中陪几位大姐到野战医院去看望伤员,让罗荣桓接受林枫同志带来的干部团,让吴征点验大姐们从西安带来的药品、弹药、人民币,准备运往山东。自己埋头写信,把部队要袭取天津,然后由天津南下,在山东建立根据地的作战计划,详细向中央和总部报告。
等邓大姐她们从野战医院回来,刘一民把信交给她,把要去袭取天津的计划大致给她讲了一遍,告诉她为了防止日军截获电报,采取了严格保密措施。请邓大姐无论如何把信转交主席、周副主席和朱彭二位老总。同时,又告诉邓大姐,教导师正在秘密集结部队,她们不能在太原久留,防止日军对太原进行空袭报复,她们今天晚上在太原休息一下,明天可以到晋祠游览一下,明天晚上就必须离开太原,南下晋中,与朱老总会合。
三位大姐都是老红军出身,自然知道什么是军机大事,什么是出敌不意。因此,也不责怪刘一民,而是把**、周恩来、陈云等人给刘一民的信拿了出来,让刘一民自己看去。
贺子珍把带来的**手书的岳飞《满江红》交给刘一民。
刘一民一看,主席的草书龙飞凤舞,力透纸背,诗意字锋直欲喷薄而出,心内好生喜欢,奉若至宝。
邓颖也带来了周副主席用小楷书写的诸葛亮《出师表》,字迹工整,笔笔藏锋,看得出是周副主席用心书写的。想想历史上周副主席一生对党和人民无比忠诚,光明磊落、高风亮节,这篇《出师表》可以说是他难得的墨宝,一定是考虑到自己喜欢字画,才特意写给自己的。
刘一民心里感动,连声道谢,请各位大姐早点休息,明日他无论如何抽时间陪大姐们在晋祠游览一下。
见刘一民要告辞,邓颖拦住他,告诉他这次带赵小曼和晶晶回来,主要是考虑到她们两个对教导师熟悉,又都是党内文化程度较高、久经考验的女干部,到了山东一定能够挥作用。至于她们和刘一民的感情纠葛,中央相信刘一民自己能处理好。本来是不打算派她们回来的,考虑到党内干部缺乏,特别是象她们这样资历的女干部尤其缺乏,为了经营山东,从我军展和对敌斗争的大局考虑,才把她们派回来的。希望刘一民自己把握好度,身为党的高级干部,要有高级干部的修养,洁身自好。至于陈瑶光,中央不担心,我们的刘一民要是连这点考验都经受不住,那不成笑话了?
刘一民苦笑着说,这完全没必要,他有妻子有儿子,心思又都在打仗上,哪里会可能生那么多的儿女私情?请中央放心,到了山东后,赵小曼和晶晶都要独当一面,不可能把她们留在身边的。包括唐星樱,也要履行她的职责,为党工作。
邓颖这才点点头,让刘一民回去休息。
第二天,刘一民看看部队转运进展顺利,蔡中、曾中生、吴征指挥的也都井井有条,就放下心来,带着唐星樱、赵小曼、晶晶,陪着三位大姐在晋祠转了一下午,把晋祠风物详细讲解一遍。
晚上,刘一民送三位大姐南下晋中。告别的时候,贺子珍对刘一民说:“主席要我告诉你,抓住时机,在山东放手展,力争控制全山东。有可能的话,还要兼顾周边地区。不必要理会蒋介石可能的限制和指责,独立自主展自己。”然后又似笑非笑地悄悄地对刘一民说:“我不相信我们三个年轻美丽的女红军战士斗不过一个宋美龄的义女。”
刘一民哭笑不得,连声催促大姐们抓紧赶路,几个大姐这才依依不舍地告别。
送走邓颖等人后,刘一民与林枫率领的干部团见了面。
林枫是黑龙江望奎人,原名郑永孝,曾任北京大学工学院党支部书记,北京市委书记、天津市委书记,**同志秘书。他今年31岁,长的敦敦实实的,是一个知识分子出身、历经考验的干部。
见了刘一民,林枫报告了自己的工作经历,说明了中央交给自己的任务是到山东帮助教导师做好根据地建设工作,服从刘、罗长指挥。
刘一民想想这些老革命家历史上都是九死一生,建立了丰伟绩,现在成了自己的战友,随自己去山东开辟根据地,心内豪气顿生,对干部们挥挥手,大声说道:“没有时间让同志们休息了,我们要到山东去,在山东建立起强大的根据地,为我们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建立新中国奠定基础。这个战略行动意义重大,我愿和同志们一起,为实现交给我们的光荣任务而努力奋斗。”
说完,刘一民就命令干部团全部武装起来,随政委行动,向繁峙进军。
这天晚上,刘一民率师部悄悄离开太原,乘火车北上繁峙。
刚刚生产的林月琴,被战士们用担架抬上了火车,随罗荣桓一起行军。
