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村花的北宋市井生活-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生意不但稳赚不赔、一本万利,还能让我一夜暴富吗?怎地现下不但没赚到钱,还把我投进去的本钱全都给赔光了?!”
妙儿早就料到一起入股的丁氏知道生意赔钱后,一定会埋怨责怪她,而妙儿之前也的确是在丁氏面前把话说得有些太满,这也全都是因为妙儿太过自信……
妙儿已经深刻的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因此丁氏一出言责怪、妙儿马上低眉顺眼的检讨自己的错误:“母亲,实在是对不住!是我太自大、自负了,才会害大家跟着我一起赔钱,我一定会好好反省和检讨。”
“反省?你现在反省我那四百两银子能回来吗?”丁氏一想到一下子损失了四百两银子,当下就心疼得龇牙咧嘴、埋怨妙儿的话更是一股脑的全都倒了出来:“你给我想想你当初是怎么和我说的?你当初可是说的比唱的还好听!你明明说这是稳赚不赔的生意、且还说会让我一夜暴富,怎地现下却是这样的结果?”
“哎哟喂!我的四百两银子啊!那可是白花花的银子啊!我被你气得心口都疼了起来!”丁氏边说边用力的揉着自个儿的胸口,并喋喋不休的继续埋怨道:“我当初就不该相信你的甜言蜜语、把我辛辛苦苦攒下来的银钱拿给你糟蹋!”
第十六章 翻脸不认人
妙儿虽然知道错在自己,知道早知如此就不该好心的拉丁氏入股,但丁氏那接连不断的数落却还是让妙儿觉得十分委屈,于是妙儿忍不住低声回了句:“我当初的确是说过养珠是稳赚不赔的生意,我把话说的太满是我的不对、我向母亲您道歉,但我当时也有说做生意始终还是会有一些风险,让母亲您好好的考虑清楚再做决定……”
妙儿话还没全说完、丁氏就又跳了起来,并怒气冲冲的尖声骂了妙儿一句:“你还敢狡辩?!明明是你巧言令色的骗了我的银子,你还敢在我跟前说这些狡辩的话?!我告诉你,这做生意不挣钱我可以不怪你,但你没让我一夜暴富、至少得把我拿出去的银子全都还给我!”
丁氏既然已经把话说了出来,那自然就不会再藏着、掖着了,只见丁氏不等妙儿开口、就不讲道理的扔下最后通牒:“我不管,余下的四百两银子你必须从你的嫁妆里匀出来还给我!我知道你嫁过来时可是带了不少嫁妆,你可别和我说你没钱!”
这做生意哪有一赔钱就翻脸不认人,并且还要把最初入股的银子全都要回去的道理?
丁氏的要求让妙儿顿时更加瞧不起她,觉得自己的一片好心最终却没能换来她的谅解,更是通过这件事把丁氏自私的本性看得更加清楚!于是妙儿马上就打消了继续和丁氏一起合伙赚钱的心思,并且打定主意从今以后再也不和丁氏有任何金钱上的来往!
但妙儿骨子里却是个很有骨气、也很倔强的人,虽然丁氏在生意失败后要求退股不对,但养珠之所以会失败、妙儿这个发起人身上有着不可推脱的责任,因此妙儿当下就一脸正色、不亢不卑的对丁氏许下承诺:“母亲您放心,我一定会尽快把剩下的四百两银子如数奉还,让您一分不差的收回本钱。”
丁氏一听这话、马上一脸欣喜的追问道:“此话当真?”
妙儿答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这还差不多!”丁氏先是一脸满意的嘀咕了句,随后生怕妙儿会反悔、改变主意不把余下的钱还给她,马上就一脸紧张的逼问道:“那尽快是指什么时候?你可别过个三年五载才把那四百两银子还给我!”
妙儿手头倒是还有些现银、给丁氏也是绰绰有余,但妙儿却想靠着手头这些现银东山再起、赚些钱把张大郎他们这次亏的钱补上。加上铺子里也需要留一些现银作为周转,酿制葡萄酒的本钱也是一分都不能动,免得酿不出酒来铺子无法正常营运下去……
因此妙儿一时也匀不出银子给丁氏,只能如实给了丁氏答案:“母亲,这赔钱可是大家伙儿一起赔的,您赔了银子我自然也赔了银子,因此现下我一时半会儿也没那么多现银可以给您,希望母亲您能多多谅解、先宽限我一段时日。”
丁氏一听说妙儿手头没有现银,顿时急了起来、并打起了妙儿那些不动产的主意:“你的陪嫁里头不是还有铺子、宅子和田地吗?这些你随便卖掉一样就能换回不少银钱,还给我更是绰绰有余!”
