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大军阀-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之奈何,如之奈何?”姜夔现在已经完全失去了方寸,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好。
“不如我们撤吧,撤向陇西,那还有我们羌族几十万大军,只要我们会和一定能杀破汉人的。”副将建议到。现在他根本不想什么杀退汉人,只想劝说姜夔退兵,只有这样他才能保命。
“好,好,我们这就退兵,快!”姜夔急忙说道,现在他也是只想保命了。
两人翻身上马,带着所剩不多还有战力的两万余兵士急急忙忙的逃出了营寨,向陇西方向逃去。
“哈哈,今日令明获如此功劳都有赖先生指点,令明多谢了。”回到城中,把一切杂事交给手下去处理,庞德十分兴奋的跑到了贾诩住处,向他报喜。
“文和在此恭喜将军了。”贾诩微笑说道。
“同喜同喜。”庞德说道。
“将军可把今日袭营经过与文和说说。”贾诩向庞德说道。
“是这样的……一直说了大半个时辰,庞德才勉强把事情说完。
“按将军说法,那姜夔率领两万余众逃向了陇西?”贾诩轻声问道。
“是的。”庞德点点头。
“将军何不乘胜追之?”贾诩笑着问道。
“不是某家不追,是在麾下兵士也是疲惫不堪,某家怎么忍心?”庞德低沉说道。
“将军却是疼惜麾下兵士。”贾诩听了庞德的话,眼睛亮光一闪而过,为将者能体恤部下,很不容易。
的确,在古代,许多将领都不拿麾下兵士当人看,为了功劳,就算是牺牲所有兵士都毫不犹豫。像庞德这样的将领确实不可多得,难怪贾诩也会屡次出言相助。
“将军可曾想过何时离开金城?”贾诩问道。
旁的一听,顿时有点愣神,是啊,自己就快要离开这片土地了。这几个月下来,使得庞德对这里十分眷恋,这是他严格意义上的第一次独自领兵,第一次面对如此大的压力,他的成功,有着金城众人对他的支持。
眼中泛着泪光,庞德说道:“主公来令那天,或许就是令明离开之日了。”
“将军可能带上文和,文和也想见见将军口中的主公。”贾诩笑着说道。
“没问题的,先生随着某件便是,到时某家自会向主公举荐先生。”庞德说道,就算贾诩不说,庞德也不打算让他离开了,这样的人才一定要向主公举荐才是。
第四十六章 战终结,宴宾客
“汉升,那姜夔真的会如主公所说从金城败退而来,还会经过夏河中游?”甘宁对刘氓临行前的吩咐感到不可思议。
“既然主公有命,我等何须多做他想,若是姜夔真的从金城败退下来,就必须渡过夏河。是不是中游,某家也不好说。”黄忠摇了摇头说道。
“那我等该如何行事?若是我那原班弟兄在,也没有这许多烦恼。”甘宁现在想起了刚出道时就跟着他拼死拼活的水鬼兄弟。
“无妨,我等就在夏河中上游埋伏,我想那姜夔一定急着与姜桓等人会合,必不会走远路,这夏河中游确实最有可能!”黄忠还是识地理的。
“汉升,河边设伏这一次不一定能尽全功,夏河狭长,但从对岸过河却十分容易。”甘宁不愧是跟长江打交道的人,一眼能看出很多事。
“此事某家也知道,但除了河边设伏地形有益外,其余都是一片平原,却是无处藏兵。”黄忠无奈说道。
“今夜某家带五百会水的兄弟先过河,把对岸船伐都征调一边,逼迫羌人自行做木筏过河,如此或可擒下贼首。”甘宁说道。
“此计甚妙,但不可尽数征调,还需留下部分,免得羌族起疑。”黄忠补充了几句,也同意甘宁的做法。
这也算是黄忠等人急行军,比姜夔逃命的速度还快上许多,夏河又离陇西郡城更近,所以甘宁才有充裕的时间来布置一切。
甘宁带着五百兵士过了对岸,虽说西凉荒芜,但靠水吃水的渔家还是有不少,甘宁一直忙到天亮才让手下把大部分船都开向四处,一来不给姜夔抢夺船只的机会,二来也能在夏河周围巡视,注视着姜夔会从哪出现。