罗荣桓怕带着林月琴行军,会拖累部队,原想把林月琴留在后方,待孩子大一点再去山东团聚。但刘一民执意不肯,说是嫂子随大部队行动,虽然累一点,但安全没问题,到了山东,四下都缺干部,还可以帮助工作。罗荣桓想想刘一民说的有理,自己又何尝舍得与妻儿分离,就同意带着走。
这林月琴老红军出身,什么苦没受过?千不怕、万不怕,最怕的就是部队把自己撇下,让自己掉队。这一听要带着自己走,立马就要从担架上下来,要走着去车站。慌得陈同、任莹忙劝她过几天就可以骑马行军,她这才躺上担架,让战士们抬上火车。
与林月琴的心情不同,此时的唐星樱却是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因为她现赵小曼和晶晶两个自从见了刘一民,没人的时候,就一左一右护着刘一民,好像刘一民身边随时会出现危险一样!特别是赵小曼,总是紧紧地拉着刘一民的大衣不松手,似乎一松手,刘一民就会跑了一样。
唐星樱几次想火,但想想这两个姑娘也怪可怜的,自己又是领导,不能惹同志们笑话,就一直忍着。直到随她行动的陈瑶光见赵小曼和晶晶如此作为,也想学着往刘一民身边靠,唐星樱就再也忍不住了,直接掏出了小手枪指向陈瑶光,冷冷地说:“别惹我,我的忍耐是有限度的!”
晶晶心思灵动,见唐星樱对陈瑶光火,心里明镜一样,就掏出了一张纸,递给唐星樱。唐星樱一看,信上只有两行血字:“日思夜想,泪已流干。”看了看字迹,知道是赵小曼所写。至于赵小曼什么时候写的、晶晶又是如何得到的,唐星樱已经懒得去问,叹了一口气,收起手枪,心情复杂地看了一眼远处的刘一民,带着儿子上了火车。
这一夜,同蒲铁路北段异常繁忙,一趟趟火车载着大军北上。
从忻口到繁峙的公路上也是车水马龙,汽车、马车、骑兵、步兵、炮兵,都在连夜行军。
阎锡山已经得知教导师要撤离山西到冀南去,但是接到手下报告说这两天火车全被教导师征用,阳泉到太原、太原往北,都是火车连夜不断。判断是在运兵,但由于铁路线在教导师控制中,不可能靠近,也就无法判明运了多少兵、运往哪里去。
阎锡山本来还想给刘一民打个电话,联系一下,问问他到底要到哪里去。后来想了想,这教导师就是原来占领陕西的红七军团,势力强横,自己的几万残兵败将也招惹不起。那个刘一民又何尝把自己这个第二战区司令长官放到眼里,问他也是徒惹生气。管他往哪里去呢,只要是打鬼子就行。最好他把鬼子引得远远的,让自己的山西能获得一个喘息之机。
虽然这样想,但阎锡山还是放心不下,生怕刘一民变卦不走,就交代手下人严密监视刘一民的动静,如果刘一民离开太原就迅报告。
直到第二天早上,太原市民才现,除了满街的抗日标语外,八路军已走得干干净净,连个伤员都没有留下,才知道教导师开拔了。
接到报告的阎锡山,一边拍额称庆,这强横的刘一民终于走了,避免了前门驱虎、后门进狼的悲剧;一边下令召开晋绥军和山西行政干部联席会议,商讨太原守备问题。
上午九点,日军华北方面军新到的航空兵,出动150架飞机,对太原实施了多批次报复性轰炸。
由于日军曾经占领太原,华北方面军原临时航空兵团司令部留存有太原城的资料,因此日军轰炸目标准确,不要说同蒲铁路、正太路娘子关到太原段、飞机场、兵工厂、机器厂等军事目标,连阎锡山驻扎的原绥靖公署大院都都遭到了轰炸。气的阎锡山跳脚大骂小日本欺人太甚,刘一民在的时候不来轰炸,这刘一民一走,就来欺负我老汉,活该让刘一民都打死。
骂归骂,阎锡山知道自己拿日军的飞机没办法,严令驻守太原的晋绥军全体出动,赶紧灭火救人,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此时,太原城里已经是浓烟滚滚,哭声不断,无数的房屋被炸毁。好在此时太原城里并没有多少市民,大多数人在太原城破时逃出去后没有回来,加上收复太原后,教导师为了防止日军空袭报复,一直强调疏散民众,所以,日军的空袭没有造成太多的人员伤亡。可惜的是,名城太原,在这次空袭中,几乎沦为废墟,许多古老的建筑都被炸毁了。
据轰炸后统计,共有624人在这次空袭中遇难。
看到统计结果,阎锡山想想就后怕,要是刘一民不采取措施疏散群众,以太原的繁华和人口密度,那得死多少人啊?