这丁氏明明不急着用钱、却出言逼妙儿卖不动产,这让妙儿脸色立时沉了下来、语气里也多了几分不悦:“这些都是我娘家给我的陪嫁,我哪能随随便便把它们给变卖了?再说了,我又不是不把银钱还给母亲,我不过是请母亲宽限一段时日而已,待我酒肆那边的盈利送过来、我即刻就能把银子补给母亲,母亲您何必急于一时呢?”
丁氏一见妙儿脸色沉了下来、顿时多了几分心虚,又怕妙儿反悔不把那四百两银子补给她,于是丁氏马上不敢再冲妙儿大声嚷嚷、只小声的嘀咕了句:“我不是怕你跑掉赖账吗?”
丁氏的话让妙儿顿时哭笑不得,道:“母亲您多虑了,我是您的媳妇儿,我能跑到哪里去?”
妙儿说的是事实,因此丁氏虽然急着把钱要回来,但最终却也只能妥协、一脸怏怏的说道:“那好吧!那我就宽限你一段时日,你尽快把钱凑齐还我,别让我等太久!”
“母亲放心,我一有余钱就会把那四百两银子一分不差的送过来,”妙儿说完马上起身告辞:“母亲这里要是没别的什么事,我就先回屋去了。”
丁氏有些不耐烦的挥了挥手,妙儿见状马上就退出丁氏屋子,一边想着该如何挽救败局、一边慢慢的往自个儿和徐东临独住的小院子走去。
说实话,养珠的失败虽然让妙儿愧对支持她的亲人,但这次失败却让妙儿受益匪浅———首先妙儿因前半生顺风顺水而膨胀起来的自信心,经历了这次失败后可以说是被彻底的打破了;其次妙儿同时也从先前的顺风顺水里清醒过来,检讨自己自大自负的同时、也很认真的寻找这次之所以会失败的原因。
而养珠失败的原因妙儿已经琢磨了很久了,可她想来想去都觉得她想的那个方法是行得通的,毕竟珍珠形成的原理的确是妙儿所知那样,这点后人早就用科学的方法验证过了……既然养珠的方法没有问题,那导致失败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妙儿越想头越大,一直到回到自个儿屋里了都还没想出个头绪来,于是心烦意乱的妙儿竟拉着徐东临坐到炕上,还病急乱投医的试着向徐东临解释养珠的原理:“四郎,其实这珍珠最初真的不是珍珠,它们很可能是不小心掉落到蚌壳离的小沙子,然后被蚌自身涌出来的一些物事不断的包裹,慢慢的才变成珍珠!”
妙儿想把珍珠形成的原理、用通俗易懂的话语解释给徐东临听,可偏偏又找不到合适的言语来表述,于是一时间妙儿也无法把这个原理解释清楚。
因此妙儿最终只能放弃解释原理、改用另外一种方式说道:“我一时也说不清楚珍珠形成的原因,但我想说我琢磨出来的法子一定管用,一定是别的地方出了什么差错、才会让我们功亏一篑!可到底是哪里出错了呢?”
妙儿说着一脸期望的看着徐东临,问道:“我说的有些乱,你能听得懂我的意思吗?”
妙儿其实是不指望徐东临能明白她说的这些话的意思,没想到徐东临仔细的琢磨了下妙儿说的养珍珠的方法后,竟然全都听懂了、并一脸赞同的说道:“四娘,我相信你说的那个法子真的能养出珍珠来。你先别着急,静下心来好好的想想是不是哪里没做对,我也可以和你一起想想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徐东临的话让妙儿顿时一脸惊喜、并且马上语气急促的连连追问道:“你能听懂我说的那些的话意思?你也相信我用的那个法子能养出珍珠来?”
徐东临却笑而不言,只拉着妙儿去了书房,然后从书架最高那层找出一本书页上布满灰尘的杂记,拍干净灰尘后迅速的翻找起来,不一会儿就翻到靠后的某一页、并指着上头记载的文字让妙儿仔细看。
妙儿凑过来仔细一看,才发现那页有些发黄的书页上、竟记载了一段和养珠有关的文字,那段文字虽然不长、但却正巧点出了养珠的方法,于是妙儿马上一脸惊喜的琢磨那段文字,并下意识的把那段文字读了出来……
第十七章 再次尝试
“古有一养珠法,以今所作假珠,择光荧圆润者,取稍大蚌蛤,以清水浸之,饲其开口,急以珠投之,濒换江湖之水,夜置月中,蚌蛤来玩月华,此经两秋即成珠矣。”
反复的阅读过那段文字后,妙儿马上抓住了重点、指着书页上“濒换江湖之水”这几个字说道:“会不会是水的问题?会不会我们池塘里引进来养鱼的水不适合养蚌?”
