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资治通鉴全译-第9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3'汴将庞师古拔宿迁,军于吕梁。时溥逆战,大败,还保彭城。
'3'汴州军队将领庞师古攻克宿迁,在叶梁洪镇驻扎军队。时溥前去迎战,结果大败,退回彭城固守。
'4'壬子,蔡将郭杀申丛,送奏宗权于汴,告朱全忠云:“丛谋复立宗权。”全忠以为淮西留后。
'4'壬子(二十日),蔡州军队将领郭杀死申丛,把秦宗权送到汴州,对朱全忠说:“申丛筹划再次拥立秦宗权。”朱全忠于是任命郭为淮西留后。
'5'戊申,王建大破山行章于新繁,杀获近万人,行章仅以身免。杨晟惧,徙屯三交,行章屯阳,与建相持。
'5'戊申(十六日),王建在新繁大败山行章,斩杀擒获将近一万人,山行章仅能逃脱性命。杨晟恐惧,便把军调到三交驻扎,山行章在阳驻扎,与王建相互对持。
'6'二月,朱全忠送秦宗权至京师,斩于独柳。京兆尹孙揆监刑,宗权于槛车中引首谓揆曰:“尚书察宗权岂反者邪?但翰忠不效耳。”观者皆笑。揆,逖之族孙也。
'6'二月,朱全忠把秦宗权送到京师长安,在独柳斩杀。京兆尹孙揆主持行刑,秦宗权在槛车里伸出脑袋对孙揆说:“尚书你察看我秦宗权难道是造反的人吗?只是献纳忠心没有功效罢了。”围观的人都笑了。孙揆是刑部侍郎孙逖的从孙。
'7'三月,加朱全忠兼中书令,进爵东平郡王。全忠既克蔡州,军势益盛。
'7'三月,朝廷加封朱全忠兼任中书令,晋升爵位为东平郡王。朱全忠攻克蔡州以后,军队的势力更加强大起来。
加奉国节度使赵德中书令,加蔡州节度使赵同平章事,充忠武节度使,以陈州为理所。会有疾,悉以军府事授其弟昶,表乞骸骨,诏以昶代为忠武节度使。未几,薨。
朝廷加封奉国节度使赵德为中书令,加封蔡州节度使赵为同平章事,充任忠武节度使,以陈州作为忠武节度使的任所。适逢赵忠有疾病,把节使司的军政事务全部交给他弟弟赵昶办理,自己上表请求辞掉官职返回故乡,于是唐昭宗颁发诏令任命赵昶代理忠武节度使。不久,赵死去。
'8'丙申,钱拔苏州,徐约亡入海而死。钱以海昌都将沈粲权和苏州。
'8'丙申(初五),钱攻克苏州,徐约逃入海上身亡。钱委任海昌都将沈粲暂代苏州刺史。
'9'夏,四月,赐陕虢军号保义。
'9'夏季,四月,朝廷赐给陕虢军队名号保义。
'10'五月,甲辰,润州制置使阮结卒,钱以静江都将成及代之。
'10'五月,甲辰(十三日),润州制置使阮结死去,钱委任静江都将成及代任润州制置使。
'11'李克用大发兵,遣李罕之、李存孝攻孟方立,六月,拔磁、二州。方立遣大将成溉、袁奉韬将兵数万拒之,战于琉璃陂,方立兵大败,二将皆为所擒,克用乘胜进攻邢州。方立性猜忌,诸将多怨,至是皆不为方立用,方立惭惧,饮药死。弟摄州刺史迁,素得士心,众奉之为留后,求援于朱全忠。全忠假道于魏博,罗弘信不许;全忠乃遣大将王虔裕将精甲数百,间道入邢州共守。
