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家事by卫风-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玉林应了一声,转头看了一眼李老太太。李老太太也点了下头,她才跟丫鬟一起出了屋子。
她身边儿跟的这个丫鬟也是个老实头,平时闷不作声,问十句答一句的那种。玉林话也不多,两个人在一起倒是合适。这丫头是和白芷茯苓她们一块儿进来的——从这儿就能看出亲生和不是亲生的区别来,又林那俩丫头是她自己挑的,玉林这一个还是四奶奶给指派过来的,也可以直接理解为挑剩下的。玉林倒是没想过那些,比着又林给丫头起名字的套路,也给这丫头改个名叫黄芪。
“姑娘,咱们去看看花儿吧。我听魏妈妈说,好些花儿都开了。”
这句本应该轻快的话让她说的干巴巴的,怎么也勾不起人去赏花的兴致。
玉林低头想了想:“姐姐这会儿做什么呢?”
黄芪诚实地摇了摇头表示不知道。
玉林干脆的往外走:“我去看看姐姐。”
黄芪跟在后头。出了老太太的院子,走了几步夹道,再过了道门,前头就是又林的院子,离得倒不远。
又林的院子里栽着月月红,天气暖和,照料得也精心,花儿已经开了不少,红的粉的紫的白的,引得蜂蝶团团乱舞。又林的窗子开着,一眼瞧见玉林进来,笑着唤了声:“妹妹来了?”
玉林也笑了,三步并做两步过去,也没进屋,隔着窗子探头看:“姐姐干什么呢?”
又林把册子一亮:“闲着也是闲着,对会儿账。”
玉林好奇的看了看,上面一行一行的字,她全认识,可是排在一起硬是不知道什么意思。把封面翻过来一看,也没写什么正经名字,在书脊上就有个标号写着“丁十六”。
玉林顿时没了兴趣,凑过来在玉林耳边小声说:“姐姐,我和你说件事儿。”
又林浑不在意,顺口问:“你又想借哪本书了?只管拿去看,就是别弄坏了。”
“不是。”玉林压低声音:“娘去找祖母了说话了,还特意把我支了出来。我猜,十有八九是给你说婆家。”
又林一愣:“小丫头,你瞎猜的吧?”
玉林发现这么隔着窗子说话实在不方便,只能暂时停下咬耳朵,先进了屋。又林吩咐小英去倒茶,玉林挨着又林坐下来:“真的。上一回娘去找祖母的时候我在里屋,也听见几句。虽然娘没有明说吧,可是听那意思,是又有人提亲了。这一回应该不一样,娘的脸色挺郑重的。”
又林也发现了,妹子不是在开玩笑。
她当然关心自己终身大事:“还听见什么了?”
玉林摇摇头:“今天一个字儿都没听见,就让我出来了。不过啊……我猜肯定不是表哥家。姐,我觉得你嫁表哥也不合适。”
又林有几分惊讶,也有几分好笑:“为什么啊?”
“我不知道……”玉林把荷包上的穗子在手指上绕来绕去的:“就是觉得不合适。”
又林逗她:“那你觉得,他哪儿不好?”
“这个我也说不上来。”玉林没发现又林是在逗她说话,挺认真的说:“虽然说不上来他有哪儿不好,可是也说不上这人有哪儿好啊。姐姐你这么好一个人,配他……反正我觉得要当我姐夫,那得不是一般人。”
又林忍不住笑了。
“小丫头,就你还装大人样儿呢。”又林和她嘻笑几句,倒没再就这个话题谈论下去。
玉林半大不小,对婚姻大概还充满了憧憬和美好向往。她也得想想,要是男人太优秀了,那女人必然要面对更多的风险和竞争。就算他没那个心,也会有无数的外部因素和各种诱惑主动找上他。生得好的容易自命风流,有才学的更爱玩个什么红袖添香、风尘知己那种情趣。这不是一个两个人的问题,而是现在这个时代,男人普通都是这样。就连李光沛这样难得的好男人,谈生意的时候还难免叫个唱、看个戏,喝个酒——
由此可见,男人越优秀,他能分给妻子的时间就越少。当然这话的意思不是说,要嫁就得嫁个窝囊废,围在女人裙子边儿走不开的那种。
不过玉林还小,这些话没必要现在就和她说。
又林一边说话,一边也忍不住想,有谁家又来提亲了呢,能让四奶奶认真的去找李老太太商量,又林把有可能的几家在心里都过了一遍,想不出是谁家。
小英端着茶从外头进来,放下茶盏之后,又拿出个蓝布包:“姑娘,这是书墨刚才送来的,门上的人看见我就让我带过来了。”
看那包的形状大小就知道里头是书。又林打开布包看看,里头果然是书。簇新簇新的,还有一股没散的油墨香。又林先翻过来看看书背上的标记,这不是本地的书,是东潭的印书坊印的。
玉林也探过头来看了看,虽然对书好奇,可现在她对送书的人更好奇。
“姐姐,这是朱大哥送的?”