徐东临闻言马上凑过来仔细的看妙儿指出来的那段文字,琢磨了一番后点头赞同道:“你说的很有可能,这山林之水毕竟和江湖之水有些不同,问题很可能真的出在这里……”
妙儿见徐东临也赞同她的看法,当下便信心大增、道:“也就是说,我这个养珠的方法真的没有问题!没看到这本书之前,我还一直担心是我养珠的方法有问题,如果我的方法真的行不通,那就真的只能功亏一篑、彻彻底底的放弃养珠了!”
妙儿说完这话就开始琢磨水质这个问题,心想珍珠一般都出自江河湖海,且海里捞起来的珍珠、也比江湖里捞起来的珍珠要好上许多———这是不是表示必须是流动的、来自江河湖海的水才能养蚌,也只有这样的水才能让蚌结出品质好的珍珠来?
妙儿仔细斟酌过后便开口和徐东临商量道:“四郎,引海水入田养蚌有些太难,不如我们想法子试着引一引江河里的水?兴许这水一换,这蚌里就能结出珍珠来!”
徐东临也很赞同妙儿这个提议,并且马上出言鼓励妙儿再试一试:“我觉得这个法子可行,我们可以重新再养一次珠、且这一次换从江河引水入塘!四娘,你要是手头的银子不够再养一次珠,我可以想法子先从家里支取一些支持你。”
“不用了,我手头的现银应该还够用,”妙儿一脸感激的靠在徐东临身边,有些没底气的问道:“你真的赞成我再试一次?你就不怕我这次再亏本?”
“亏本也不要紧,我知道你这性子一定是要彻彻底底的撞到南墙才会死心,我不让你再试试你也会想法子去试对不对?”徐东临见妙儿心思一被点破就红了脸蛋、便知道自己猜的没错,于是只能一脸无奈的伸手捏了捏妙儿的鼻子,道:“我就知道你一直没死心,果然让我猜中了!”
妙儿有些不好意思的把脸贴在徐东临的臂弯里,小声的说道:“我也不是固执或是不服输、赌气的想要再养一次珠,我只是觉得我琢磨出来的养珠法子不会没效果,所以才会一心想要证明这个法子……”
妙儿眼下这像只小猫咪的模样让徐东临顿时心生怜惜,只见他一边伸手摸了摸妙儿的头,一边语气认真的表明自己的看法:“别灰心,我也相信你那个方法能行,这次我们好好干、一定能把珍珠养出来!”
于是妙儿和徐东临马上就一起忙了起来,先是去京郊那十来亩池塘查看了下,查看完后发现那十来亩池塘的位置靠山,附近都没有江河之水可以引进。于是妙儿最终只能重新再买了几亩靠近蔡河的田地,挖成池塘后引了蔡河里的水进去。
这再置办田地本是不在妙儿的预算之内的,因此重新买了田地后、妙儿手头的现银就有些不够了。不过就在妙儿为银钱不够发愁时,徐东临就正好想法子从徐天光那里支取了一笔银钱,并把这笔银钱交给妙儿、支持妙儿继续做下去。
徐东临的举动妙儿自是十分感动,于是为了不辜负徐东临的信任,这一次妙儿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的,甚至除了重新买田挖塘引江河之水养蚌外,妙儿还想法子把一部分野生蚌弄到溪河里,在一些水流不急的地方设下篱笆和网子,把野生蚌放到被拦住的固定区域里放养,彻彻底底的采用最原始、最自然的流动活水养珠……
这第二次养珠妙儿可以说是费心费力,所幸的是这第二次养珠、终于在两年后获得了成功,不但每只珠蚌里都挖出了成色不错、品质上好的珍珠,这些珍珠还卖了一大笔钱、换回十分可观的盈利!这次挣的银子不但把妙儿头一次失败亏的银钱都挣了回来、还让妙儿赚了个满盆钵!
妙儿挣到钱后,做的第一件事自然是把盈利分给张大郎等人,让当年他们出的本钱最终没有打水漂,也总算是把心里一直压着的石头除去。
除此之外,妙儿更是立刻就点齐四百两银子、带着银子找上丁氏,一见面就把银子奉了上去:“母亲,这是我欠你的四百两银子,如数奉还、我们从此两清,请母亲点算清楚。”
这丁氏早就得知妙儿不畏风险的再养了一次珠,也知道这一回妙儿真的养出不少珍珠来、并且大赚了一笔,也知道当年赔钱的张家人、如今也都分到了不少银钱!