'11'李克用大举发兵,派遣李罕之、李存孝攻打孟方立,六月,攻克磁州、州。孟方立派遣大将马溉、袁奉韬带领军队几万抗击,在琉璃陂展开激战,孟方立的军队大败,马溉、袁奉韬两位将领都被擒获,李克用乘胜进攻邢州。孟方立性情猜忌,属下将领大多怨恨,到这时都不肯为他效力,孟方立惭愧恐惧,服药自杀。孟方立的弟弟、摄理州刺史孟迁,一向深得士卒的拥护,大家尊奉他为昭义军留后。孟迁向朱全忠请求救援。朱全忠要借道经过魏博,罗弘信不准许;朱全忠于是派遣大将王虔裕带领精壮人马几百名,通过偏僻的小路进入邢州与孟迁共同防守。
'12'杨行密围宣州,城中食尽,人相啖,指挥使周进思据域逐赵;将奔广陵,田追擒之,未几,城中执进思以降。行密入宣州,诸将争取金帛,徐温独据米,为粥以食饿者。温,朐山人也。将宿松周本,勇冠军中,行密获而释之,以为裨将。既败,左右皆散,惟李德诚从不去,行密以宗女妻之。德诚,西华人也。行密表言于朝,诏以行密为宣歙观察使。
'12'杨行密围攻宣州,城内粮食用光了,就相互残杀吃人肉充饥,指挥使周进思占据宣州城赶走赵;赵要逃奔广陵,被田追击擒获。不久,城内的军队捉拿周进思向杨行密投降。杨行密进入宣州城,各位将领争先恐后地抢夺金银布帛,唯独徐温占据粮仓,做粥给饥饿的人们吃。徐温是朐山人。赵的手下将领宿松县人周本,勇猛果敢在军营中堪称第一,杨行密抓获他后又将他释放,任命为裨将。赵失败时,身边的人都纷纷离去,只有李德诚跟随赵不走,杨行密把同族人的女儿嫁给李德诚为妻子来拉拢他。李德城是西华人。杨行密进呈表章向朝廷论政言事,昭宗颁发诏令任命杨行密为宣歙观察使。
朱全忠与赵有旧,遣使求之;行密谋于袁袭,袭曰:“不若斩首以遗之。”行密从之。未几,袭卒,行密哭之曰:“天下欲成吾大功邪,何为折吾股肱也!吾好宽而袭每劝我以杀,此其所以不寿与!”
朱全忠与赵早有交情,派遣使者向杨行密索要赵。杨行密和袁袭商量,袁袭说:“不如把赵砍掉脑袋去送给朱全忠。”杨行密依从了袁袭的意见。不久,袁袭死去,杨行密痛哭着说:“老天不想让我成就大的功业吗?为什么要折损我的得力助手!我喜好宽厚,可是袁袭常常劝说我斩杀,这大概是他不能长寿的原因吧!”
孙儒遣兵攻庐州,蔡俦以州降之。
孙儒派遣军队攻打庐州,蔡俦向孙儒献城投降。
'13'朱珍拔萧县,据之,与时溥相拒,朱全忠欲自往临之。珍命诸军皆葺马厩,李唐宾部将严郊独情慢,军吏贵之,唐宾怒,见珍诉之;珍亦怒,以唐宾为无礼,拔剑斩之,遣骑白全忠,云唐宾谋叛。淮南在司马敬翔,恐全忠乘怒,仓猝处置违宜,故留使者,逮夜,然后从容白之,全忠果大惊。翔因为画策,诈收唐宾妻子系狱,遣骑往慰抚,全忠从之,军中始安。秋,七月,全忠如萧县,未至,珍出迎,命武士执之,贵以专杀而诛之。诸将霍存等数十人叩头为之请,全忠怒,以床掷之,乃退。丁未,至萧县,以庞师古代珍为都指挥使。八月,丙子,全忠进攻时溥壁,会大雨,引兵还。