“嗯,是啊,应该是给德林的吧。”
但是又林觉得这书更有可能是给她的,德林对这些书可不感兴趣。
第一百三十七章
要是给德林看的,那要么是正经书,可这种书家里不缺。要想德林喜欢,那得弄两本《战秦关》又或是《游侠传》之类的书来。又林很了解自家弟弟,对他爱看什么书也了如指掌。事实上他现在也会偷偷看这种书,又林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只要不耽误功课,他看点闲书也没什么。谁不是打这个年纪过来的?谁没有少年的憧憬?
可这两本明显不是,一本是随笔集,一本是字贴。
两样都是她喜欢的——可是又林纳闷的是,她没和朱慕贤说过她喜欢这一类啊。要说他们不熟,那不准确。毕竟隔壁住着,还共同分享过一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秘密。要说他们熟,那也不太合适。他们好象从来没有过正式的交谈,更别说倾诉什么人生啊理想啊爱好啊这些东西了。
所以这应该是个巧合,瞎猫还有碰着死耗子的时候呢。
玉林十分好奇,问了句:“这是朱大哥送的?”她探过头来看了看:“这是白夫人字贴?”
“是。”
白夫人是前朝一位赫赫有名的书法大家,她未出阁时就是有名的才女,嫁了一位志趣相投的丈夫,琴瑟合鸣,恩爱非常。可是她不到三十岁便丧夫,此后几十年里头她一直深居简出,没有再写过任何一首诗词歌赋,后来留传于世的只有几本字贴。白夫人早期的字婉约圆柔,而后期的字则变了一种风格,显得清瘦挺拔。闺阁中人多爱临白夫人的字,其中又以早期的居多。但是这一本是白夫人后期的风格,是又林喜欢的。
玉林小声说:“不知道娘和祖母在说什么……要不,我去找翠芝姐姐打听打听?”
又林摇头谢过她的好意:“不用去打听,要让祖母知道了没你好果子吃。再说,打听不打听都一样。”
玉林先是没听明白,不过她马上就听懂了又林话里的意思。
如果四奶奶说的是又林的亲事。那无非两种结果。一是不成,那根本没必要去打听。如果成了——那现在不去打听,再过些时候也就知道了,不用急在一时。
玉林有些惭愧:“姐姐说得对。我太沉不住气了。”
又林只是一笑。
她不关心自己的婚事吗?当然是关心的。
四奶奶把今天跟朱大太太见面的详情一五一十的跟李老太太说了,李老太太听得很认真,身子微微朝前探着,一直到四奶奶说完,才缓缓松了一口气,朝后靠在椅背上,指指桌上的茶:“喝口茶。润润喉咙吧。”
李老太太不说四奶奶还没觉得,她这么一说,四奶奶真觉得口干舌燥的。她到家就直接过来了,说了这么多话,一口水都没喝过。
“依你看,朱家的意思……”
四奶奶轻声说:“朱老太太已经不止一回露出那种意思了。这回把朱大太太千里迢迢从京城叫了来,看来确实是有诚意的。”
李老太太嗯了一声。
四奶奶寻思,来提过亲的人家有好几家。但是有那么一半是直接不予考虑的。剩下的几家里头,论亲近,那自然是陆家最近。但是要论条件。那朱慕贤是其中的佼佼者,是最出众的一个,旁人都越不过他。
四奶奶现在已经自动的站到丈母娘的立场上去看待这些子侄辈了。从心里说,朱慕贤确实能看出是个有出息的,拿了头名案首这个且不说,关键是拿完之后人家也不骄不躁,平时如何现在还如何,甚至比以前还更显得谦逊了些。四奶奶深知道谦受益,满招损的理儿。这越是有才,越该捂着。越想上进。就越得把头低下头来。这孩子既有那份儿才,又有这份儿心,将来肯定是个有前程的。当然,生得也是一表人才,闺女心里还中意他——可是也就是因为闺女先中意了他,两小的私下里见面什么的。让四奶奶心里也疙瘩。
这事儿还没敢跟李老太太细说呢。
