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牧唐-第3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师的,一心想要让晋王早些修习马术,就有些让人难懂了。
“本王也是这般想法。”李治点头附和了一句,接声道:“日后本王就上午去柳府学习课业,下午在府中与王安修习骑射之术,不容任何人打扰,若是再有访客,一并都回绝了吧。”
“是,殿下。”见李治似已下定决心,且由此闭府,不接外客,正是合了赵恭存的心意,自是没有什么异议。
“还有,”李治扭头看了赵恭存一眼,开声向其征求道:“柳先生关系西北战事会长久僵持的论调,先生以为,稚奴是否要向父皇他老人禀报一声?”
“这个?”赵恭存稍作思量,低声向李治说道:“依小人的意思,皇上雄才大略,且又久经战事,战场上的事情,皇上当会看得更为透彻,想来不用殿下提醒,皇上也能看出其中的端倪。”
在赵恭存的心里,连柳一条这个不曾上过战场的方外之人都能看出的东西,李世民这个身经百战的千古帝王自是也能看得分明,李治现在过去说项,无疑于画蛇添足。
而且现在也不是这位晋王殿下该去出头的时候,若是让其他几位皇子知晓晋王竟与柳一条在课堂上讨论当今战局,那岂不就坐实了他们家殿下与柳一条之间的“从属关系”,再一次将晋王殿下给推送到风尖浪口?
本来前段时间的贺礼风波就已闹得够呛,若是再来这么一下,他们家晋王殿下直接就被推送到了前台,哪还会有什么隐忍低调之说?
所以,出于种种考虑,赵恭存并不愿看到李治再去皇宫,虽然这么做会给皇上一个仁孝爱国的印象,引得皇上的好感,但是对于现在的李治来说,皇上对他过多的宠爱与好感,并不是什么好事儿。
“先生说得是,那就依先生的意思。”明白赵恭存这般做的用意,李治轻点了点头,算是同意了赵恭存的意思,安心在家养马,没事少入宫门。
“骑兵,骑兵”帅帐之内,李绩面色阴沉地紧握着拳头,沉声说道:“为什么同样都是骑兵,那候君集手下的三万骑兵却能在战场上发挥到极致,而我方的铁骑却是收效甚微,死伤大半?”
显然,对于几日前的那场大战,李绩仍是耿耿于怀,先是前后夹击之策被人识破,后是双方交战伤亡惨重,若非最后李绩亲自上阵奋勇杀敌,怕是当夜玉门关就已被告破。
候君集那厮,什么时候变得这般厉害了?
同样是师从李靖大将军,同样是潜力惊人,只是因为比候君集小上一些,晚上了几年战场,就应该被那厮这般吃得死死的?李绩心中不服。
“李叔无需自责,”公孙贺兰出声劝慰,道:“候君集那些战马,全是伊丽良种,最适宜骑兵做战,较之咱们大唐骑兵自是强上不少,此番败于他手,亦是无可避免。”
候君集所抢夺的那些伊丽马的质量如何,公孙贺兰心中自是早有计量,当年在晏天牧场,他就没少动过这批战马的心思,只是可惜,全都被候君集那厮给强行霸占了去,不然,他们又岂会在骑兵冲杀时失利战败?
“贤侄所言虽然在理,不过这些都不是咱们可以战败的理由。”李绩轻摇了摇头,道:“归根到底,还是李某小瞧了他候君集,此次战事失利,本帅要负全责。请罪的奏折我已着人送往长安,相信不日就会有旨意下来。”
“爹”“李叔”李震与公孙贺兰齐齐惊呼一声,方才他们心中还在着想该怎么为李绩规避罪责,没成想,李绩早就已经上奏请罪,心中有了决断。
“行了,国有国法,军有军规,这件事情毋须多言”李绩出声打断两人的劝说,厉声说道:“在皇上的旨意没有到来之前,全军上下闭门死守,高昌国力素来薄弱,后备军需必是不足,城外高昌的十数万军队,每时日的消耗都不会是个小数,本帅就不信他候君集能够撑得长久”
“末将遵令”李震与公孙贺兰齐齐挺身,高声应是。
“其实,有一点小侄很是不解,怎么也想不明白,”应声之后两人并没有退出,公孙贺兰再次躬身与李绩一礼之后,低声向李绩说道:“小侄想不通,那候君集是如何知晓咱们的夹击之策的?”