'13'朱珍攻克萧县,占据该县,与时溥相互抗拒,朱全忠想亲自前往指挥作战。朱珍命令各军都修盖马棚。唯有李唐宾的部将严郊懒惰怠慢,军中官吏斥责他,李唐宾很气愤,去谒见朱珍申诉。朱珍对此极其愤怒,认为李唐宾太无礼了,拔剑将李唐宾斩杀,派遣骑兵要去告诉朱全忠,说李唐宾图谋叛乱。淮南左司马敬翔,担心朱全忠会乘着怒气仓促处理,免不了失当欠妥,所以把朱珍派来的使者留下,到了夜晚之后,才从容不迫地把这件事告诉朱全忠,朱全忠大为震惊。敬翔趁机为朱全忠筹划计策,假装逮捕李唐宾的妻子、孩子拘禁在监狱,派遣骑兵前往慰问安抚,朱全忠依从敬翔的安排,军营上下才安定下来。秋季,七月,朱全忠前往萧县,还未到达,朱珍出城迎接,朱全忠命令武士将朱珍拿下,以擅自杀人罪要将他处死。霍存等几十位将领跪下磕头为朱珍求情,朱全忠很恼怒,用坐卧器具投打他们,这些将领才退去。丁未(十七日)朱全忠到达萧县,他任命庞师古代替朱珍做都指挥使。八月,丙子(十七日),朱全忠进攻时溥的营垒,适逢天下大雨,又带领军队返回萧县。
'14'冬,十月,平卢节度使王敬武薨;子师范,年十六,军中推为留后,棣州刺史张蟾不从。诏以太子少师崔安潜兼侍中,充严卢节度使。蟾迎安潜至州,与之共讨师范。
'14'冬季,十月,平卢节度使王敬武死去;儿子王师范,年龄仅十六岁,军中将士推举他做平卢留后,棣州刺史张蟾拒不服从。昭宗颁发诏令任命太子少师崔安潜兼任侍中,充任平卢节度使。张蟾把崔安潜迎接到棣州,和他一起筹商讨代王师范。
'15'以给事中杜孺休为苏州刺史。钱不悦,以知州事沈粲为制置指挥使。
'15'朝廷任命给事中杜孺休为苏州刺史。钱对此很不高兴,委任主持苏州事宜的沈粲为制置指挥使。
'16'杨行密遣马步都虞候田等攻常州。
'16'杨行密派遣马步都虞候田攻打常州。
'17'十一月,上改名晔。
'17'十一月,昭宗改名为李晔。
'18'上将祀圜丘。故事,中尉、枢密皆衫侍从;僖宗之世,已具笏;至是,又令有司制法服,孔纬及谏官、礼官皆以为不可,上出手札谕之曰:“卿等所论至当。事有从权,勿以小瑕遂妨大礼。”于是宦官始服剑佩侍祠。己酉,祀圜丘,赦天下。
'18'昭宗要去祭坛祭天。按照旧例,朝廷中的中尉、枢密都要身穿大襟分开的衣衫侍奉跟随皇帝。僖宗时代,已经具备了袍服和朝笏,到这时,昭宗又命令有关官吏制做礼服,孔纬和谏官、礼官都认为不适当。唐昭宗传出亲手写的谕令对他们说:“你们所谈论的很得当。办事应当权宜处理,不能因为微小的不当而妨碍了朝廷的大礼。”于是,宦官开始身穿法服佩剑侍奉皇帝祭礼。己酉(二十一日),唐昭宗赴祭坛祭天,大赦天下。
上在藩邱,素疾宦官,及即位,杨复恭恃援立功,所为多不法,上意不平;政事多谋于宰相,孔纬、张浚劝上举大中故事抑宦者权。复恭常乘肩舆至太极殿。他日,上与宰相言及四方反者,孔炜曰:“陛下左右有将反者,况四方乎!”上矍然问之,纬指复恭曰:“复恭陛下家奴,乃肩舆造前殿,多养壮士为假子,使典禁兵,或为方镇,非反而何!”复恭曰:“子壮士,欲以收士心,卫国家,岂反邪!”上曰:“卿欲卫国家,何不使姓李而姓杨乎?”复恭无以对。