李老太太拿起水烟袋,四奶奶忙起身帮她点烟,点上了,李老太太抽了两口,四奶奶才又坐下。
“依我看……朱家还算不错。”
四奶奶只应了声:“您说的是。”
这肯定还有下文哪,四奶奶可不觉得李老太太会一下子认定朱家。要知道陆家虽然没有李老太太的至亲了,可是毕竟还是她的娘家。不管到什么时候,心里总是会和陆家更亲的。陆伯荣也是李家人看着长大的,挑不出什么大毛病来。
可是等了一会儿,并没听李老太太说出什么转折性的否定的话来,四奶奶微微有些意外,抬眼打量了一眼婆婆,李老太太太太的面容隐在淡淡的烟雾里头,看不出什么端倪来。
丫头进来回话说,李光沛已经回来了。四奶奶说了句:“知道了。”
李老太太说:“那你先过去吧,等吃过了饭再说这事儿。”
四奶奶站起身来应了一声。
不过等到吃罢晚饭,来和李老太太商量这事儿的人还多了个李光沛。毕竟有些事,他们母子间更好说。再说,长女的婚事可是家里的一桩大事,一家之主的意见自然要紧。
李老太太没说旁的——她的脾性也是这样,越是要紧的事情,越不喜欢兜圈子。
“再看一看,他们家若是有心,接下来两日该正式让人上门来了。”
四奶奶没料到李老太太说了这么句话,十分意外。
李光沛问:“那陆家那头儿怎么回复?”
李老太太慢条斯理地说:“伯荣这孩子,也不错,就是跟朱家的哥儿放一块儿,就全比下去了。”
四奶奶应了一声:“娘说的是。不过咱们两家是至亲,孩子们都知根知底儿的,脾性也算合得来,日子应该过得平顺。真成了亲家的话,将来也不怕公婆苛待了又林……”
这是陆家最大的一条优势。两家结亲的话那是亲上加亲,有这层关系在,自然能放心一些。
可是令四奶奶想不到的是,李老太太摇了摇头:“当侄女儿待。那是待客,自然是好好儿的捧着待着。真成了儿媳妇,那也优待不到哪儿去。”
四奶奶十分意外:“娘这话的意思,难道伯荣的爹娘……”
“他们也没什么坏心。就是把钱看得太重些。”李老太太咳嗽了一声:“这个人算盘打得太精了,陆家琢磨着从船队里分一杯羹,也琢磨了不是一天两天了。伯荣这孩子心里喜欢又林,这不假。可是延宗和他媳妇两个人这么上赶着求亲,一次接一次的催促,你不觉得他们对这门亲事太急切太热衷了?”
四奶奶悚然而惊。
以前李光沛也隐约的提过几句,可是四奶奶怎么也没有把这事和又林的亲事想到一块儿去。
那这么说。陆家其实看重的不是女儿这个人,而是……
四奶奶咳嗽了一声,低下头去。到底陆家是李老太太的娘家亲戚,她再对陆延宗两口子不满,也不能在脸上带出来。
李光沛倒没什么异样,只是说:“延宗表弟是提过几次船队的事情。只不过这里头水太深,船队也不光是我一个人说了算,里头有好几个人的股。就算做了亲家。这事儿也未必能如他的意。”
李老太太倒不怕说难听话:“可人家八成不这么想的,我琢磨,他们家对这事儿想了挺长时间了。说不定这边又林过门,人家那边儿又会旧事重提。”
四奶奶攥紧了帕子。
她可是关心则乱了,在女儿的亲事上头一点没有平时的镇静从容。比如陆家这事儿上头,只觉得他们家知根知底。没想到还让婆婆来点破这事儿,四奶奶又是气又是恼,可是又不能在这时候说什么,只能自己闷着。
李老太太倒是一点儿不气——她遇到的事儿多了,到现在已经没什么事儿能轻易让她动容。至于陆家,她当年守寡,势单力孤。儿女幼小的时候时候,陆家也没见谁出来帮她一把。现在李家家业兴旺,她也没打算让陆家从自家占什么便宜去。说到底她的儿孙姓李可不姓陆。更别说陆家的目的不单纯,将来要是一切如意好说,要是不如意——那会不会在又林身上使什么心眼儿?这个孙女儿不光是李光沛两口子的掌上明珠,也是李老太太的心头肉啊。
等夫妻俩回了屋。四奶奶坐那儿好一会儿没吱声。李光沛过来问她:“那天给你的田契收哪儿了?”