因此妙儿一赚了个满盆钵、丁氏立马就感到眼红和嫉妒,并且她马上就改变主意不要那余下的四百两银子了,而是十分无耻的开口向妙儿要求分盈利:“媳妇儿,我这四百两银子你可是拖了两年才给我,而这两年里你又养了一回珠……”
“也就是说你这第二回养珠,是拿了原本应该早早的给我的四百两银子去当了本钱。既然如此,那你这第二回养珠既挣了银子,那就该把银子也分给我才对,怎么可以只这把那四百两本钱还给我呢?你拿我这四百两银子去养珠,如今定是不只赚翻两倍吧?”
丁氏当年是如何向妙儿讨要那四百两银子的,妙儿可是记得清清楚楚,且之后的两年里丁氏也催促过妙儿无数次、天天都嚷嚷着要妙儿把钱还上!一直到妙儿养珠大赚了一笔这个消息传开后,丁氏这才突然消停下来、不再天天催着妙儿还钱了。
看来这丁氏早就打了要分一杯羹的主意,否则也不会一得知妙儿赚了钱、就不再催促妙儿还钱了!
可世上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当初明明是丁氏自个儿说不管赚钱赔钱,她只想把本钱要回去、别的一概不管,怎么一赚钱丁氏就又改变主意了?
丁氏的反复让妙儿越发讨厌她,更让她不甘心就这样把银子分给丁氏,因此妙儿当下就出言反驳道:“母亲,您这话可就说得有些不对了。当初我说养珠赔钱时,明明是您硬是要把本钱全都要回去,还说再也不和我一起养珠了……”
“这赔钱的时候您只想着把本钱收回去、不把钱拿出来一起赔,而眼下一赚钱您就又要把本要收回去的银钱拿出来、用它来获取分利的资格,这天底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就是我答应,我娘家那些当初跟着我一起赔钱的人也不会答应!”
丁氏一见妙儿不肯分银子给她,马上跳了起来、并不满的大声嚷嚷道:“你别和我说这些乱七八糟的话!反正你把我那四百两银子押了两年,那自然便是拿这些银子去当本钱了,那我现下要求分一点利钱哪里过分了?没我那四百两银子,你第二次养珠能养得起来吗?”
妙儿虽然觉得丁氏有些过分,但最终还是看在徐东临当初也设法拿出银钱帮她的份上,再拿出六百两银子、凑足一千两银子给丁氏:“罢了、罢了,那我就再给母亲六百两银子吧!不过母亲您拿了这些银子后,你我之间就算是两清了,我今后养珠是赔是赚都和您没半点关系。”
第十八章 巧娘的心思
妙儿说完也不管丁氏答不答应、直接就起身告辞,而丁氏正心花怒放的点算妙儿再拿出来的银票,一时顾不上继续和妙儿讨价还价,一直到点清楚银票才发现妙儿已经离开了,顿时感到十分懊恼、后悔刚刚没多敲妙儿一些银子……
而妙儿最终虽然看在徐东临的面子上、分了些利钱给丁氏,但却也因为这件事生出了分府独过的心思———和丁氏这样的婆母同住在一个屋檐下,实在是让妙儿觉得憋屈和郁闷,尤其是丁氏还总是盯着妙儿的嫁妆不放!
反正眼下妙儿和徐东临也靠着养珠有了一笔私房钱,就是徐家一分钱都不分给徐东临、他们也有分府单过的实力……可惜徐东临想要自立门户不是件简单的事,加上徐东汉一直都还没娶妻,徐东临眼下更没理由提出分家。
妙儿想来想去觉得分家暂时没有希望,于是只能闷闷不乐的回了娘家、找巧娘这个好姐妹诉苦。妙儿和巧娘说完和丁氏同住的种种不快后,更是向巧娘倾诉了她最大的心病:“唉,别说分家难了,我要是再怀不上孩子、往后在徐家只会更加难以立足……”
妙儿的话让巧娘脸上也跟着浮起了一丝忧虑,心里更是替妙儿感到着急———妙儿嫁到徐家前前后后加起来都四年多了,可肚子却一直没能传出好消息,要不是徐东临一直替妙儿顶着压力、并编造出各种理由和借口来圆这件事,妙儿怕是早就被丁氏给赶出徐家大门了!