昭宗身为寿王居住藩邸时,一向憎恨宦官,到了他登基称帝以后,杨复恭倚仗着当初拥立昭宗即位有功,所做所为大多违犯法度,昭宗在心中对他愤愤不平。有关朝政事务,昭宗大多和宰相商讨,孔纬、张浚奉劝皇帝施行内宫以往的成例,抑制宦官的权力。杨复恭经常乘坐轿子到太极殿。有一天,昭宗与宰相谈率四方谋反叛乱的人,孔纬说:“陛下的身边就有将要谋反的人,何四方呢!”昭宗惊惶地追问他,孔纬指着杨复恭说:“杨复恭是陛下的家奴,竟敢乘坐轿子到前殿,招养许多壮士为养子,委任他们统管朝廷的军队,有的则充任地方节度使、刺史,这不是谋反是什么!”杨复恭辩解说:“我招养壮士为义子,是想收拢将士的心,保卫国家,哪里是谋反呀!”昭宗说:“你想保卫国家,为什么不让这些壮士姓李而姓杨?”杨复恭无话可答。
复恭假子天威军使杨守立,本姓胡,名弘立,勇冠六军,人皆畏之。上欲讨复恭,恐守立作乱,谓复恭:“朕欲得卿胡子在左右。”复恭见守立于上,上赐姓名李顺节,使掌六军管钥,不期年,擢至天武都头,领镇海节度使,俄加同平章事。及谢日,台吏申请班见百僚,孔纬判不集;顺节至中书,色不悦。他日,语微及之,纬曰:“宰相师长百僚,故有班见。相公职为都头,而于政事堂班见百僚,于意安乎?”顺节不敢复言。
杨复恭的养子天威军使杨守立,本来姓胡,名叫弘立,以其勇猛果敢在朝廷的军队中闻名,人们对他都很畏惧。昭宗想要整治杨复恭,担心杨守立兴兵作乱,便对杨复恭说:“朕想把你的养子杨守立留在朕的身边。”杨复恭把杨守立引见给昭宗,昭宗赏赐给他新的姓名李顺节,派令他掌管朝廷军队各屯营营门的启闭,不到一年,提升为神策军的天武都头,兼任镇海节度使,不久又加封同平章事。等到谢恩的日子,御史大夫请求朝中百官排班拜见李顺节,孔纬裁决不准召集朝中百官。李顺节到中书省,脸色显得很不高兴。有天,孔纬在和李顺节的言谈中委婉地涉及到这件事,孔纬说:“宰相是朝中百官的师长,所以有百官排班拜见。你的官职是神策军的天武都头,而在政事堂上让百官排班拜见,能心安吗?”李顺节不敢再说。
朱全忠求领盐铁,孔纬独执以为不可,谓进奏吏曰:“朱公须此职,非兴兵不可!”全忠乃止。
朱全忠请求兼任盐铁转运使,唯独孔纬坚持认为不可以,他对进奏官吏说:“朱全忠想要盐铁使这一职,除非他兴兵来抢不可!”朱全忠这才停止索求该职。
'19'田攻常州,为地道入城;中宵,旌旗甲兵出于制置使杜棱之寝室,遂虏之,以兵三万戍常州。
'19'田攻打常州,挖凿地道进城;半夜时分,田的旌旗甲兵出现在制置使杜棱的寝室,将杜棱俘获,田派令三万军队驻扎常州。
'20'朱全忠遣庞师古将兵自颍上趋淮南,击孙儒。
'20'朱全忠派遣庞师古带领军队从颍上县赶赴淮南,攻打孙儒。
'21'十二月,甲子,王建败山行章及西川骑将宋行能于广都;行能奔还成都,行章退守眉州。壬申,行章请降于建。
'21'十二月,甲子(初七),王建在广都打败山行章及西川骑兵将领宋行能;宋行能逃回成都,山行章退到眉州固守。壬申(十五日),山行章向王建请求投降。
'22'戊寅,孙儒自广陵引兵渡江,壬午,逐田,取常州,以刘建锋守之。儒还广陵,建锋又逐成及,取润州。
'22'戊寅(二十一日),孙儒从广陵带领军队渡过长江,壬午(二十五日),孙儒赶走田,占据常州,委任刘建锋守卫常州。孙儒返回广陵,刘建锋又驱逐成及,占据润州。
'23'前山南东道节度使刘巨容之在襄阳也,有申屠生教之烧药为黄金。田令孜之弟过襄阳,臣容出金示之。及寓居成都,令孜求其方,不与,恨之,是岁,令孜杀巨容,灭其族。