“孩儿也是万分不解,”李震在一旁帮腔言道:“那候君集会神机妙算还是怎的?能料到咱们会两面夹击也就罢了,可是他怎么可能会预料到具体是哪一天,哪一个时辰?”
“孩儿可是记得,当时高昌那边可是早有埋伏,绕道的骑兵方一露头,就被高昌兵迎头痛击,若说巧合,这未免也太过巧了些吧?”李震振振有词:“所以,孩儿怀疑,是不是咱们这边,出了什么奸细,提前就将这里的计策传给了候君集知晓?”
之前说什么伊丽战马什么的,就如李绩所言,虽然在理,但是却全都只是借口,若不是候君集能够掐准他们出击的时间,事前有所准备,纵是伊丽战马再过强健,也不至于会让他们惨败至斯。
“奸细?”李绩面色一沉,厉声说道:“这件事情除了本帅之外,便是你们二人也都只是在战前才被告知,难道本帅还会将它告知候君集那厮不成?”
“李叔不要忘了,”公孙贺兰适时站出插言,道:“这件事情除了李叔,还有一人也曾知晓……”
“莫要胡言”李绩闻言面色一变,猛地一拍桌子,圆睁双目狠瞪了公孙贺兰一眼,道:“太子殿下是我大唐储君,岂会做那叛国通敌的勾当?”
“可是……”公孙贺兰还待再言,帐门外有一守卫掀帘进来将其打断:“启禀大帅,太子殿下在外求见”
“呃?”公孙贺兰与李震对视一眼,心道这位太子真是不经人念叨,这边才刚提到他,他这就到了门前,莫不是这厮也得了什么消息不成?
“请”李绩挥手向守卫吩咐一句,之后看了公孙贺兰与李震一眼,道:“没事的话你们就且先退下吧,记得方才的话,切莫再言”
“是,大帅”知道再留也是无用,两人应了一声便提身退出了大帐。
“这两个孩子,到底还是年轻了些。”看着公孙贺兰与儿子两人退出,李绩有些感叹地轻摇了摇头,有些事情心里想想也就是了,何必非要说出口来?无凭无据的,岂不会落人口舌?
要说疑惑,李绩心中又岂会没有,要知那候君集虽然厉害,可却也没有厉害到那种出神入化的地步,可以料到自己的一举一动。李绩也曾想过军中奸细的可能,只是一无人证,二无物证的,只凭猜测又有何用?
“李将军”正思量间,李承乾带着李清进了帐里,拱手与李绩见礼。
“见过太子殿下”李绩拱手回礼,但手示意李承乾在旁入座,之后拱手轻声探询:“不知太子殿下过来,是为何事?”
“双方对战,僵持日久,孤王心中甚是烦忧,有心为我大唐出上一份心力,为父皇进一片忠心,”李承乾坐定身形,抬头看了李绩一眼,淡声说道:“知晓城外统帅是候君集,也就是孤王之前的岳父,是以孤王想要出城与其一会,看看是否有将其劝服的可能。”
“呃?”被李承乾的一番话噎得有些说不出话来,李绩死死地盯看了李承乾一眼,这孩子不会是被驴给踢到脑袋了吧,这种办法他也能想得出来?
“不行”李绩一点也不给面子的一口回绝,坚声说道:“太子殿下若是出去,自身安危不能确保不提,若是被候君集那厮制住,以太子性命相胁,逼迫未将开城投降却该如何是好?”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李承乾不以为意地开声说道:“更何况孤与候君集还曾有过一层翁婿关系,他当是不会伤害孤王。”
“而且,若候君集真起了什么歹心,李将军也不必有所顾忌,只管死守城池就好。”李承乾定声说道:“还有,孤王已经送了奏章送于长安向父皇禀明一切,若有事端,孤王一人承担,与李将军无关,所以,这件事情,李将军只要稍作配合就好。”
说话之间,语气强硬,看得出,李承乾决心已定,已再没了征求李绩意见的心思
第847章 交出柳一条
一番劝说无果,且李承乾又以大子的身份相压,李绩便是心中不愿,也不得不按李承乾的意思去照办。
隔日清晨,李绩着军中两位武艺较好的将士护送着这位太子爷出了城门,向候君集方所在的营盘走去。
“李叔,方才怎么不让xiao侄随着过去?”站在城头,远看着李承乾一行逐渐远去,公孙贺兰有些不忿地开声向李绩说道:“没有一个心近的人跟着过去,天知道他会跟候君集那老匹夫说些什么?上次通风报信儿的事情还没有jiao待,李叔就不怕他会再耍出什么手段?”