四奶奶还是不吭声,李光沛也不能再装不知道,挨着她坐下来。
四奶奶正眼都不看他,狠狠地往旁边挪了有一尺远。
李光沛咳一声,也跟着挪挪。
这回四奶奶没再换地方,可是脸扭在一边不看他。
“这事儿……我以前也和你说过两回……”
四奶奶转头瞅了他一眼:“他家最近就没提过又想入股的事儿?”
“没有。”李光沛十分干脆的说:“一次也没提过。”
“可他们提亲,你怎么也没把这事儿和我说?你心里有数,连娘都知道,偏就我不知道,赶情我是外人是吧?”
严格来说,李光沛不提这事儿,是顾着老太太那里。虽然老太太是明理的人,可是她自己怎么对陆家是一回事,儿媳妇怎么干是另一回事了。怎么说,陆家是她娘家,被四奶奶、或是被更多人腹诽议论,这对李老太太来说,总是伤脸的。
如果不是因为这个原因,李光沛也不至于一直对陆家求亲的事儿不吐口。
但是想不到李老太太自己今天把事儿揭破了,四奶奶也就知道了。
其实此事可大可小,李光沛对四奶奶陪了不少笑脸。俗话说,夫妻没有隔夜仇,床头吵架床尾合——这话很是有理。
四奶奶揽着被子,一时睡不着。天气愈发热了,薄被也眼看要盖不住。朱家要是真来提亲,那女儿当然是愿意的。今天晚上吃饭时,虽然她一如往常,并没什么异样。可是四奶奶知道,女儿肯定能打听出信儿来。她翻了好几个身儿,李光沛含含糊糊地说了句:“不早了,睡吧。”
四奶奶嗯了一声,闭上了眼。
第138章
朱慕贤算着日子,他那封信捎往安州,应该是到了。虽然上一封信不知是因为什么原因他没看着,但是这种意外毕竟不多见。
那这一封信杨重光应该是收着了,也看过了。
书墨回话说从东潭带来的书已经给朱家送过去了。朱慕贤点了下头。
东潭的有家很大的书肆,常有一些新书好书来。他看见了,想着于江本地见不着,就买了回来。
书墨回完事儿出去,朱慕贤听见他在外头说:“锦云姐,你怎么过来了?”
听着锦云的声音说:“太太打发我过来,少爷呢?”
书墨忙说:“少爷在屋里看书呢。”
朱慕贤把书合上,书墨已经推开门,锦云拎着个食盒进来了。
“太太吩咐我给少爷送了些汤来。”
朱慕贤站起身来:“有劳姐姐,替我谢谢母亲。”
锦云掀开盖子,把汤端了出来。
“看您说的,太太可吩咐了,一定让您趁热喝完。还有,这看书用功也得有个节制,不能老这么绷着,晚上可得早些睡。”
朱慕贤都应了下来。
可是说完话锦云还没有要走的意思,站在一旁。书墨说:“锦云姐,你要有事儿就先去忙着,回头我把盒子汤碗给送回去。”
朱慕贤平时并不乐意别人进他的书房——这个毛病大多数读书人都有。这时候书可算是金贵的东西,能读书、藏书,那是既有身份,又有学识的象征。
锦云可不舍得这么就走,虽然书墨这样说了,可是她想着,自己是太太身边的人,和寻常人可不一样。再说,回来这么些日子了。只见过少爷两回,还一句话都没说上,她实在不甘心。所以她反而笑着对书墨说:“没关系,我这会儿闲着呢。等少爷喝完了汤。太太还嘱咐我有话说。”
她这样说,书墨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朱慕贤于是坐下来喝汤。他打小虽然是在丫鬟堆里长大的,但是后来开始读书,祖父管得严些,更主要的原因是表妹于佩姿的脾气大心眼儿却小,到于江之后,近身伺候的活儿都是书墨和另一个小厮在干。另外还有两个粗使妈妈。
锦云看着朱慕贤把一碗汤羹喝完,又含笑上前来收拾。她特意穿了一件窄袖的松花色春装,头上还带了两朵小小的桃粉色纱制绢花。探手取碗的时候,袖子向上滑,露出白生生的手腕。那弯腰时肩背腰身显得十分婀娜。
等她站直身,却有些失望的发现朱慕贤的目光压根儿就没流连在她身上。
汤也喝了,碗也收了,锦云只好的把朱大太太吩咐的话也说完。
“太太吩咐说。吃罢晚饭,让少爷过去坐坐说说话。”
朱慕贤点了下头,说:“我知道了。”
锦云再没别的可说。只能转身向外走。到了门边,掀帘子时她回了下头,见朱慕贤又低头看书,只能怏怏的去了。
等用过晚饭,朱慕贤去了朱大太太屋里。锦云却没在跟前伺候,是范妈妈掀了帘子端的茶来。
朱大太太倒不忙说话。儿子整日用功,或是也有出去赴诗会和赴宴,总之不象小时候,总在母亲跟前,想见就见。想说话就说话。
她先拉着朱慕贤的手,就着灯光仔细端详了一下:“这瘦了好些啊。下午让人送汤过去,你喝了吧?”