'23'从前山南东道节度使刘巨容在襄阳时,有个叫申屠生的人教他烧炼药物制做黄金。田令孜的弟弟经过襄阳,刘巨容拿出烧炼的黄金给他看。等到刘巨容到成都住下,田令孜向他索求炼金秘方,刘巨容不给,田令孜于是衔恨,这一年,田令孜杀刘巨容,并且灭了他的家族。
大顺元年(庚戌、890)
大顺元年(庚戌,公元890年)
'1'春,正月,戊子朔,群臣上尊号曰圣文睿德光武弘孝皇帝;改元。
'1'春季,正月,戊子朔(初一),朝中文武群臣为昭宗上尊号为圣文睿德光武弘孝皇帝,改年号为大顺。
'2'李克用急攻邢州,孟迁食竭力尽,执王虔裕及汴兵以降。克用以安金俊为邢团练使。
'2'李克用猛烈攻打邢州,孟迁粮食吃尽兵力疲惫,抓住王虔裕,带着汴州军队向李克用投降。李克用任命安金俊为邢团练使。
'3'壬寅,王建攻邛州,陈敬遣其大将彭城杨儒将兵三千助刺史毛湘守之,湘出战,屡败。杨儒登城,见建兵盛,叹曰:“唐祚尽矣,王公治众,严而不残,殆可以庇民乎!”遂帅所部出降。建养以为子,更其姓名曰王宗儒。乙巳,建留永平节度判官张琳为邛南招安使,引兵还成都。琳,许州人也。
'3'壬寅(十五日),王建攻打邛州,陈敬派遣属下大将彭城人杨儒带领军队三千援助邛州刺史毛湘守城,毛湘出城作战,多次败阵。杨儒登上城楼,看见王建的军队声势浩大,叹息着说道:“大唐气数已到了尽头,王建治理民众,严厉而不残暴,大概可以庇护老百姓!”于是,杨儒率领所部人马出城向王建投降。王建收养杨儒为了义子,改其姓名叫王宗儒。乙巳(十八日),王建留下永平节度判官张琳为邛南招安使,带领军队返回成都。张琳是许州人。
陈敬分兵布寨于犀浦、郫、导江等县,发城中民户一丁,昼则穿重壕,采竹木,运砖石,夜则登城,击柝巡警,无休息。
陈敬在犀浦县、郫县、导江县等地分别安设营寨,对城内居住的百姓一户征发一名壮丁,白天挖掘重重堑壕,采伐竹木,运送砖头石块,夜里则登上城墙,打柝巡夜,从无休息。
韦昭度营于唐桥,王建营于东阊门外;建事昭度甚谨。
韦昭度在唐桥安设军营,王建在东阊门外安设军营。王建侍奉韦昭度相当谨慎。
辛亥,简州将杜有迁执刺史员虔嵩降于建,建以有迁知州事。
辛亥(二十四日),简州将领杜有迁抓获刺史员虔嵩向王建投降,王建委任杜有迁掌管简州事务。
'4'汴将庞师古等众号十万,渡淮,声言救扬行密,攻下天长,壬子,下高邮。
'4'汴州军队将领庞师古等人的军队号称十万,渡过淮河,扬言要救杨行密,攻下天长县,壬子(二十五日),攻克高邮。
'5'二月,己未,资州将侯元绰执刺史杨戡于王建,建以元绰知州事。
'5'二月,己未(初三),资州将领侯元绰抓住刺史杨戡向王建投降,王建委任侯元绰掌管资州事务。
'6'乙丑,加朱全忠守中书令。
'6'乙丑(初九),朝廷加封朱全忠兼理中书令。
'7'庞师古引兵深入淮南,己巳,与孙儒战于陵亭,师古兵败而还。
'7'庞师古带领军队深入淮南,己巳(十三日),与孙儒在陵亭镇展开激战,庞师古的军队失利而返回。
'8'杨行密遣其将马敬言将兵五千,乘虚袭据润州。李友将兵二万屯青城,将攻常州。安仁义、刘威、田败刘建锋于武进,敬言、仁义、威屯润州。友,合肥人;威,慎县人也。