毕竟没有哪户人家能够接受儿媳妇儿过门四年、一儿半女都没有生下,眼下也是徐东临硬顶着被徐天光和丁氏训骂的压力,硬是说他不想要孩子、逼着妙儿喝避子汤,妙儿才能暂时不用承受婆家人的压力。
可徐东临虽然已经表明是他不想要孩子,可他终究拿不出不想要孩子的有力借口啊!再说了,徐家又不是养不起孙子,徐东临实在是没理由不要孩子啊!
因此眼下徐天光夫妇已经开始有些不相信徐东临说的话了,并怀疑是妙儿生不出孩子、徐东临才会故意找这种借口来搪塞长辈,丁氏甚至已经旁敲侧击的敲打过妙儿几次,暗示妙儿要是身有暗疾、最好是主动自请下堂,别拖着徐东临跟她一起受罪,害他们徐家一直不能开枝散叶、传承香火……
可妙儿要是身上真有什么病、怀不上孩子,那她承受这些压力和猜忌倒也没什么怨言,问题是妙儿早就请不少大夫诊断过了,那些大夫都说妙儿身上什么病都没、怀孕生子更是一点问题都没!
在古代,但凡有夫妇生不出孩子来,世人都只会把责任归到女方身上、所有的压力也都只会由女方承担。可妙儿骨子里可是有着现代灵魂,她十分清楚生不出孩子的原因很可能十分复杂,且不单单只是女方的问题、也很有可能是男方的身体有问题!
于是妙儿私底下也曾委婉的提醒徐东临去给大夫瞧瞧,幸好徐东临为人毕竟开门,且他也想找出他们四年都怀不上孩子的问题结症所在,于是当下便十分痛快的主动找了大夫把脉……可偏偏大夫替徐东临诊断过后,也说徐东临身上什么毛病都没,在传宗接代方面也没有任何不妥。
于是妙儿这下可就没辙了!
两个人的身体都没问题,那就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他们两个人的身体互斥反冲,反正硬凑一起就是死都怀不上孩子,但要是分开各自找别人婚嫁、很可能各自马上就都能生儿育女!第二种则很有可能妙儿和徐东临其中一人身体有问题,但以北宋眼下的医术无法检查出来,例如男方精*子质量不高、或是女方子宫壁薄弱等等!
可不管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对妙儿眼下面临的难题是一点帮助都没,甚至妙儿和徐东临请再多的大夫诊治都没用,只能按照大夫的吩咐、吃些可有可无的药调养身体……于是妙儿和徐东临只能一边承受着来自长辈的压力,一边郁闷的继续努力造人,希望他们的努力能够早点迎来孩子!
这些压在妙儿心头的烦恼,妙儿也不敢找张大郎兄弟倾诉,怕他们会跟着担心她的处境,只敢偷偷的和巧娘一个人说,甚至连苏二娘主动问起、妙儿也只能找各种借口搪塞,不敢让他们知道事情的真相。
不过这些事巧娘也只能听妙儿诉苦、无法帮妙儿解决问题,更是想来想去都想不出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帮妙儿,于是最终只能死马当活马医的提议道:“不如让徐家出件大事,暂时转移你公婆的注意力,那兴许他们就暂时不会盯着你怀孕一事。”
“徐家好端端的能出什么大事呢?除非是五弟议亲、成亲,那我婆母才会忙起来,”妙儿嘴里虽然这样说,但脸上却依旧有着闷闷不乐的神色,并不抱希望的说道:“可五弟也不知是怎么了,到现在都不肯好好的挑个小娘子定亲,也不知道他心里究竟在想些什么!不过也幸好他还没成亲,否则他的孩子肯定要出生在我们孩子的前头了。”
妙儿一提起徐东汉的亲事、巧娘的脸上当下便飞快浮起两朵红云,她更是突然低下头、不断的用手绞着衣角,绞了半天才小声的说道:“妙儿,你觉得徐五少爷怎么样?”
妙儿一时没觉察到巧娘话里潜藏的意思,只下意识的答道:“什么怎么样?他还能怎么样?他不就是个一根筋的话痨吗?”
妙儿的话让巧娘慢慢的把头垂得更低,声音也比先前又小了几分:“我不是那个意思,我的意思是说选他当夫君怎么样?”
“选他当夫君?他这个人还算是不错,当夫君应该蛮好管教的、也不会觉得日子过得乏味无聊……”
妙儿话说到一半猛地突然打住,然后瞪大双眼、目不转睛的盯着巧娘看,一直把巧娘看得都快钻到椅子下去了,妙儿才开口大声说道:“巧娘!你刚刚说的那话是什么意思?选他当夫君?!你的意思是你看中徐东汉、想嫁给他?!!”
“我只是……”
巧娘话还没说完、妙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