黄忠一直等了一天,第二天夜晚才有探报传来消息姜夔的逃命大军已经来到夏河中上游部位。黄忠、甘宁相视一笑,巨大的渔网已经撒开,就等姜夔往里钻了。
“首领,这附近渔船甚少,只找到了近十只小舟。”副将苦涩的说道,说是小舟都抬举了,只能坐下两人的木舟比木筏还不如。
“不能再拖了,传令下去,砍树做木筏,明日必须过河。”姜夔不敢在这地方多待,谁知道庞德有没有追来。
副将也不多说,马上把命令吩咐下去。
甘宁在不远处的渔船上,看着岸边那些羌族兵士在小树林里拼命干活,觉得好笑。他花费那么大阵仗就为了对付这些虾兵蟹将?不说埋伏了,正对面冲击也不是自家兵卒的对手。
“看来我们真高估了这些羌族兵士。”听了甘宁的汇报,黄忠也是一阵好笑,本来觉得两万余羌族骑兵算是比较难啃的碴,没想到居然碰上这样的货色。
“等着吧,只要一轮火攻,这些羌族兵士就会喊着投降。”甘宁笑着打趣道。
忙了一整晚,勉勉强强总算凑齐了所有大军过河所用木筏,姜夔根本不等众人休息,便下令过河。现在还是春季,早晨的夏河两岸有着薄薄的雾气,姜夔根本不知道对岸正有一万五千弓弩手正等待着自己。
大雾遮挡住了姜夔的视线,但挡不住黄忠、甘宁这样的将领,夏河周围到处都是甘宁布置的眼线,姜夔脚一离地,甘宁便知道了。
黄忠在岸边等待着甘宁的信号,而甘宁则是干回了老本行,领着几千算是会点水战的兵士静静的在上游潜伏着,盯着姜夔部的一举一动。
“传令给黄将军,可以开始了。”甘宁看着羌族半数人都已经下水,对着身边的传令兵说道。
传令兵应了声马上对着四周打旗语,就这样,不过两三分钟,黄忠就知晓了。
“听某家号令,放!”一声巨吼,数万支火箭射向夏河,不需要瞄准,因为两万人过河使得河面十分密集,不怕射不到人,只要射程拿捏恰当就好。
“首领,敌袭,敌袭!”姜夔身边的副将惊恐的看着从雾中射出的利箭,失声说道。
“完了,一切都完了!”姜夔看着周围不断落水的兵卒,他突然觉得想安全过这条河比回头攻下金城还难。
在姜夔暗自伤神的时候,箭雨停止了,但羌族众人的霉运并没有终结,甘宁领着渔船呼啸着从上游冲了下来,所过之处如看过切菜一般把羌族从木筏上劈落下水。
“首领,我们降了吧,再不降就没命了。”副将小心的劝说着。
“投降,投降!”呢喃几句,姜夔无力的瘫倒在地,双眼无神的看着河水。
此役结束,标志着羌族再也无法对大汉起刀兵,羌族只能被大汉奴役、同化乃至灭亡。
189年4月1日,是大汉值得纪念的日子,就在这一日,刘氓在冀城设坛祭天,告慰凉州等地死去的大汉子民与将士。
姜桓、姜夔、李文愠等羌族首领都被绑上了祭台,同样被绑上去的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人,韩遂。刘氓一直都没杀他,不是想招揽他,只是要找一个时机,把他杀了,让他死也得为大汉做出点贡献。
凉州终于平定,新的羌族首领也诞生出来,有刘氓的支持与帮助,宇文化及很快的就收拢了近九十万羌族。收拢羌族是刘氓的吩咐,他觉得必须有效的把羌族管理起来,有好的办法,就是筑城,使他们居住在一起。
庞德已经回了冀城,他的副手杜昊已经升任杂牌将军兼金城太守,他将为刘氓继续守护着边疆。随旁的一起来到冀城的自然有贾诩。此刻他正在太守府偏方休息,刘氓暂时没时间接见他,他自己也不急。
“结束了,也该结束了,凉州的百姓未来一定能过的很好。”看着城内百姓脸上挂满幸福的笑容,刘氓觉得他的存在还是有点价值的,不再是为了自己的**而活着。
晚间,刘氓大宴宾客,不止是手下众文臣武将,还有凉州许多绅豪。
“此次氓能剿除外贼,全赖诸公相助,请!”刘氓举杯,对着下首众人说道。
“将军客气了。”“谢主公!”“刘公过誉咯。”各式各样的回礼,响彻整个厅堂。