'8'杨行密派遣属下将领马敬言率领军队五千,乘虚攻打并占据了润州。李友带领军队二万驻扎青城,要攻打常州。安仁义、刘威、田在武进县打败刘建锋。马敬言、安仁义、刘威于是驻扎润州。李友是合肥人;刘威是慎县人。
'9'李克用将兵攻云州防御使赫连铎,克其东城。铎求救于卢龙节度使李匡威,匡威将兵三万赴之。丙子,邢团练使安金俊中流矢死,河东万胜军使申信叛降于铎。会幽州军至,克用引还。
'9'李克用带领军队攻打云州防御使赫连铎,攻克云州东城。赫连铎向卢龙节度使李匡威请求救援,李匡威带领军队三万赶赴云州。丙子(二十日),李克用的将领邢团练使安金俊在激战中被乱飞的箭击中身亡,河东万胜军使申信向赫连铎投降。又恰有幽州的军队赶来,李克用便率领人马返回。
'10'时溥求救于河东,李克用遣其将石君和将五百骑赴之。
'10'时溥向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求救,李克用派遣属下将领石君和带领五骑兵前去救援。
'11'李克用巡潞州,以供具不厚,怒昭义节度使李克,诟而笞之;克惭愤成疾,三月,薨。克用表其弟决胜军使克恭为昭义留后。
'11'李克用巡视潞州,因为供给的酒食等用品不够丰厚,便对昭义节度使李克很恼怒,将他辱骂并笞打一顿。李克羞愧怨愤以致身患重病,三月,便死去了。李克用上呈表章,任命他的弟弟决胜军使李克恭为昭义留后。
'12'赐宣歙军号宁国,以杨行密为节度使。
'12'唐昭宗赐宣歙军名号为宁国,任命杨行密为节度使。
'13'夏,四月,宿州将张筠逐刺史张绍光,附于时溥;朱于忠帅诸军讨之。溥出兵掠砀山,全忠遣牙内都指挥使朱友裕击之,杀三千余人,擒石君和。友裕,全忠之子也。
'13'夏季,四月,宿州将领张筠驱逐刺史张绍光,归附时溥。朱全忠率领各地军队讨伐张筠。时溥派出军队到砀山一带抢劫,朱全忠派遣牙内都指挥使朱友裕攻打时溥的军队,杀死三千余人,擒获石君和。朱友裕是朱全忠的儿子。
'14'乙丑,陈敬遣蜀州刺史任从海将兵二万救邛州,战败,欲以蜀州降王建;敬杀之,以徐公代为蜀州刺史。丙寅,嘉州刺史朱实州降于建。丙子,道土豪文武坚执戎州刺史谢承恩降于建。
'14'乙丑(初十),陈敬派遗蜀州刺史任从海带领军队二万救援邛州,结果被打败,任从海便想献出蜀州向王建投降。陈敬杀掉任从海,任命徐公代理蜀州刺史。丙寅(十一日),嘉州刺史朱实献出全州向王建投降。丙子(二十一日),道土豪文武坚抓获戎州刺史谢承恩向王建投降。
'15'赫连铎、李匡威表请讨李克用。朱全忠亦上言:“克用终为国患,今因其败,臣请帅汴、滑、孟三军,与河北三镇共除之。乞朝廷命大臣为统帅。”
'15'赫连铎、李匡威进呈表章请求讨伐李克用。朱全忠也向朝廷进言说:“李克用最终是国家祸患,现在趁着他势力衰败,我请求率领汴州、滑州、孟州三路军队,和河北的三镇人马一起去除掉李克用。恳望朝廷任命大臣充任统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