“喝了。”
“那汤是补养身子的,以后我天天让人给你熬,你多喝些。我听说那考场可熬人了,又冷又小。还吃不上热食——”
朱慕贤一笑:“我没事儿,打小您也知道,我就没怎么生过病。不过倒真有同窗身子骨不好,硬撑着考完了,出了门就厥过去了。”
朱大太太想起来也是一阵后怕。早知道这样,那会儿就该早回来,自己亲手收拾照料着儿子去应考才是。可是那会儿赶着京里事多,身边的人还劝,说怕她这么急着赶回来,少爷心里焦急,反倒考不好了。
儿子求上进是好事,光宗耀祖的,朱大太太也指望着儿子将来能给她争气。虽然说有他爷爷的事儿在前头,可是他爷爷还能活几年啊?要是人都没了,自然不会有总记着这茬了。
可是看儿子这么熬着,原来那脸儿粉白嫩生的,现在看,两颊都快凹下去了。
“今天我出去了一趟,见了个……”朱大太太跟儿子推心置腹地说:“是为了你的亲事。”
朱慕贤低了下头,没作声。
“嗨,这儿又没别人,你跟娘还有什么可害羞的?”朱大太太笑着说:“我这趟回来,就是为了你的亲事。你也不小了,该成家了。有个人回来替你操持打点,服侍照看着你,我也能更放心。过个一年半载的,再给我生个大胖孙子——那可就更好啦。”
虽然说话的是亲娘,可是朱慕贤听见生儿育女四个字,还是脸上有点发热,轻声说:“这事,母亲和祖母作主就是了。”
“按理儿是这么说,可是毕竟是你娶媳妇,要是你自己不中意,那瞅着心里就别扭,日子也过不好啊。你祖母先看好了,我来了于江之后,也算见过一面,今天我出去,就是见了这姑娘的娘。看他们家也算是有规矩的人家……”
朱慕贤的心也悬着,朱老太太那儿没跟他透过风,他现在真有点儿不摸不着底。
是哪家的姑娘?
朱老太太说已经看好了,母亲也说见过一面——这姑娘应该是镇上的。和祖母有来往的人家里头,有哪家有适龄待嫁的姑娘?
并没有几家。
“说起来,你也应该认识她的。”朱大太太说:“就是前头李家的姑娘。”
朱慕贤心里那根弦仿佛被谁的手指轻轻勾了一下,又迅速放开。只剩下那根弦在嗡嗡的直颤,余韵一直不散。
是又林?
朱慕贤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又林可以说是除了表妹佩姿之外他最熟悉的一个姑娘了。
虽然相处的时候并不算多,可是朱慕贤总觉得她和其他人不一样。
明明穿着打扮谈吐都差不多,但是,总有些什么地方不一样。
要是静下来细细想,大概朱慕贤可以说清楚她究竟有什么不同。但是现在他心里一下子就乱了,什么也想不出来。
朱大太太看了儿子的样子,倒是有些满意——
儿子没一听娶媳妇就乐得忘形,反倒显得拘束不安,朱大太太是很欣慰的。要是儿子一娶了媳妇就忘了娘,她肯定不乐意。而且儿子的表现得对女色不热衷,说明儿子正派,知道上进。这当然让朱大太太高兴。
因此她的语气也越发柔和了。
“不用难为情,这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都是应当的事。”
朱慕贤心里还乱纷纷的,他从来没想过又林会有可能成为自己的妻子——相伴终身,白头偕老。
从来没有如此想象过。
可是,如果非得娶一个人,而那个人是她的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