“凉州遭逢如此战事,虽说平定,但后续建设补救也不可拖延,凉州现在到处都是流民、乞丐。此风不好,诸公还需多多相助。”吃着吃着,刘氓便说出了今日请大家来的目的。
凉州各个绅豪哪有不知道的,现在他们也算是在刘氓底下过活,刘氓既然发话了,他们自然要支持。
“将军说的是,我姜家虽说不上家大业大,但能为将军助力是我等福分。”这时一位面容刚毅的壮年说道。
“哦?这位是?”刘氓问道。
“某乃天水姜翼。”那壮年回答道。
“如此还要多谢姜壮士了。”刘氓笑道,这姜翼很识趣,要好好提拔提拔,或许他跟姜维有什么关系呢。刘氓现在就打起还没出生的小姜维的注意。
有人带头,大家都不好意思部表示些,众人都纷纷表示会多捐赠些粮食给刘氓,让他救济难民。这场宴会目的已经达到,刘氓自然是让众人及时享乐,本人回院内休息去咯。
第四十七章 再升官,辟贤才
“主公,大军还是早点回汉中为妙,粮草每日消耗甚多。”戏志才一大清早就向刘氓报道,并向他建议着。
“凉州疲敝,让陈群安排人手来西凉助马腾治理。”刘氓想了想,说道。
“主公,如此明目张胆过问凉州政事,忠怕有些人”戏志才没有言明。
“这些不必担心,我已经派人向天子报捷,统领凉州的旨意很快便会下来的。”刘氓知道戏志才担心什么,但他已经派人向洛阳传报了,董卓此时决计不会再开罪刘氓,就算他已经纳降吕布,收编西园。
事实的确如刘氓所想,在李儒的建议下,董卓并没有为难刘氓,刘氓的捷报很快的传遍了整个洛阳。羌族三十万大军覆灭,新羌族大首领认罪请降,这一系列的事件彰显出了刘氓军神般的才能。
“诸位爱卿,刘氓此次平叛羌族,立下如此功勋,该如何奖赏?”坐在天子宝座上的刘辩(此时董卓还没想要废除少帝)。
底下一片人几乎没人替刘氓说话,毕竟刘氓年少,他老子又离开洛阳,能说的上话的又被刘氓自己给拉走了,一些看好刘氓的大人们又不屑先开金口,所以一时间场面比较冷淡。
“陛下,不知刘鹏宇他自己想求何赏赐啊?”董卓虽然还没行废立之事,但在朝堂之上行事已经嚣张起来。
“刘氓并未有所求,只是说愿为我大汉镇守边关。”虽然很不满董卓说话的口气,但想来柔弱的刘辩只得回答道。
“凉州苦寒之地,刘氓有心为陛下震慑一方,其诚、其忠,都为陛下不可多得的将才。”马日磾进言道。这老头当初很是欣赏刘氓,现在刘氓又立下如此功勋,当然要替他说两句。
“太尉此言差矣,刘氓年纪轻轻,如何能当一州之事,况且他还有汉中、上庸两属地,如何能胜任!”袁隗出身反驳道。他可是不想看到刘氓势力再有所长进了,谁让他袁家的后人没刘氓那么本事呢。
“陛下,羌族是刘氓击败的,若无他镇守,羌族或许还会有反叛之心啊。”朱儁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刘氓又拉了一票。
“诸位言之有理,不值前将军有何言论?”刘辩其实是想直接把凉州划给刘氓的,小时候就常常看刘氓与自己父亲交谈,有时也陪自己玩耍,刘辩对刘氓并不陌生。
“某家认为刘氓可任凉州牧!”董卓已经和李儒商量了一晚上,自然有所计较,看朝堂之上为刘氓说情的人还有不少,也就欣然同意。反正自己在凉州的根基已无,家当完全转回了河东,既然刘氓想要那贫瘠的凉州,我就做次顺水人情,给他又有何妨,这是董卓的想法。
董卓一点头,那大家都没什么胆子说不了,大家可不想步丁原的后尘。
刘辩看着大家都没什么意见,就开始宣读已经拟好的圣旨:“封流氓为凉州牧,兼卫将军,冀县侯,监治汉中、上庸两地。”
圣旨很快便传回了汉中,此时刘氓已经率众回来了,所以刘氓领着手下精英们跪在太守府厅堂内,听着小黄门念读圣旨。
“谢陛下圣恩!”刘氓再次谢恩后,恭敬地接过圣旨,同时掏出一锭金子,塞在黄门袖口中,动作隐蔽,几乎无人察觉。
送走这个名义上隶属刘辩,实际上已经是董卓手下的太监,刘氓高高兴兴再次摆宴,为自己升官祝贺起来。