“让你跟过去?”扭头瞥了公孙贺兰一眼,之后又环视了下四围,见除了李震与公孙贺兰外近旁再无他人,李绩压着声音低声向公孙贺兰说道:“若是太子有问题,你以为他会让你活着回来?若是太子没有问题,就依着你与柳一条的关系”你以为候君集见到你会无动于衷?”
“太子殿下身份尊贵,跟候君集又曾是翁婿之亲,候君集当是不会为难于他”但是你呢,一个无关紧要的随行xiao将而已,随便找上一个借口,候君集便是一刀杀了你,你也没地儿说理去,死了也是白死!”
换句话说就是,不管李承乾有没有问题”此次前去谈判,多半都没xìng命之忧。但是公孙贺兰呢,只要跟着过去,入了高昌国的营帐”连猜都不用去猜,肯定都是一个有来无回。
“唔?”这倒是极有可能”公孙贺兰的心思一下便安静下来,李叔说得不错”依着候君集那老匹夫不要脸的个xìng,这种事他还真就做得出来,自己若是真的跟了过去,死了”可不就是个白死?
而且便是真个发现李承乾有通敌叛国之嫌又能如何,那时候自己都已经是一个死人了,哪还再有机会将李承乾揭发出来?
“知道怕了吧?”低头看了公孙贺兰一眼,李绩轻拍了拍他的肩膀”淡声说道:“凡事都要三思而后行,你这莽撞的xìng子也该改改了,要知道”不是什么时候都会有人在身边提醒你的。”
“还有你xiao子,也是一样!”说完,李绩又扭头瞥long了李震一眼,厉声说道:“平日里行事maomao躁躁,方才若不是xiao兰儿提前开口,你怕是也要跳出来了吧?”
“唔?”李震缩了缩脖子”嘿嘿干笑了两声,身子向后退了两步,不敢搭言。
“是是是,李叔教训得是”xiao侄确是莽撞了些。”公孙贺兰腆着脸笑着说道:“得亏有李叔在旁边照应着,不然xiao侄怕就凶多吉少了,要不怎么说李叔是xiao侄的贵人呢”跟着李叔,必能逢凶化吉。”
“呵呵,你这xiao子,脸皮倒是不薄。”摇头轻笑了笑,李绩看着远去的李承乾一行”看似无意地淡声向公孙贺兰问道:“听说这一路行来,你一直让人在暗中监视着太子殿下,可是真的?”
“就知道瞒不过您。”xiao心地抬头看了李绩一眼”公孙贺兰嬉笑着开声说道:“xiao侄一早就有听闻,说是太子殿下与候君集那厮藕断丝连”暗中一直都有联系,是以这一路xiao侄就留了心思,免得到时候会被太子出卖,到时连死都不知怎么死的。”
说到这里,公孙贺兰有些咬牙切齿地责声说道:“可恨的是太子还有他身边的那个xiao太监行事隐秘”一直都没捉到他们的痛脚,不然也就不会有前次的城前之败了。”
“因为一些不可确信的流言”你就敢派人去暗中监视太子殿下”,李绩沉着脸sè”厉声向公孙贺兰说道:“你倒是好大的胆子!”
“空xué自来风,无风不起lang,xiao侄这么做不也是为了确保万全么?而且这般去做,既能防止出现什么意外,又能确保太子殿下周身安全,何乐而不为?”公孙贺兰腆着脸朝着李绩的身边凑了凑,眨着眼低声说道:“若是xiao侄猜得不错,李叔当也不是刚刚才知晓这件事情吧?”
李绩身为一军之主帅,军中的一切事务有多少能瞒得过他的眼睛,尤其是李承乾这位太子爷的身边,又岂会没有特意安排护卫在暗中守护?所以,从一开始,公孙贺兰就没指望过他的这些xiao手段能瞒得过李绩的眼睛。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监视李承乾的这件事情上,李绩也算得上是公孙贺兰的同谋。知而不止,那不就是森刻意地纵容和暗许?
“咳咳!”李绩有些不自在地轻咳了两下”之后恼羞成怒”飞起一脚踹在公孙贺兰的屁股蛋子上,高声喝道:“给老子滚下城去!备一千军士,随时准备出城接护太子殿下回来!”