痛定思痛,阎锡山严令山西各城镇驻军,务必立即疏散民众,以免造成更大损失。接着,阎锡山又给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和十四集团军司令卫立煌报,请他们来太原开会,商讨联合抗战事宜。
完电报后,阎锡山这才想起,即令刘一民不搬走那些工厂设备,在日军如此猛烈的轰炸下,那些设备一样不能保全。心里就对刘一民有点愧疚,想了想,还是又开了张50万元的支票,要秘书派人送给八路军总部,说明是对刘一民将军所率教导师的奖励。
处理完这些事,阎锡山就坐在椅子上一遍遍喃喃自语:“刘一民啊,憨娃啊,老汉是为你好,你可别生老汉的气,赶紧去把小日本的飞机炸了吧!算老汉求你了!”
听的身边的卫士都是忍俊不住,直想笑。
第二一五章 繁峙(一)
在白崇禧、张治中、陈诚的耐心劝说和建议下,加上受到教导师太原大捷的影响,在淞沪会战中已经尝到了采纳刘一民建议的甜头的蒋介石,终于下定了依托南京大量杀伤敌人有生力量、然后放弃南京、将主力置于日军攻击部队侧翼、随时威胁日军的决心。
蒋介石甚至想着如何才能把刘一民的教导师升格,直接置于中央指挥之下,用于长江沿线作战。后来还是宋美龄提醒他,别做那些无用,别不可能同意,刘一民不会愿意,就是他们都愿意,按照现在日军轰炸的密度,等教导师开到南京,不但南京已经失守,就是教导师长途跋涉赶来,部队能不能保持建制完整都成问题。还是抓紧做好部署要紧。
军委会随即下达命令,将已经岌岌可危、随时可能被突破的吴福线和锡澄线守军撤退。任命张治中为南京保卫战总指挥,调集约10万兵力,在南京周边建立防线,主力置于市区各要点,准备与日军进行巷战争夺。
张治中受命后,按照在西安与刘一民进行的战术推演,设置城防工事,保护后撤通道,并严令疏散南京市民和各国使领馆人员。用张治中的话说,要把南京变成一座军事要塞,除军人外,不留一个百姓。
担任南京外围守备任务的部队,按照张治中的命令,严格实行坚壁清野,转移民众,埋藏物资和粮食,口号是不给日军留下一粒米。
此时,太原大捷的消息早已传遍了世界。
美国、英国的报纸连篇累牍。地报道日军在太原打败、板垣征四郎剖腹谢罪的消息。美国的一家报纸大标题就是“皇军之胆板垣征四郎命丧黄土高原”,更多的报纸则大量搜集资料,报道消灭日军四个精锐旅团的教导师师长刘一民的事迹。
在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被彻底。打破后,美国政府的态度有所转变,开始关注中国,并加大了对日本的谴责力度。
新上任的近卫内阁外相有田。八郎被欧美国家的谴责声弄得头昏脑涨,将罪过完全归到了军部和华北方面军头上,与近卫相一起面见天皇,把目前日本在国际上的不利地位报告一遍。
裕仁天皇听后大怒,严令大本营快补充华中方。面军和华北方面军作战损失,督促关东军抽调精锐入关作战,务必消灭阻挡皇军前进步伐的抵抗势力。
于是,就在张治中争分夺秒赶修工事、准备作战的。时候,12月7日上午,在比历史迟了6天后,日军大本营终于下达了攻占南京的作战命令,命令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大将,指挥完成补充整训的上海派遣军第三师团、第九师团、第十六师团和第十军之第六师团、第十八师团、第一一四师团、国崎支队,在航空兵和水面舰艇编队掩护下,突破**防线,向南京杀来。
同日上午,获得了航空兵团和三个师团援兵、大。量补充兵的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寺内寿一大将,在北平召开了作战会议。
寺内寿一最近。总是做噩梦,梦里面总是梦见肚子上插着刀的板垣征四郎中将。
老鬼子寺内寿一被噩梦吓得魂飞胆丧,也搞了个仪式为板垣征四郎中将招魂,可惜,板垣征四郎中将的魂魄不放过他,每天晚上依然准时惠顾,在梦里与他相见。
寺内寿一大将几近抓狂,一遍遍在睡梦里对板垣征四郎中将狂喊:“杀死你的不是我,是卑鄙的**人刘一民。板垣君找我的不要,找刘一民的大大地好!”
可惜,号称中国通的板垣征四郎中将似乎听不懂他半中文半日文的狂喊,依然不已不休地纠缠他,弄得寺内寿一大将抓狂之下,竟然在迷迷糊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