现在刘氓手下地盘越来越大了,人手已经极度欠缺,刘氓开始新一轮的征辟人才,首先,在自己属地各郡各县开起招贤馆。用以选拔人才,在这里刘氓不指望能发现什么大才,只要是百里之才,刘氓就会欣然接纳,然后安排到凉州各地上班,毕竟凉州中低档官员欠缺实在吓人。
如此唯才是举的新例使得整个凉州都被调动起来,每所招贤馆每日人流量高达数千人,但能被选上的寥寥无几,就这样过了大半月,新鲜劲头已过,招贤馆便慢慢冷清下来。
真正的人才,刘氓自然是希望自己手下再举荐些,好在刘氓人品不错,通过手下人推荐,还真有许多人才把眼光看向了西凉。
刘氓不是把希望全投放在一处的人,手下举荐只是刘氓聚才的一种办法,他还有更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很变态。这自然是刘氓脑海中三国志系统的探索、登庸指令。
这两指令真是逆天的存在,探索能直接探查一郡之地,会有什么效果刘氓暂时还不知晓,因为他点下探查上庸后时间是十五日,还有几天需要等待。而登庸刘氓已经知道怎么回事了,每旬有登庸机会三次,在野的将领成功率很高,几乎召之即来,隶属他人的将领就不那么好策反了,现在刘氓还没试成功过,毕竟他才用过六次,招来了一个废柴和两位不错的内政人才,还有一位武将,剩下两次登庸失败。
当初刘氓点登庸时也就抱着一丁点希望,但没想到第三天对方就找上了门,来了个毛遂自荐,当时刘氓内心都笑翻了,还必须装出一副我还要考考你的样子,第一次成功的对象自然不是什么高人,算是刘氓现在手下最废柴的一个,杨松。
虽然很废,但刘氓秉承雁过拔毛的原则把他交给程昱调教,能有什么提高刘氓就不不知道咯。
有了第一次登庸成功,刘氓也开始大胆了,看了看在野人选(毕竟在野的好招些),还真被他看到了位不错的手下,阎圃。
阎圃在原历史上也是汉中属臣,现在被刘氓发现自然是不能错过,立马登庸,果然,身处刘氓领地的他没过两天便拖家带口的投奔刘氓,刘氓立刻让他接过陈群的职务,把陈群派往凉州,助马腾去了。
有了两次成功的经验,刘氓也放开了,再次把华韵收入帐下,而此时四月上旬的三次机会都用完了,刘氓遗憾不已,因为他看见了一个人的名字高高挂在在野武将行列上,张颌!
整个四月刘氓是很忙的,从最初的祭天到回军,再安排手下接管凉州,调配兵马,寻才、访贤,刘氓一直忙的晕头转向时,中旬已经到来。刘氓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登庸张颌,果不其然,登庸成功!
刘氓为自己有这样一个逆天****感到高兴,经过几次成功,刘氓胆子胆子大了,不再局限于在野武将,把目光放在了已经出仕的人群之中,再三思量,刘氓对着张辽和荀攸的大名使用了中旬的两次登庸机会。
很可惜,两次都失败了,就算张辽此时忠诚不满八十,还是失败了,同时刘氓还知道了个不怎么好的消息,他一个月之内不能再次登庸这两人,现在这两人名字变灰了。
贪心不足蛇吞象啊,早知道这么困难我就把那些在野的废柴都招来也不浪费这两次机会,刘氓心里想到。
当然,刘氓这次收入帐下最出色的人物还是用嘴皮子说动的,那就是贾诩。刘氓与贾诩深谈了整整一夜,没人知道贾诩说了什么、听了什么,但从他出来后口称主公就知道,贾诩也被刘氓折服。
第四十八章 群臣议,文和计
“主公,宇文化及那有消息传来了,他已经把羌城外围建造完毕,需要主公助其建造房屋等建筑。”一日上午,刘氓正在翻看属地政事时,国渊来到他身边说道。
“动作蛮快的啊,既然他如此配合,让他再送两万匹羌族马匹来,把工匠城里的工匠派给他五百名。”刘氓略微思考一番,说道。
“主公,为何要为羌族筑城?”国渊不解的问道。
“很简单,我要把羌族圈养起来,慢慢的让他们忘却自己是游牧民族,只记得自己是汉族的一员,如此,即使百年后,羌族也不会反叛。”刘氓自信的说道。