“是!末将遵令!”捂着自己的屁股,公孙贺兰一路xiao跑着下了城楼,面上满是笑意,屁股上一的脚能够换回李绩的支持和默许,值了。
“爹”,看着公孙贺兰屁颠儿屁颠儿的跑下城去,李震正sè向他老爹问道:“你说太子殿下真的会通敌叛国吗?身为大唐储君,将来整个大唐国域都是他的,他这么做图的是什么?”
“是啊,老夫也想知道他图的到底是什么?”李绩轻声感叹了一句,虽然一直都没有切实的证据,不过对于李承乾这位太子爷,李绩已经没有初来时的那般信任了。
舍近求远,绕道夹击,候君集确是有可能预料得到,但是正如xiao兰儿日前所言,候君集便是再有本事,难道他还真能准确地预料到jing确的时间,知道他们要在何日何时何刻开始出击吗?
更何况,候君集所知道的”不止只是确切地时间而已,李绩心里很清楚,从上次jiao战的情况来看”候君集甚至连大唐所出动军卒的人数和具体兵种都知道得一清二楚,伏击时也都是在有针对地进行伏杀,不然的话,他们怎么可能会有那么多的损失?
所有的定计只有自己与太子两人知道,现在出了消息泄lù的状况,李绩很难不去怀疑。只是苦于没有直接的证据,而且也顾忌着李承乾太子督军的身份,不然,依着李绩之前的脾气,怎么也不会容许一个叛徒留在自己的身侧。
“人心难测啊!”轻声感叹了一句,李绩双目紧盯着城外,再没了说话的兴致,李震见此,也知趣儿地立在一旁,不再言语。
城下,公孙贺兰已经严阵以待,命人在城头观探着敌营的动静”只要李承乾一行lù头,他们就会冲出城去,接护几位回来。
“头儿,他们出来了!”没有半个时辰的时间,城头的xiao兵看到远处几个模糊的人影,高声向城下的公了贺兰禀道:“身后没有异常,可开城门相迎!”
“这么快就完事儿了?果然是有一tuǐ!”公孙贺兰在城下狠呸了一口,高声向城门官儿喊道:“给老子打开城门!”
不管心中愿不愿意”公孙贺兰还是带着一干人马冲出城外将人给接了回来,等他们安然进了城内之后,李绩父子也正好从城头下来。
一行人回到营帐,分主次在帅帐坐定之后,李绩抬头看了李承乾一眼,率先开声向其问道:“不知太子殿下此行,结果如何?那候君集可愿退兵归降?”
“回禀李将军知晓!”李承乾一扫之前伤患时病秧无力之态,tǐng了tǐng身子”宏声向李绩禀道:“经过孤王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说,候君集已有归降退兵之意。”
说完,李承乾有些得意地扭头四顾,想要看一看帐中诸将吃惊意外的表情,不过结果却让他很是失望,除了少数几今年轻的偏将面sè稍微有些变化之外,主帅李绩,还有公孙贺兰、李震等几位主要将领全都是一副无动于衷之态,好像根本就没有听到自己所说的话语一般。
“条件呢?”见李承乾面sè有些尴尬,李绩适时接言,淡声向李承乾问道:“想来,候君集也不会无缘无故就归降退兵吧?”
现在的局势很明朗,候君集明显处于优势一方,若是没有足够的利益驱动”李绩不相信候君集会傻啦吧唧地舍弃自己的优势而归顺于唐。
“条件很简单”,方才讨了个没趣儿,李承乾也就再没了炫耀功绩的心思”直接开声向李绩说道:“除了要求再次减免高昌一半的朝贡并不追究高昌此次出兵之责之外”候君集还要求朝廷必须jiao出柳一条及其家人,以报当年他候氏一门家破人亡之仇怨。”
“呃?!”
这一次,倒是有许多人开始有些惊异地朝着李承乾这里看来,眼神之中有不解,有鄙夷,还有一丝的不可思议与不敢置信。
柳一条是谁,那可是你李承乾的救命恩人,救命,医tuǐ,更重要的是还保下了长孙皇后的xìng命”让李承乾不至于会失去宫中最大的一座靠山,对李承乾说是有再造之恩也不为过。
但是现在,说放弃就给放弃了?!对自己的救命恩人尚且如此”日后他若真个当了皇帝,那他们这些县子还能得了好去?
“放屁!”公孙贺兰第一个站出身来,不屑地撇着嘴看了李承乾一眼,大声说道:“若是我大唐连对付一个xiaoxiao的高昌国都需要牺牲一些于国于民都有过巨大贡献的有功之臣,那日后还有谁再肯为大唐效命?我大唐还有何颜面在西北诸国立足?还有何颜面再向大**民说什么保家卫国”护卫他们的周全?”
第848章 公孙贺兰的劫难
第848章公孙贺兰的劫难
“李清,是不是觉着孤王这般行事显得很幼稚,明知道父皇肯定不会同意交出柳一条来平息这场战祸,却还要将其提出来?”回到自己的营帐之内,李承乾轻抚着xiōng腹处还显得有些疼痛的伤口,淡声向身边的内shì李清询问。
“小人不敢,”李清缩着脑袋,低声回道:“小人只知道这个条件是候君集所提,与太子殿下无关,太子殿下所做的,只是将候君集在淡判时所说所讲重述了一遍而已。”
“是吗?”李承乾扭头瞥看了李清一眼,淡笑着轻声说道:“你确实很机灵,也很明白孤的心思,只可惜你终是阉宦之身,不然孤必重用于你。”
“能跟随在殿下身边做事就已经是小人的荣幸,小人实不敢再有其他奢求。”李清的身子弯身更很,脑袋垂得更低。
“行事谨慎,嘴巴也把得很紧,这就是孤喜欢你的地方。”更是满意地上下打量了李清一眼,李承乾轻轻躺靠地营中的榻卧之上,捂着xiōng口的痛处,淡声向李清问道:“前些天让你送出的那封密信,共有几人知晓?”
“没,没有其他人知道。”李清心中一颤,身上一自觉地就起了一身的冷汗,颤声回道:“除了小人之外,其他两个与密信有过接触的下人,小人已经全部料理,没有人会再知晓这件事情。”
“嗯,很好。”低头看了李清一眼,见他浑身发抖心惊胆战的样子,李承乾的嘴角不由浮起一丝笑意,淡声向李清吩咐道:“孤不希望这件事情再有什么人知晓,尤其是李绩还有公孙贺兰他几个。”
“是,是,殿下且放宽心,小人一定守口如瓶,便是身死,也断不会泄出半句”抖着胳膊挥袖拭了下头上的汗水,李清一个劲地向他们家主子打着包票。
“放心,孤若是信不过你,当初也就不会将你带在身边,也就不会将那般隐密之事交由你去办理。虽然现在李绩明显已经起了疑心,但是没有确切的证据,他也奈何不得孤王。”知道李清心生怯意,李承乾轻声开口向其安抚了几句,道:“为了以防万一,这几**就莫要再离开营盘,没事的话就呆在孤的帐里,晚上休息时,你的营房孤也会加派护卫看守,断不会让你出了什么意外。”
“殿下面恤,小人铭感五内,日后定粉身以报殿下之恩德”李清忙着弯身道谢表忠,从他们家殿下方才的话语之中他已明白,他们家殿下并没有想要取走自己xìng命的意思,他的这条小命,总算是得以保全了。
“行了,孤有些乏了,你且退下吧。”将身子在榻上躺好,李承乾冲着李清轻挥了挥手,示意他退出营帐。
“是,殿下,小人告退”再次感恩戴德地躬身一礼,李清轻身退出帐外,在帐门处,经外间的冷风一吹,李清不由得打了个冷战,原来不知不觉之间,他贴身的衣物已经被汗水浸了个通透。
“李总管,太子可已歇下?”护责太子营盘周全的护卫统领方自兴,见李清从太子帐中出来,拱手上前询问。
“先是敌营谈判,后又营中与诸将争辨,太子殿下身上的伤势似又有发作,刚进营帐就躺身在榻,想来现在已经入眠。”李清拱手向方自兴说道:“方统领若是有事,不妨晚些时候再来禀报。”
“无碍的,无碍的,反正又不是什么要紧的事端,还是莫要吵了太子殿下歇息为上。”听到太子已然休息,方自兴并不觉失望,反而有些欢喜地拱手向李清言道:“来了这般许久,一直没有机会与李总管闲叙,方才方某已经着人在帐中备了酒菜,既然李总管现在闲暇,不妨赏个脸面,到方某的帐中一叙?”
“这,怕是有些不妥吧?”李清有些犹豫地轻声说道:“军营重地,严禁饮酒,而且若是殿下醒来,发现小人不在帐外shì候,怕是会有所怪罪。”
“无碍的,殿下操劳了一天,一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