“主公所思,渊不及也。”国渊佩服的说道。
“行了,不用夸奖了。让众人明日上午来此议事。”刘氓说道。刘氓觉得有必要把众人都叫来商量下了,因为董卓迟迟没什么作为,刘氓不想到时候自己太被动,必须要做好准备。
“诺!”国渊缓缓退去。
第二日早晨天刚亮,刘氓能赶来的手下都差不多到了。众人一齐进入议事大厅,等待刘氓到来。
刘氓没有睡懒觉的习惯,依旧清早起来练了一阵枪法,沐浴时就已经知道人到齐了,就差他这个主公。
“文若,主公此次开大会又什么要事?”张飞还是喜欢问这问那,闲不下来。
“不知!”荀彧摇摇头说道。
“程老头,你知道吗?”张飞又问道。
“不知!”程昱皱了皱眉头,吐出两个字。
新来的几人看着张飞耍宝,觉得好笑,又不敢笑出声,弯腰憋着动作实在猥琐至极。
“你们几人,想笑就笑呗,憋着作甚!”张飞看到这几人异状,也不以为意,对着几人说道。
“益德又在欺负新人了?”这时从内堂传来刘氓的声音。
“某家哪里欺负他们了。”张飞装作十分委屈的说道,弄得黄叙首先忍不住笑了起来,有人带头自然大家一起乐,一时间笑声连天。
“文若,如今凉州现状如何?”笑也笑过了,刘氓要开始处理正事。
“由于时日尚短,凉州民众大半还不能自给自足。需要汉中救济。”荀彧说道这事也是皱了皱眉头。
“汉中存粮够吗?”刘氓问道。
“若是不改变凉州现状,汉中也无法一直救济,最多只能维持到明年春耕结束。”荀彧说道。
“如此短时间,凉州政事该当如何?”刘氓向众人问计,现在是这帮政事专家出主意的时候了。
“主公,若是商行全力购粮的话,能凑出许多来。”公孙方说道。
“不可,此乃一时之计,不可久用。主公,或许可以试着让流民自行耕种田地,器具可由主公赠之。”崔琰说道。
“此法可行,但收效甚缓,主公,不若迁徙一部分民众入汉中、上庸等地吧。”毛玠说道。
“诸公所言解释不错,文若、文和,有何法教某?”刘氓听了众人的话,虽然都不错,但这些他自己也想到了,他想听些他没考虑进去的东西。他其实还想问问程昱,但怕他一激动说出吃人肉,就抹去了这个想法。
“主公,彧少时曾听闻兔类、鱼类繁殖很快,何不在凉州养殖兔子,以供吃食?再者凉州多山水,捕猎打渔也可应一时之需。”荀彧说道。
“文若所言妙极。”刘氓高兴的大声说道,总算是听到了好的办法。
“主公,诩有一谋!”贾诩此时也不低调了,从最后一排站了出来。
“文和有何妙计?”刘氓笑着问道。
“现如今整个凉州人口共三十余万人,但地形局限,根本没有多少耕地,以文若之谋行事,是可奏效,但也需些时日。主公何不遣送十万流民去那羌城?”贾诩说道。
“送去羌城?”刘氓疑惑问道。
“可告诉宇文化及,主公派来助力修建房屋建筑,并再助羌族多建几座大城,毕竟羌族人口众多,一座羌城根本无法住下所有羌人。”贾诩说着。
“羌族哪有粮食养活许多汉人,而且两族矛盾颇多,此法不妥啊。”刘氓不愿这样做。
“主公,只要宇文化及有令,羌族不可能再打杀我们汉人,现在羌族可是惧怕主公的很呢!只要主公给宇文化及严令,想必他只得遵从!”贾诩笑着说道。
“文和此计很毒啊!”刘氓长叹道,现在他算是知道贾诩的动机了,把十万汉人安置在羌城内。一,解决了凉州粮食不足,流民过多的问题;二,十万汉人在羌城要吃要喝,宇文化及只有牺牲自己羌族利益,多杀牛宰羊才能养活,而且羌族人口必定被限制住;三,由于凉州几经战乱,剩余民众多是汉子,女子少之又少(都被羌族抓光抢光了),送十万流民去羌族,两族必定要通婚,可加速同化羌族。
“主公不也赞同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说法吗?”贾诩摇摇头似是反问道。
这时逊于等人也明白了贾诩的意思,均骇然的看着这位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